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了3000年的神话传说,如今终于被证实!专家:史前文明或许存在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山海经》是一部荒诞而怪异的书,其中不仅包含编造天空和开垦海洋的神话,而且还包含“像狐狸且有九条尾巴”的怪兽。

内容如此奇特,没人能相信。甚至史学家司马迁也直言不讳地说对这本书的内容是不敢评论。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本书中荒唐的记录已被一一确认。这不禁让人感叹。这些人类闻所未闻的鬼魂真的是上一个高级文明的遗产吗?

但经过多年的学者研究,很多《山海经》中的内容,也找到了其“出处”。

以一些神兽为例:

在招摇山的狌狌,“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意思是形状像猿猴却有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又能如人一般直立行走,说的其实就是今天的猩猩。

在基山的鵸鵌,“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说它像一只鸡,但是有三个头六只眼睛六只脚和三只翅膀,是三胎连体的形态。

后来发现这就是澳洲国宝——“笑翠鸟”。

因为它的羽毛颜色层次多样,所以看上去它有“三尾”“三翅”和“三头”而已。

再者,比如《大荒东经》中有七座日出之山,《大荒西经》中有七座日落之山。

太阳东升西落,随着季节的变化,出入的位置也会有所变化。

而通过太阳升落的位置,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这种定位的坐标方式,与我们现阶段知道的“二十八星宿分四方,每方各七个”有着极为明显的相似性。

更有意思的是在书中句式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xx”的句子正好是28句,而这二十八句对应的山,正好是东南西北各七座,很难想象这与我们的二十八星宿毫无关联…

对于《山海经》这样一本有着难以企及的高度的奇书,华夏历史上的诸多统治者对其倒也颇有敬畏。

清乾隆时,人尽皆知的纪晓岚就给《山海经》贴上了“禁书”的标签。

当时乾隆下令,让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一套书,也就是《四库全书》。这套书耗费了13年之久才编成,收录了所有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

而在这套书定稿之后,作为主编的纪晓岚没有参与庆功宴,而是与乾隆密谋着一件事情,也就是带人销毁高达15万部古籍甚至于是孤本,而当中一部更是被纪晓岚亲自下令销毁,便是这本《山海经》。

表面上是生怕书里什么巫蛊之术,但实际上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国策之下,这样的书籍是绝对不被允许流传的,甚至于下令将其烧毁,倒是有些“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意味了。

但即使如此,所以基于人们对于这些鬼怪之说的兴趣,《山海经》在暗地里的黑市中仍然流传着。

伴随着愈来愈多的记载被证实,《山海经》这本书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更是耗费数十载研究这本古籍,希望可以探寻到很多未知的真相。《山海经》这本书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也许下个发现真相的便是你。

《山海经》确实为古代中国的一部地理书,是先秦人对中华大地进行勘测后的纪实,因而书里主要记录的山川走向、物产分布、民族地区特征,还有相关的祭奠仪式、神祇和神话故事,使之成为了上古的大百科全书。

一个神话传说这么简单吗?这里面似乎也没有看出啥正能量之类的,一只鸟想将海填了,这不是一个笑话吗?正如我在《从抱拳礼、拱手礼为什么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聊聊传统文化核心逻辑 》中聊到的夸父不是无聊去追太阳,那是在做科学研究。

精卫在做什么?

这里记载精卫的运行路径,从西往东。少女在八卦中相当于兑,兑在西方。这应该是记载炎帝部落从西向东迁移的过程,有没有可能是炎黄大战、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炎帝的部族一部分在往东迁移呢?用西山之木石给自己铺路填海获得土地和生存权?

男阳女阴,太阳从东往西升起,精卫运行的路径刚好是从西往东,那应该是太阳落山之后的运行轨迹,那是不是在暗示他们的迁移是秘密,黑夜进行呢?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

蜀之先,自黄帝子曰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喾,乃封其支度于蜀。历夏商,始称王,首名蚕丛,次曰柏灌,次曰鱼凫。——《夜航船》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这里提到蚕丛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

《史记》中记载昌意是嫘祖所生,黄帝死后,他的儿子高阳继承帝位,即颛顼帝。那有没有可能炎帝、蚩尤部落留下的部分与黄帝部落进行了融合,然后演化出古蜀文明呢?似乎蚕丛是到周朝才称王的。

但炎帝的一部分可能已经往东迁移了,他们会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记住自己的宗部落呢?

当然也有人说可能是为了让整个部落记住他们是从东方迁过来的。这样刚好与精卫填海的说法相反。

不管是来自东方,还是自西往东走,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东方,三星堆有太多的造型都指向东方,知常容觉得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的。

上面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仅供各位一乐,我没念过大学,也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是考古的,更不是所谓的民科,就觉得好玩然后根据图解《山海经》推测而来。

你觉得有道理的话可以深思一下整个华夏文化的源头,有人在纠结为什么这里没有出现文字,真正的文化不是通过文字来传承和表现的,这是我的观点,您觉得呢?

小编认为《山海经》这一部上古奇书,实际上象征的极有可能便是史前文明,只不过是我们当代人的认知能力还太渺小了,而这一件青铜神树也许如同传言的那样能通往三界,倘若果真如此,那这世界将有一番新的认知能力,人类的认知能力史也将再次书写。

鉴于《山海经》中越来越多的内容被证实,学术界也不再认为这本书仅仅是一部神话传说。当然它也具有夸大其词的部分,但其本质的内容事实上就是现实,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山海经》中记录了古代的天文地理,民俗医学,宗教艺术等诸多奇闻异事,都是以中国的客观现实为依据编造的,因此很值得专家学者们进行推敲和研究。

结合古代文献的考据和现代考古学成就,《山海经》中的一些内容得到了完善的解释。

虽然山海经的真实性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而我们的确需要思考山海经的真正意义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抛弃对它的刻板印象,读一读《山海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也十分受专家学者的欢迎,是中学课本的常客,在现行的中学语文地理必学的《水经注》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

《山海经》全书共有三万一千字,分为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海内经》各四卷,《大荒经》四卷,另有《海内经》一卷。

记述了有关远古时期的天文、地理、神话、巫术、宗教、物产、民俗、医药、异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想象力非凡的百科全书。

唐朝的魏征在读过山海经之后,也被它征服了,并把这本书编写进了史册。

不过想要看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怕看不懂里面的文言文,想象不出来里面的千奇百怪的异兽模样。

因此这里我推荐自己正在读的全注全译+图解版本的《山海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