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历史使命

“赤脚医生”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是指那些在农村或者基层没有固定编制,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的医护人员。

196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毛主席在一次和保健医生的谈话中严厉批评卫生部只给城市人口服务,是“城市老爷卫生部”。他还说:“现在医院的那套检查治疗制度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他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此次谈话被称为“六二六指示”,1965年9月3日,卫生部贯彻“六二六指示”的报告,提出了四点措施:1.组织城市医药卫生人员到农村去,有些长期留在农村;2.大力培养农村医药卫生人员,争取在5到10年每个公社配备4-5名医生;3.整顿农村卫生组织;4.大力生产农村需要的价格低廉的药品。同时还取消了部分高干医院改向群众开放的措施。

1968年9月和12月,《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发表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的方向》《合作医疗就是好-杨屋大队实行医疗合作的调查报告》等,介绍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等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和经验,指出“创新了一种新的合作医疗制度,成功的解决了贫下中农看病吃药,确保健康的问题。

带着十字箱去农田

此后到1975年,全国的“赤脚医生”数量达到了150多万,全国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

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和培训开始后,正式的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结束。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对当时农村落后的医疗保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有效地为农村常见的病进行尽快的治疗,为当地的产妇接生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帮助了农村的传染性防疫工作。

背着十字箱走遍村庄

方便了农村群众及时治病,费用又不高,而且看病随叫随到,因而在农村,“赤脚医生”很受农民的尊重,有些被看作他们的救命恩人。“赤脚医生”很辛苦,没有固定的薪金,只是拿大队的一些补贴或者以记工分代薪金。但那时的“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

及时的为农民看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的发展,乡村也都建立的医院,医生也职业规范化,“赤脚医生”也被医科大学毕业的而取而代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