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高效良方——喘证(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秘方
喘证,亦称气喘。《素问》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诸喘者亦属于肺。'本病多发在慢性支气管炎之后,由咳嗽加重而演变发展而成。而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亦大多数发生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后期阶段,属于气喘为主证的疾病。一般痰多为实,即实喘(多属支气管扩张);痰少或无痰为虚,即虚喘(多属肺气肿)。本病起病缓慢,多逐渐发展而成,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根治颇难。喘证属肺、实喘,首辨寒热,虚喘,多责肺肾。
病因 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说∶本病多因'燥理失宜,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因坠堕惊恐,度水跌仆,饱食过伤,动作用力,遂使脏气不和,荣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出入而成息,促迫于肺,不得宣通而喘也。''夫喘者,上气也。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博,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也。'由此说明,致因虽多,总属痰气壅塞气道,致肺气上逆所致。又病多发生在慢性支气管炎之后期阶段,病由轻转重,由实转虚。久病及肾而致肾虚。肾不纳气,只呼不吸而致喘促。
症状 咳喘(以喘为主),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气上冲而不得奇息,善太息,呼短吸长或呼长吸短,胸满声粗或声微,喘促气急或短气,或有水鸡声,唇舌支紫,痰多清稀,或泡沫样痰,或黄稠而粘,咯痰较易或不爽,或痰少或干咳无痰,舌淡苔白或少苔,或白腻或黄厚腻,脉浮紧而弦,或弦数,或沉细滑,或细数等。
本病多由轻转重,开始见于体力劳动之后,渐转行动时亦感气喘,甚则在平静状态下亦有呼吸急促,唇舌青紫。
论治 凡喘证(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皆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治之。
1.自订麻杏苏茶汤
【组成】 麻黄3~9克,杏仁、苏子各 10克,桔梗6克,茶叶6~10克,干姜3~5克,诃子、炙甘草各 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2次。
【功用】温宣肃降。
【主治】 实喘(寒实证)。每遇受凉及冬季容易发病,或病情加重,痰白而稀,喜暖喜热饮。舌苔白,脉滑或迟缓。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来源】 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 年)。
【附记】 本方是北京名医焦树德教授自订经验方。在临证应用时,应结合病人具体病情,随证加减∶如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风寒表证,加桂枝、苏叶、荆芥;气逆胸满,痰粘不易略出,加旋复花、槟榔;胸闷痰少者,加枳壳、桔梗;痰盛者,加半夏、化桔红、茯苓;胸闷、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加白芥子、莱菔子、枳实(或槟榔);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去诃子,加射干、款冬花、紫苑、细辛、五味子;形寒畏冷,痰如白沫水状,去诃子、桔梗、加重干姜,再加白芥子 、细辛、五味子、桂枝、半夏、茯苓。
2. 麻杏蒌石汤
【组成】 麻黄2~6克,杏仁、桑皮、槟榔、金沸草、地骨皮各 10克、瓜蒌20~50 克、生石膏 20~60克,葶苈子6~10克,生甘草 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次。
【功用】 清宣肺热,降气豁痰。
【主治】 实喘(热实证)。气喘声粗、痰黄,口渴,恶热者凉。每遇受热或夏季病情加重。舌苔黄、脉数。
【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来源】 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年)。
【附记】 本方是北京名医焦树德教授新拟经验方。临证加减∶若兼有表热证者,去金沸草、加薄荷、银花、桑叶;痰热壅盛者,重用瓜蒌,另加竹沥、天竺黄、桔梗;气逆明显者,加生赭石、旋复花;里热重,咽痛目赤,便秘口臭、痰黄稠有热臭味者,去金沸草 、选加栀子 、黄芩、知母、元参、大青叶、牛蒡子、生大黄。
3.自订麻杏二三汤
【组成】 麻黄3~6 克,杏仁、法半夏、莱菔子、苏子各 10 克,化桔红、茯苓各 12克,炙甘草 3 克、白芥子3~6 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 次。
【功用】 祛痰平喘。
【主治】 实喘(痰实证)。胸闷、痰稠、咯吐不爽,甚则痰鸣有声,痰多气逆不利而气喘。脉滑、舌苔腻。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来源】 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年)。
