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故事:牛蒡治突然风
作者: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郑依玲、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杨洋、梅全喜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牛蒡治突然风
……刘禹锡传信方:疗暴中风,用紧细牛蒡根,取时避风,以竹刀或荆刀刮去土,生布拭了,捣绞取汁一大升,和好蜜四大合,温分两服,得汗出便瘥。此方得之岳鄂郑中丞,郑因食热肉一顿,便中暴风,外甥卢氏为颖阳令有此方,服,当时便瘥。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恶实“发明”。
牛蒡草本图
牛蒡的故事
关于牛蒡治突然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郑中丞,他的外甥姓卢,是颖阳县令,一次他去颖阳看望外甥,外甥设宴热情招待舅爷,于是舅爷吃了很多狗肉、羊肉这些热性肉,导致他突然中风,他的外甥有个治疗风疾的药方,便按药方给他配制,郑中丞服后当时病就好了。后来唐代刘禹锡便把这个药方录入他的《传信方》一书。
这个方子是:用紧细牛蒡根,以竹刀刮去牛蒡根外皮的泥土,洗净,用布擦干后,将牛蒡根捣烂绞取汁一大升,和入好蜜得四大合的量,将药物煎煮后温热时分两次服下,等到病人出一身汗风疾便痊愈了。
另有传说在2800多年以前,齐国国君襄公被杀。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在鲁国的公子纠,一个是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急着回齐国争夺君位。最后是鲍叔牙帮助了莒国的公子小白夺取了王位。当时公子小白为了得到齐国重臣的支持,和他们结盟,回国时带了很多能强身健体的补益佳品——牛蒡,用来贿赂各位重臣,大臣们非常高兴,全力支持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因此顺利称王。可见,牛蒡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备受欢迎,功效显著。
牛蒡植物图
牛蒡得名
牛蒡入药以果实最为常用,称为牛蒡子,又称恶实,李时珍谓:“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又名大力子、鼠粘子、牛子等,为菊科牛蒡属植物。首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在历代医药古籍中均有记载。《药性论》中载其:“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本草纲目》载“牛蒡(亦云大力子)乃两年所生之草本,其子、根均可入药,亦可食用”,并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本草经疏》记载:“恶实至秋而成,得天地清凉之气,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并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
牛蒡通身是宝,其果实、根、茎叶、花均可入药。牛蒡在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其果实——牛蒡子,收录于历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呈倒长卵形,稍弯曲,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牛蒡子主要有四大源产地:产于浙江桐乡的牛蒡子质量最好,称为“杜大力”,如今由于经济的发展,浙江桐乡地区已不再栽培牛蒡,更不生产牛蒡子药材了;产于东北的牛蒡子称为“北大力”或“关大力”,产量最高;以及产于四川及湖北地区的“汉大力”和“川大力”。
牛蒡根,又叫恶实根、鼠粘根、牛菜,呈纺锤形,肉质而直立,皮部黑褐色,有皱纹,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其食用价值更高。
牛蒡花、茎叶亦可药用,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作用,用于感冒咽痛、咽喉不利等,嫩叶外用可治头痛、乳痛、皮肤瘙痒。宋人苏颂曾这样描写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
牛蒡有“蔬菜大王”的称号,分布广泛,是药食两用植物,明朝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牛蒡最早出现在我国,随后日本从我国引进,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并将牛蒡根作为保健的蔬菜,与人参媲美,有“东洋参”的美誉。日本人经常服用,遂长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做蔬菜用的牛蒡根又从日本引种回了中国大陆。
牛蒡具有很强的食疗保健作用,被作为高档蔬菜或制成保健品广为使用。它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型蔬菜,能清除体内垃圾,改善体内循环,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牛蒡常用来泡茶或者是煲汤,效果都非常的好。还可以拿来凉拌、泡酒、炒和炖,还可以用来包饺子、腌制成咸菜等。牛蒡根在台湾一直被当做蔬菜,作为补肾、壮阳、滋补之圣品来服用。在广东,牛蒡根常常被用来煲汤,其中牛蒡排骨汤就是一道广东的传统名菜,主要由牛蒡根、排骨、盐、味素熬成。此汤汁清淡,有降火解毒之效。还有由牛蒡根和山药加上龙骨煲汤熬制的广东牛蒡汤,不但健体强身,还能美容养颜。
牛蒡子药材图
药理功效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经;功善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利咽散结;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为临床常用的宣散风热,消肿利咽药。
牛蒡根性味苦、寒,入脾、肺经;功善散风热,消毒肿;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面肿,咽喉肿痛,齿龈肿痛,风湿痹痛等。
牛蒡中含有挥发油成分、生物碱、多酚类化合物、炔类等化学成分以及牛蒡苷、蛋白质、菊糖、膳食纤维素、维生素B1和B2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有:
1、抗菌和抗病毒
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牛蒡中富含的多炔类物质是抗菌、抗真菌作用的物质基础。牛蒡子苷可以诱发体内产生抗生素,进而产生抗病毒作用。牛蒡苷元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或灭活的作用,牛蒡提取物对Epstein-Barr病毒还有抑制作用。
2、抗氧化
牛蒡具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并能减轻细胞损伤和清除沉积的老化代谢物,促进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3、抗癌
牛蒡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如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具有抗癌、抗突变的作用。牛蒡子苷元在体内对肿瘤的转移有抑制作用。牛蒡根、叶、子都显示了一定的抗癌活性,且不同部位抗癌活性成分不同。
4、降血压
牛蒡苷元降低血压的机制是通过抑制主动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的表达和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形成。并且牛蒡根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吸附钠的作用,并且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使体内钠的含量降低,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5、减肥
牛蒡富含食物纤维,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大肠蠕动,清除肠胃垃圾,利于通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此外,牛蒡还具有调节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牛蒡根药材图
民间偏方
牛蒡在中医临床上较为常用,现介绍一些方剂,供参考。
1、治疗急性咽炎
鲜牛蒡根100克,水煎,分3次服。
2、治疗急性乳腺炎
① 牛蒡叶9克(鲜品30克),水煎当茶。
② 牛蒡鲜叶适量,捣烂外敷。
3、治疗宫颈癌
牛蒡根、楮实子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日服6克,每日2次。
4、治疗小儿咽肿
牛蒡根捣汁,细咽之。
5、治疗耳卒肿
牛蒡根净洗切细,捣烂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
6、治疗中风、心烦口干、手足不遂及皮肤热疮
牛蒡叶(肥嫩者)500克,酥30克,上药以汤煮牛蒡叶三五沸,令熟漉出,于五味中重煮作羹。入酥食之。
7、治疗习惯性便秘
单味生牛蒡子15~30克捣碎,水煎代茶饮。
8、治疗斑疹时毒及痄腮肿痛
牛蒡子、柴胡、连翘、川贝母、荆芥各6克,水煎服。
9、治疗肺结核、膀胱炎
牛蒡根、车前草、板蓝根各9克,啤酒花6克,黄芩15克,水煎服。
10、治疗百日咳
牛蒡子10克,茯苓10克,荆芥穗6克,水煎服。
11、治疗麻疹出疹不透
牛蒡子6克,芫荽5克,蝉衣2克,金银花5克,水煎分2次服。
12、治疗感冒
牛蒡子,研细粉,每次5克,每日服3~4次,开水送服。
使用注意
牛蒡性寒滑肠,脾虚便溏者禁服。牛蒡根若作食用,须先经蒸或煮过,以减弱其寒凉降泄之性。
欢迎大家底部留言,说说看完中药故事的启发。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