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圣、石鼓篆书第一人、齐白石潘天寿的老师—吴昌硕一生传奇
别管别人怎么吹,认真说起来,清末画家中名气最大的还是吴昌硕。
吴昌硕像
吴昌硕的名气大,在于他培育出了一群牛X的弟子。
他跟耶稣一样,有13门徒,有人还排了个表:
但凡对现代美术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认识其中数人,所以对于这些弟子我就不赘述了,重点还是说说吴昌硕本人。
吴昌硕名俊,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
他生于1844年8月1日,自幼好学。他父亲吴辛甲是个读书人,喜欢治印,所以吴昌硕受其影响,10岁多就开始学习篆刻。
吴辛甲夫妇遗像轴
1860年,吴昌硕17岁。这一年对他来说真是大起大落。他先是聘了娇妻章氏,正是人生得意之时。突然遭遇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家乡沦为战火之地。他未过门的妻子病亡,他亲手埋葬了妻子,全家避入山中。逃亡中,弟弟妹妹先后死于饥馑,他又与家人失联,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近5年,直到1864年才在家乡找到幸存的父亲,结束了“骨肉剩零星,流离我心苦”的生活。——这段苦难的生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他坚毅的意志、通达的性格和仁爱的情怀(这个很重要)。
1865年吴昌硕中了秀才之后,为了求学深造离开家乡安吉。
1869年吴昌硕进入诂经精舍,师从名儒俞樾学习小学及辞章。这个诂经精舍可了不得,它是浙江省的最高学府、学术研究中心,专门培养真才实学之士,当得上是清代书院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在这里,吴昌硕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学问,为他日后学画一日千里的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83年,吴昌硕到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导师访友,在上海结识了任伯年,成了“师友”,也成了任伯年的“御用模特”,从此任伯年隔几年便为吴昌硕画一幅像,其中不但有《酸寒尉像》这样的名作,还有“衣果照”!
任伯年为吴昌硕画的第一张像
大尺度的来了《蕉荫纳凉图》
吴昌硕也借机向任伯年学了不少绘画的技巧。对其画艺的精进增益不少。
1891年,被誉为“日本近代书道之父”的日下部鸣鹤远渡重洋来到苏州拜会吴昌硕。他赞誉吴昌硕堪比唐代草圣张旭。日下部鸣鹤回日本后,向学生和朋友大力推崇吴昌硕,从此吴昌硕的大名响彻东瀛,后来还被日本人尊为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并列的“印圣”(日本人夸人一向夸张,例如鞠婧祎被评为“中国四千年第一美女”、张继科是“帝国绝凶虎”之类的)。
也是在这一年,任伯年提示吴昌硕作画“不妨以篆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从此吴昌硕就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像开了外挂一般,画艺突飞猛进。吴昌硕自己也曾对人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任江苏湖南巡抚的吴大澂奉命督师北上御敌,作为朋友的吴昌硕慨然随行,任吴大澄戎幕(参谋)。在一次交战中,吴昌硕的耳朵不幸被炮声震聋,后来他干脆就为自己取了个“大聋”的号。
任伯年有感于吴昌硕的壮举,还为他画了幅《山海关从军图》。可惜1895年11月,任伯年就过世了(有关任伯年的详细情况可参看拙文《任伯年,学中国人物画的标准线,潘天寿说在他之后的都不要临摹 》)。
1899年,吴昌硕经同乡江苏候补道员丁葆元举荐,到江苏淮安府安东县代理县令。赴任前,吴昌硕就在当时的安东县衙张贴了告示:“只需预备公馆,打扫洁净,不得张灯结彩,徒事虚浮,亦毋庸出郊远迎,切切”。——这样的人怎么能在清末的官场立足呢?所以吴昌硕到任只一个月就辞官了,为此他还刻了两方印:“一月安东令”和“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据说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八十一天,我吴昌硕更牛,早退了五十天)。
没有官俸,就只能卖画为生了。吴昌硕很务实,将原来学八大山人的冷峻风改为市场喜欢的艳丽风,常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大胆使用西洋红,色调饱满、对比强烈。对此他的弟子潘天寿评价道:“(老师是)大写意最善于用色的能手”——嗯,老潘求生欲挺强的嘛!
齐白石也说∶“余见缶庐六十岁前后画花竹追海上任氏,得名天下,七十岁后参赵氏法而用心过之,放开笔机,气势弥盛,横涂竖抹,鬼神亦莫之测,于是天下真当叹服也。然见画而知下拜者,万人中不过一二耳。”
——弟子们都很上道,老吴很满意!
当然,吴昌硕最强的还是篆刻。
他的篆刻早年曾师浙派,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影响,中年以后直追秦汉。所以风格不仅气魄宏伟,雄浑奇肆,而且工整细致,婀娜多姿,所谓“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
尤其是以钝刀硬入,一扫世俗之气,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大写意',把几百年来的印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篆刻上学吴昌硕的人很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门派,叫“吴派”,又称“海派”。
吴派阵容 引用自谈艺录
因为吴昌硕的影响力巨大,所以“天下第一印社”西泠印社成立时,吴昌硕被推选为首任社长。
吴昌硕在西泠印社留影
篆刻强,书法自然也不弱。
吴昌硕其实也是先练的楷书,中年以后才把石鼓文作为主攻对象,数十年锲而不舍。再参以秦权量、琅琊刻石,泰山刻石等笔意体势,兼取奏钛汉印、封泥、砖瓦等文字的苍古意趣,终于成为一代大家,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1927年11月29日,吴昌硕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4岁。
吴昌硕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他自称30学诗,50学画,之所以在艺术史上能够开宗立派,得益于他的书法、篆刻和学问基础。
吴昌硕的作品重整体构图,尚气势韵律,笔墨设色、题款、钤印等均极讲究。而且,丰富的学识让他能发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创造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艺术风格,终于成就了“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对于书画的学习,吴昌硕曾留下一段著名的话:
学我,不能全像我。
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道尽了艺术模仿与突破的真谛。
现在有些书画家,半吊子水也敢在人前卖弄,甚至还有经常写错字的,不知道怎么好意思拿作品卖钱出书,莫非真是世风日下、鱼目混珠不成?
(未完待续)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