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两个高铁一个评述?
结束了短暂的假期,回到了英国,开始准备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写作。四十岁小叔叔的第二个硕士的学习旅程也走过了三分之二。
这两天发生的“高铁占座”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这类新闻很容易成为热点新闻。那么,它与半年多前发生的合肥女教师高铁扒门那件事,能够放到一起来准备即兴评述吗?
合并同类项是学生们在备考时所渴求的,能够用一个答题思路应对多道考题,无形之中减轻了复习的包袱。只是,在我个人看来,世间之事即使再有相像,总还是能够找到些许细微的不同之处。而如果合理利用了那些不同点,也会给你的评述带来一些难得的亮点。
先来说说相同点。
无一例外,这两个新闻都受到关注的原因是谈到了“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的问题。不论是带着孩子堵住高铁不让开,还是强占座位不起身,都向人们提出了在公共场合如何遵守社会秩序这一老问题的新反思。
新反思的“新”包含了两种理解:第一,两件新闻都与高铁这个全新的现代化出行工具有关,风驰电掣并科技傍身的高铁意味着出行品质的提升,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乘客的行为提出了更高标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如果用口语化的表述来概括这些现象,我会说:你的行为和高铁车厢搭调吗?不仅有这两件事,还有我们都曾遇到过的前后座因为座椅靠背的调整大打出手,一些乘客大声外放视频音乐、电视剧等等现象等。
第二个新是多数艺考生的盲点,也可以算作是两件事的不同点。互联网这个新兴的舆论场,在此类事件的传播中起到了巨大的推手作用,并且——
这个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我们把日历翻回到今年年初,1月5日合肥女教师高铁扒门被媒体曝光后,4天后,也就是在9日深夜十点多,新闻当事人在网上发布了对事件的解释长文。不同的是,高铁占座被网络曝光于8月21日,仅仅隔了不到两天,新闻当事人就发布了道歉视频。遑论两件事轻重几何,起码在网络传播效应上,是有着显著不同的。而对于播音主持考生来说,如果能抓住这一点来做做文章,更深入的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应该能帮助你在考场上多几分胜算。
当然,评述方向中也包括对于铁路管理部门、乘警在此类事件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应被赋予更明确的权力来进行现场处置等内容。这些评述方向侧重于就事论事,在考场中使用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