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治口腔溃疡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水1盏,入竹叶同煎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口腔粘膜发生溃烂、疼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特点的急慢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临床表现为舌、齿龈、颊、口唇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性的溃疡,少则单个,多则数个,直径从数毫米至1.5厘米不等,上有黄白色或白色假膜覆盖,有的有渗血和结痂,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伴有局部明显疼痛以及口干咽燥,腹胀便秘,心烦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反复发作者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性口炎。有周期性复发和明显的灼痛感,经久不愈,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细菌、病毒、霉菌等感染有关,亦可与免疫异常、心理社会因素、遗传、维生素缺乏以及感冒、发热、睡眠不足等有关。其复发的原因与消化系统因素,如长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胃溃疡等有关,也可能与内分泌系统有关,如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口腔溃疡复发频繁。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疳”、“口糜”、“口疮”、“口疡”等病证范畴。其病机为心脾积热,实火上攻,或心脾肾阴液不足,虚火上炎,或气血亏虚,或肝气郁滞,血脉瘀阻等。临床分型有心火上炎型、胃肠热壅型、心脾积热型、肝气郁结型、心脾阴虚型、肾阴不足型、脾肾阳虚型、血脉瘀阻型等。
(1)根据《福建中医药》,1998,(4):54,袁慧敏等报道:采用加味导赤散治疗口腔溃疡50例。处方:生地黄9克,大黄9克,甘草9克,牡丹皮9克,木通9克,竹叶10克。水煎早晚温服,3天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用药。疼痛消失,溃疡愈合为痊愈;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为有效;治疗后无变化为无效。1个疗程痊愈者40例,2个疗程有效者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2)根据《甘肃中医》,1998,(3):20,满仓位等报道: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1例。结果:痊愈(用药3~15天溃疡面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26例,有效(用药3~15天溃疡面愈合,半年内复发1~2次,再次治疗仍有效)5例。处方:藿香10克,栀子10克,防风10克,黄连6克,生石膏10~3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木通3克,牡丹皮10克,升麻10克,竹叶6克,薄荷(后下)6克,甘草6克。加减:偏阴虚者,加花粉、麦冬、知母;热盛者,加黄柏、黄芩、连翘;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牛蒡子;脾虚者,减生石膏、生地黄,加党参、黄芪、白术、苍术。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毫升,分2次口服。
(3)根据《中医研究》,1998,(6):53,文贤军报道:应用导赤散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处方:党参2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玄参15克,生地黄15克,木通10克,黄连10克,栀子15克,甘草10克。加减:发热者,加柴胡15克;腹胀者,加厚朴15克,莱菔子15克;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水煎取500毫升,分2次口服,1日服2次,3周为1个疗程。服药至无溃疡后再继续服药2周,巩固疗效。治疗结果:32例中治愈(溃疡近期愈合,随防3个月以上无复发)14例,有效(溃疡近期愈合,停药后仍有小发作,但复发在数量上、程度上以及伴随症状上均减少在50%以上)12例,无效(服药治疗3周无效或改善不及50%)6例。在本组治疗的有效病例常在服药后的6~12天局部疼痛减轻,溃疡开始出现愈合。14例治愈病例中,最短愈合时间为36天,最长116天,愈合后停药过早易致复发,故应嘱患者在愈合后应坚持服药3周以上以期取得满意的疗效。6例治疗无效的病例多与其病程过长、年龄偏大、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及体质差有关。
(4)根据《吉林中医药》,1999,(1):28,毛华伟报道: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高热后口腔溃烂34例,其中26例用药1~2天后症状明显减轻,发热者热退。3~4天后,口腔溃烂面愈合。6例用药4~5天后,口腔溃烂基本愈合。2例用药4~5天后口腔溃烂大部分愈合,但仍有少量散在溃疡。显效率94%。处方:生地黄15克,木通10克,竹叶15克,甘草5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车前子(包煎)10克,生石膏30克,儿茶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配合外用西药口腔局部涂用。
(5)根据《四川中医》,2000,(3):52,陶炼等报道:应用加味导赤散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痊愈(口腔溃疡在10天内愈合,全身伴随症状消失)25例,占31.7%;有效(溃疡在10天内基本愈合,全身伴随症状还需继续治疗)44例,占
53.7%;无效(溃疡在10天内无好转)13例,占14.6%;中止治疗(因口腔反应严重,进食困难,不能继续接受治疗,被迫暂时停止放疗)5例,占6.1%。总有效率85.4%。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元参10克,生地黄10克,竹叶10克,木通12克,薄荷5克,甘草5克,黄连3克。加减:伴阴虚火旺,口干喜饮,舌红无苔,脉细数者,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女贞子12克,去元参、黄连、黄芩;兼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弦紧者,加枳实10克,生大黄(后下)5克,夏枯草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6)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89,(1):45,秦亮报道:采用银翘导赤散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口腔溃疡63例。治愈61例,占96.8%;好转2例,占3.2%。一般服药1~4剂即愈,多者为5剂。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焦栀子10克,生地黄10克,木通4克,生甘草2克,淡竹叶20克。加减:口渴甚者,加花粉;咽红肿者,加桔梗、山豆根;尿赤短少者,加车前子;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每日1剂,水煎2次,浓煎成200~300毫升,分次频服。
