不教写作的写作课,学生有更多收获!——清云学子实习授课记

序:

清云第一届有两名学生正在进行第三年的新教育师资专题学习。

点击图片查看分享:新教育师资是怎样炼成的?

本学期,他们在继续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在开启了全方位的实习体验。

在此,非常感谢知守学堂为他们提供了实习机会!

这段时间曲姜泽同学正在给知守学堂天狮班的孩子们上写作课。

山长在《“不学作文”是获得良好写作能力的“秘密武器”》强调,教育应该提升孩子全方位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这样语言能力(包括写作)会自动提高。

这也是为什么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只关注写作本身,最终导致学生的文章图有外在的华丽辞藻,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伪和空洞。缺乏内在思想和灵魂。

鉴于此,尤其是在孩子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若把落脚点放在技巧上,对于孩子长远的成长和提升,无疑是南辕北辙。

老师的工作应该是为孩子提供“思维运用”的平台和场景,并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逻辑自恰。这样在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将来自然可以达到“我手写我心”的良好效果。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曲姜泽写的课程总结。他给孩子们上的写作课,切入点并不是写作本身。而是引导孩子们建立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思考方式,帮助孩子们发现盲点并完善思维漏洞。

这种不教写作的写作课,不仅让这些没有任何基础的天狮班孩子们不会陷入“写作很枯燥”的认知误区,对写作课兴趣盎然。

更重要的是,如果坚持这种上课方式,后劲会很足——不知不觉当中,孩子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清晰、深入而全面。当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表达出来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罢了。

将观点清晰化——怎样在学习中训练思维之一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思维提升方法——日常互动与做事。这种方法运用得好,不仅能够完善人格,提升人的品质,而且能够同时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都得到训练。正如松下幸之助说的“会读书不如会做事”,现实生活中,通过做事的磨练取得成功和幸福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的人还成为大成就者。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一定的限制:

首先,对资质的要求很高。这种方法需要人有很好的悟性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而这并非人人具备,也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其次,对老师的要求高。如果没有明师(现实或者历史上的)指导,单凭自己在实践中磨练,会付出很多试错成本,效率低;

最后,即便是摸爬滚打,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这种经验也仍然是局部的,很难形成整体性的、体系化的指导思想。

因此,实践中的磨练与头脑中的理论两者结合,才是训练思维最有效率,成功率最高的做法

就目前知守学堂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做事能力,初步建立起了一元思维的意识,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针对性地聚焦训练,将他们原先相对散乱的经验,用思维逻辑来总结提炼,为孩子未来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打下基础

那么,思维逻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理论学习能够很好地弥补实践做事的不足,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训练思维逻辑呢

在看完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与案例之后,答案会自然揭晓。

一、“不教”写作的写作课

针对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不足,以及思考和表达的欠缺,本学期开始,天狮班开设了“写作课”。

而令人新奇的是,在写作训练的第一阶段,孩子们根本就没有直接上手写文章。他们每天都在阅读山长博文,并以团队讨论的形式提出问题,并自问自答。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同学们在举行紧张刺激的“答辩会”——每个小组轮流守擂,接受其他组的“拷问”,碰撞观点。而老师的作用,不过就是作为裁判去仲裁、分输赢。

纵观整个流程,可以说只有事后总结的时候老师才会用很多时间讲解,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换句话说,这门课乍一看是全靠孩子自己“撑”起来的。

那么:

为什么写作课不训练写作?

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看起来参与度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是如何达到建立思维逻辑的目标的?

通过阅读下面这个案例,您肯定会看出一些端倪。

二、课堂回顾:

理想的目标vs现实的效果

以下对话截取自写作课答辩会的其中一个课程片段。其中,小未、小马、小兴是攻擂方,也即通过对博文内容的发问和质疑去拷问对方对文章的理解;小卿、小梓、小鹏是守擂方,也即扮演作者,尽量清晰、全面、深入的去回应对方提出的问题,将自己利于不败之地。

本节课学习的文章是清一山长的博文《怎样阅读,才能够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首先提出问题的是攻擂方的小未。

Q
&
A

小未

文中提到,阅读分为娱乐性阅读、提高性阅读与教育性阅读三种模式。请问,完全自由的娱乐性阅读能否达到提高思维的目的?

