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警语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

了心之功,即在尽心中,不必绝欲以灰心。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躯壳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

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尽的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门大学问。

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

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

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

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

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

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

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功夫。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

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

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个“忍”字。

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个“恕”字。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

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

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恼;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

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

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椀茗炉烟。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稀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因由,人物的根宗。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

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微;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夜眠八尺,日瞰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利己的根基。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处世不必徼文,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此处,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的破,认的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业,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

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

二语并存,精明浑厚矣。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

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

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

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

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

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泯炎凉。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

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相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而游象先。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

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