(7)根据《北京中医杂志》,1989,(4):62,姜润林报道:应用莉防导赤汤治疗小儿口疮44例,服药3剂痊愈者30例,好转9例,无效5例。9例好转者再续服3剂治愈,5例无效者有2例治愈,1例好转,2例仍无效。处方:茄芥10克,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防风6克,木通4克,甘草梢2克。2岁以下小儿量减半,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100~150毫升,分3~4次服。
(8)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3,(6):256,刘益群等报道:采用辨证分型结合局部用药治疗口疮26例,显效3例,有效!5例,进步7例,无效1例。其中心脾积热型用导赤散加减:生地黄10克,栀子(炒)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干青果10克,淡竹叶6克,甘草梢3克。加减:口渴欲饮者,加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炒)6克;尿赤者,加车前子(包煎)10克,木通6克;便秘者,加大黄10克,元明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9)根据《湖北中医杂志》,1984,(2):27,张瑞芳等报道: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2例,显效10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其中脾胃积热型用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生地黄、木通、黄芩、栀子、连翘、大黄、芒硝、甘草梢。加减:大便干结不甚者,去大黄、芒硝;口渴甚者,加天花粉。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10)根据《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3):17,陈慧敏报道: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疮30例,显效(溃疡面5日内愈合,停用药后6个月未复发)1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4%。其中实火型用白虎汤合导赤散、三黄汤加减: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大黄、甘草、竹叶、生地黄、木通。加减:便秘者,加杏仁或桃仁;目赤头昏者,加龙胆草、栀子;小便不爽者,加白茅根、海金沙。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5剂为1个疗程。
(11)根据《广东医学》,1991,12(1):34,张元坚报道: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疮57例,痊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96%,其中心火上炎型12例。用导赤汤加减: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淡竹叶、生甘草。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
(12)根据《四川中医》,1980,(12):52,胡化铭报道:应用泻心导赤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口疮1例。处方:生地黄15克,木通6克,桃仁6克,竹叶1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牛膝10克,黄连5克,赤芍5克,红花3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13)根据《中医药研究》,1993,(3):53,尤卫平报道:应用自拟泻导合方治疗口腔溃疡32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处方:生石膏(先煎)30克,藿香10克,甘草梢10克,淡竹叶10克,栀子10克,木通10克,生地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
(14)根据《新中医》,1990,(10):32,彭世桥等报道:应用辨证分型结合外用药及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0例。近期疗效;溃疡面均于2~9天愈合。远期疗效:痊愈53例,显效44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其中心火型用导赤散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溃疡愈合继服10~15剂。
(15)根据《山西中医》,1991,7(2):30,任祥保等报道:采用辨证分型结合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129例,用药观察1个疗程后,显效98例,占75.97%;好转(症状控制数月又复发,但病情缓解,间隔期明显延长)29例,占22.48%;无效2例,占1.55%。其中心火上炎型9例,用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味: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大黄、黄连、黄芩、栀子、赤芍、陈皮。水煎2次,分2~3次服,每2日服1剂,溃疡控制后改为每周服2剂;溃疡消失后辨证施治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或肾气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
(16)根据《新医学》,1971,(7):61,广州部队总医院五官科报道:应用导赤散加减并外用金牛散治疗复发性口疮18例,痊愈17例,无效1例。处方: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黄连、麦冬。加减:消化不良,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神曲、谷芽;劳累过度、精神紧张,失眠者,加钩藤、酸枣仁、远志;月经不调或经血来潮发生溃疡者加当归、红花、益母草。每日1剂,水煎服。
(17)根据《新中医》,1994,(1):31,王爱坚报道:应用导赤散合白虎汤加减治疗心脾积热型顽固性复发性口疮16例,结果治愈14例,显效2例。
(18)根据《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5):350,吴开龙等报道: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口疮60例。处方:生地黄30克,木通9克,甘草梢6克,竹叶10克,黄连6克,知母6克,灯心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60例全部临床治愈,其中服药3剂口腔内溃疡面疼痛消失者占28例,服药9剂溃疡面恢复,进食正常者占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