小卿:

我认为不能。因为作者在文中明确提到,阅读之所以分为娱乐性、提高性和教育性,是因为它们的目的不同。因此,如果这种阅读达到了提升思维的目的,这就叫做提高性阅读,而不能再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娱乐性阅读”了。

小马:

对方还没有理解我们质疑的观点。如果有一个人他特别喜欢高级的娱乐方式,比如看一些很严肃的书籍。因此即便是他最初的目的是娱乐,但在看书的过程中,他的思维也会随之提升。那么,他的这种阅读到底算是娱乐性阅读还是提高性阅读呢?

小梓:

他已经达到了提升思维的目标,因此就算是提高性而非娱乐性阅读。

小兴:

可是,这位工程师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是为了娱乐啊。

小鹏:

即便是为了娱乐,也不能单纯通过娱乐来解释。因为它有另一个目的——提升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轮的互动到此结束,同学们齐刷刷地望向老师,等待裁决。

老师:

老师:今天这个问题问的很有价值。我先不下谁输谁赢的判断,而是带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脉络。

同学们:

好的。

老师:

之所以出现了这种争执,是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把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交织在了一起。我们必须要把这两个概念清晰的拆解开,才能发现孰优孰劣。不过,在拆解概念之前,我们现在思考这样一件事。

小佳:

什么事?

老师:

今天早晨大家去户外爬山,锻炼体能,结果因为昨晚下雨,结果踩了一脚泥,很多人鞋子都湿了,对吧?

同学们:

(满脸苦涩)是啊。

老师: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断定,大家出去爬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踩一脚泥,故意把鞋子弄湿?

大家都觉得这个结论得出的非常离谱,因此哄堂大笑。

老师:(也跟着笑了)

是不是觉得很荒谬?我们出去爬山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其实和踩泥巴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如果把强身健体说成是我们的目标,踩泥巴算是什么呢?

小劳:

手段?

老师:

手段?什么手段?手段都是为了背后的目的而服务的。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踩泥巴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达成强身健体这个目标吗?

大家又笑了,小劳连忙解释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老师:

那踩泥巴到底算什么?

小马:

作用?

老师:

对!这个思路很正确,我们可以换一个更精确的词汇,叫“效果”。

“目的”和“效果”是不同的。目的是我们在做事之前的理想状况,而效果则是做完事情之后的现实反馈。一件事情的目的往往都是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效果却会在意料之外。比如这次爬山,我们的理想状况是大家通过爬山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现实情况却是,虽然我们也锻炼了体能,但还有意外收获——踩了一脚泥。

其实,我们头脑中的目标是相对可控的,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此,我们只能全心全意把一件事努力做好,但至于最后的效果如何,这很难说。毕竟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

小鹏:

(点头)嗯。

老师:

我们回归到初始的问题,如果在娱乐性阅读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思维,那么这到底算是提高性阅读,还是娱乐性阅读?综合上面的分析,我只能说仍然算娱乐性阅读。因此,攻擂方胜出。

听到结果之后,小马、小未、小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小鹏、小梓、小卿则有些失落。但是,大家更多的是对这个结果感到好奇。

老师: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其实也是目的和效果的区分问题

即便我们说,一个人通过娱乐性阅读达到了提升的效果,但是这个人最初的目的与动机仍然是想要娱乐。“结果上是否有提升”在此处只是一个附带,或者说意外收获,就像我们踩的那一脚泥一样。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个人的阅读方式是哪一种,不能只看表面上达到了什么效果,更要看他背后的心态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是想要毫无意义的娱乐,还是想要进步和提升。这才是问题的决定因素。

小梓:

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就把目的和效果这两个概念搞混了。我们所强调的目的,其实是效果。我们只是执着在通过阅读能达到提升思维的结果上,但没准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读书的目的就根本不是提升,只是想娱乐休闲一下。

老师: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

三、思维的清晰性:

拆解观点背后的内涵和精髓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对这种“学生答辩——老师仲裁”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氛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仍然并没有有效的解答我们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种学习形式到底是如何让孩子的思维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的?