【附记】 本方是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焦树德教授的验方。临证加减∶若胸闷痰粘者,加枳壳,旋复花;痰黄、苔黄腻,去半夏、加葶苈子、黄芩、瓜蒌;大便干秘者,加制大黄、枳实。
4. 麻杏补肺汤
【组成】麻黄 3克,杏仁、黄芪各9克,党参、陈皮各6克,五味子5克,熟地、紫苑各 12克,桑皮、苏子各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肺益气平喘。
【主治】 虚喘(肺虚证)。气短而喘,气怯声低,易受感冒,面白。脉虚或濡。
【疗效】 临床屡用屡验,效佳。
【来源】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年)。
【附记】本方是北京名医焦树德教授之验方。若气阴两虚,兼见咽燥I1干,舌红少津者,加沙参、麦冬、乌梅。
5.麻杏六君子汤
【组成】麻黄 3~6 克,杏仁、党参、陈皮、半夏、香稻芽各 10克,白术6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5克,焦三仙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健脾、化痰、平喘
【主治】虚喘(脾虚证)。面黄、肢倦、气短、少食。舌胖苔白,脉濡滑,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来源】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 年)。
【附记】 本方是北京名医焦树德教授的验方。若证兼浮肿尿少者,加冬瓜皮、泽泻、桂枝、猪苓。
6. 麻杏都气汤
【组成】 麻黄 3~6克,杏仁、山萸肉、焦神曲各 10 克,熟地、炙磁石各 12~20 克,山药 10~20克,茯苓9~12克,泽泻6~9克,丹皮 3~9克,五味子5~10克,蛤蚧尾粉1克(分冲)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次。
【功用】 益肾纳气平喘。
【主治】虚喘(肾虚证)。呼吸困难,腰痛,肢酸,动则气喘。舌苔多白,脉尺弱。
【疗效】 临床屡用效佳。
【来源】张泳清,等,(《浙江中医杂志》(1)1982年)。
【附记】本方是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焦树德教授之验方。临床应用,一般肾虚喘,仅守本方即可获效,若证见面红(面暗红两颧红)、足寒、气喘冷汗、吸气困难、烦躁不宁。舌苔白腻或白苔变黑而润,脉沉细或尺脉微而欲绝者、是为肾阴欲脱之戴阳证、急需引火归原镇纳肾气、方中加肉桂,黑锡丹(分冲)。
焦老临床经验丰富,提出治喘两纲(虚、实两大纲)、六证(如上述)三原则(发作以祛邪为主,多从实证论治,不发作以扶正为主,多从虚证论治,喘病而兼哮者,要注意加用劫痰药)。喘分六证,证定六方,仍证有单独出现,或参差并见。因此临证应用时,须结合病人病情,灵活掌握,随宜施治,其效始著。笔者多年来运用焦老经验,随证选方,权衡用药,每获佳效。
7.桑杏苈黄汤
【组成】 桑白皮、杏仁、葶苈子、大黄(后入)各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 泻肺荡积,化痰平喘。
【主治】小儿暴喘(马脾风)、证见喘促痰鸣、咳声嘶哑,甚则痰声漉漉,如似拽锯,胸高撷肚,(胸满腹胀)心中烦闷欲绝,不能平卧。其病在肺,因属热痰。
【疗效】 临床屡用屡效,奏效颇捷。
【来源】《名医治验良方》。王玉玲(老中医)验方。
【附记】 方中葶苈子、桑皮、一为泻痰平喘,一为泻火平喘,二药合用则泻肺平喘之力尤增;葶苈子合杏仁又能泻胸中满,再加大黄以推荡积热。4药相伍,据证酌加他药,屡用屡验。
8.三白二百汤
【组成】 桑白皮、地骨皮、白芍、白芨、百合、百部各 15 克,紫苏子、五味子各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上、下午各服1次。咯血、咳嗽均止后,改为隔日服1 剂,以作巩固治疗半个月。
【功用】 泻肺豁痰,降逆平喘。
【主治】 支气管扩张。
【疗效】 治疗 29 例,服药 3 剂见效,10 剂,最多 15 剂均获痊愈。1年后复发 3 例,均经再次服此方而愈。
【来源】陈卫平,等,(《浙江中医杂志》(3)1989 年)。方名为编者拟加。
【附记】 临证加减,外邪犯肺,加桑叶、菊花各 10 克;痰火蕴肺,加川贝、黄芩各 10克;肺郁化火,加合欢皮、牡丹皮各 15克;肾精不足,加山萸肉、枸杞子各 15 克;咯血反复发作,加炙黄芪、太子参各 15克。忌食辛辣动血之品。
9.白仁汤
【组成】 杏仁、桑苏子、瓜蒌仁、清半夏、茯苓、桑白皮各 9克,桔红4.5 克,当归、麻黄各6克,鹅管石 12克,梨汁1杯(或以梨膏 15克代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3次。
【功用】理肺化痰,降逆平喘。
【主治】肺气肿。
【疗效】 治疗 60 例,服药1个月后,结果症状缓解 52 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无效1例。1年内未复发者 15 例,半年内未复发者 35 例,9 例半年里虽有复发,但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来源】 蒋正文,(《浙江中医杂志》(3)1990年)。方名为编者拟加。
【附记】 本方是沈仲圭老中医治疗哮喘之经验方。蒋氏用治肺气肿颇见效验。临证加减∶若阴血亏虚者,加熟地、阿胶;气虚阳衰,加党参、干姜、肉桂;恶寒身热,去蒌仁、桑白皮、加紫苏叶、蝉蜕;咯痰黄稠,去半夏,加贝母、射干、炙枇杷叶;心悸、眩晕、加紫石英;咳喘缓解后,酌情用黄芪、党参、山药、熟地、山萸肉、杞果、龟板、紫河车、五味子。按照上述用法加减,非但无滞腻碍邪之弊,反具相得益彰之功。
文章节选自《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原作者:(程爵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