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楚辞》

楚辞

一、何谓楚辞

楚辞是汉代人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后期楚国形成的一种诗体的称谓,楚辞以“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为特征,呈现出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主要楚辞作家有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西汉后期刘向典校古籍,将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作品及汉代人的拟作变为一部诗集,名之曰“楚辞”。这样,楚辞也成为一部书的专名。

二、楚辞的产生

(一)楚国、楚文化

创业艰难:

《史记·孔子世家》:“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灵王时楚臣析父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

《清华简·楚居》:穴酓迟徙于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列宾于天。巫并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

又云:至酓绎与屈紃,使若嗌卜徙于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夕,夕必夜。

遭受歧视攻伐

楚人源于祝融氏,本来与中原文化有着共同的根基。但由于楚人世居南方,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由此,楚人文化上的异质性,使得中原各国将其视为蛮夷。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

《国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诗经·小雅·采芑》:“蠢尔荆蛮”。

《诗经·商颂》:“挞彼荆楚”

《过伯簋》:“过伯从王伐反荆,孚金,用作宗室宝尊彝。”

《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祭公辛伯以王师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困境中壮大

熊渠:“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武王“汉水诸姬,楚实尽之”“请王室尊吾号”“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庄王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王问鼎: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史记》: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他用武力拼凑起来的大帝国迅即瓦解。由此,楚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了。

(二)信巫鬼、重淫祀

《楚辞章句》: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新论》: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以祀上帝,礼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曰:寡人方祭上帝,乐明神,当蒙福佑焉。不敢赴救。而吴兵遂至,俘获其太子及后姬以下。甚可伤。

(三)屈原的贡献

《文心雕龙》:不见屈原,岂见《离骚》。

三、主要楚辞作品

屈原:《离骚》《九歌》《九章》《招魂》《天问》等

宋玉:《九辩》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