其实,仲裁的短短几分钟,语言虽少,但蕴含的内涵却很深刻。因为这涉及到思维的其中一个外在表现——清晰性

思维清晰性的本质,就在于能否把不同的问题区分清楚。在上文中,以小鹏、小梓、小卿为代表的守擂方就把“理想的目标”和“现实的效果”盲目的划了等号,并没有弄清楚两者的核心区别到底是什么。很明显,他们的思维不具备很强的清晰性。而老师通过案例的列举,恰恰把两个概念的范围划定的更加清晰与明确。

如果具备了把模糊的观点变清晰的能力,就能有效的解决我们日常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很多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一味的苛求完美,本质上就是因为没有看清“目标”和“效果”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他们认为一旦取得了失败的结果,就必定是自己之前的目标有问题。而事实上,一个人虽然可以拥有高目标、高要求,但能否在现实中达到这些目标,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尽全力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但又对结果坦然接受,才能在不陷入完美主义误区的同时,离自己理想的方向越来越近。

而且,如果老师频繁的带领学生拆解观点、区分问题,孩子们的思维就会在浸泡当中,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而这就会对孩子未来思维的进阶提升,以及进一步的认知世界与认知自我大有裨益。

当然,拆解观点的必要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这种手段本身的锻炼价值上,更是体现在逐渐分析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文章核心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上。比如上文师生间讨论的问题,其背后就涉及到了一个文中内容的关键点——山长是通过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去区分不同阅读模式的类型的?而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博文核心,更能让孩子站在山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养成更高级的思维模式。

因此,答辩的这种形式表面和思维并不相干,但实际上两者密不可分。学生相互的讨论和质疑,是为了加固对博文的理解;而老师的仲裁,则是通过引导让孩子逐渐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养成清晰、明确的逻辑思维。

孩子的思维逻辑雏形,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体验、互动、浸泡当中逐渐的建立与发展的。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理论学习能够很好地弥补实践做事的不足,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训练思维逻辑呢?

从上面的讲解中,相信您不难看出,用学生学习答辩+老师引导纠偏的模式学习思维是十分有效的。可是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日常做事不能达到类似的目的。毕竟,很多人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最终也能总结出一套清晰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方向。这也是新教育如此强调做事的目的之一。

但不得不说,我们很多人并不能百分百的吸收和总结做事带来的反馈,也不能完全到位的在实践中深入反思与总结我们个人的思维模式。因此,如果只局限于做事,而不是理论实践并行,那么很可能坎坷不断,甚至陷入低水平循环。

只有在有“行”也有“知”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知行合一”的先决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建立孩子的思维逻辑,老师不仅会安排很多做事机会,更会在课堂上塑造一种提升思维的环境,时刻起到纠正和指导的作用。而当孩子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带着新的模式投入到做事当中,不仅能加大做事的成功概率,还能实现有效的打磨和反刍,让自己的思维水平“更上一层楼”。

而要想真正有效的做到这一点,单靠把模糊的观点拆解清晰是不够的,也需要向下推进,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核心;更需要空间换位,不断转换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这其实也涉及到了两个思维的其他特点:思维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为什么有些人拘泥于表面迷茫无措?

为什么有些人能一针见血的指出现象的本质?

为什么有些人能把问题的角度考虑的面面俱到,事情也能做的滴水不漏?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后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当您了解了思维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之后,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自然浮现。

点击 知守学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