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研途 | 如何找准方向、对症下药,最终实现TJU到TJU的跨越?

W学长

21初试分数339(第39名)

本科:天津大学

几凡全程班学员

01前言

2015年的6月,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我意气风发地仰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在大学学习建筑学时,我感觉大学的专业学习和高中学习差距很大,一时难以适应,在大学快结束时也没能完全了解建筑学的核心要义,所以我决定考研,在专业学习上更进一步。

19年下半年,我开始准备考研,由于当时对未来的规划还不明确,加上自己的努力也不够,首次考研的结果是惨淡的。分数出来之后,窗外虽是同样的蓝天白云,但我的心情已完全不同。我在房间中一个人待了半天,反思自己在复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决定再拼一把,于是我踏上一个人的二战之路。

02 找准方向,慎重选择

第一次考研,我的方向是快题,但是在复习中我并未感到自己在快题学习中有着什么过人之处,初次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在失败后,我痛苦地承认,快题方向也许并不适合我。而我在本科学习中中外建筑历史课成绩还不错,毕业论文也是与历史相关,也许可以换考历史方向。在二战中我果断选择换为历史方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灵活安排自己在各科上的复习时间。可以适当减少自己较为擅长科目的复习时间,弥补自己的弱点。我一战时政治英语成绩还不错,所以二战适当减少了这两科的复习时间,专门强化专业课复习。

请大家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复习的各个节点,自己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有可能一次错误的选择就能葬送一年乃至几年的努力!

03 掌握方法,对症下药

考研共四科,其中英语政治为公共课,所有人复习的方法都比较类似,而建筑学基础和自己初试方向的专业课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种情况下,怎么找到高效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时间有限,尽快适应考研节奏是关键,这是考试而不是学习,只有适应而不是去抱怨。

031 英语复习

大体分三部分,单词、阅读和作文;

1)单词

单词的积累是基础中的基础,词汇量决定你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单词一定要多记,常记,对考研常用词的词意、用法要牢记于心,对易混词着重独立记忆,对同义词则是着重掌握用法,以便在阅读中辨认和作文中进行替换。单词复习越早越好,最好在考研期间一直坚持,不论对初试还是复试都大有裨益。

(英语单词用法整理)

2)阅读

阅读能力决定阅读得分,阅读得分决定英语得分,这一点,相信二战及以上的同学们都有深刻的体会。英语阅读分数占比很高,一直是英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阅读能力不在一朝一夕,而在多读多练。

我训练阅读时一般只做真题,将真题吃透,因为模拟题的命题风格和真题相差很大,帮助较少,只有真题才会如实地反映命题逻辑和方式。

还有,请同学们注意一点,阅读时不能带入个人的理解和感情色彩,只能依据文章内容下结论,不可擅自推断,考试考的是命题人的想法,而不是大家自己的想法。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可以参考唐迟的《考研英语阅读的逻辑》一书,这本书对考研英语阅读的题目逻辑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值得一看。

3)作文

作文能力最为特殊,可能有的同学会去背作文模板,在考试时使用。我认为,这种办法有较大风险。

一是英语作文风格多变,模板略显生硬并不灵活,生搬硬套会起到反作用;

二是模板一般为比较高级的英语表达,在模板中填充内容,很难保持作文中英语水平一致。

最好的作文训练是多读长篇英文,熟悉英语中流畅的高级书面表达,同时多写小作文、大作文,学习运用高级表达。当然,英语能力很好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复习作文。

032 政治复习

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

政治复习一般从9月份开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各个概念,融会贯通。不管用什么方法,是看视频课还是看书,一定要做到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足够深入,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足够清晰,方便在做题时能快速反应和应用。

1)选择题

选择题一方面要巩固基础,一方面要大量做题。我做题很快,一套肖秀荣1000题可以几天做完,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刷题。但是我不建议反复刷题,反复刷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对政治的厌倦情绪。

我建议一套题做两次即可,第一遍慢做,尽量充分思考推断,第二遍快做,按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本能去反应。

11月之后的肖8、肖4建议谨慎做题,这两套题命题水平很高,很考验综合能力,能做到35-40分的话,考研选择题得分绝对不低。

2)主观题

主观题类似英语作文,不是一个短期过程。在政治学习中要积累政治语言和素养,对于一些可以在答题中利用的关键词要熟读熟记,方便答题时快速联系。主观题不是背诵—默写的过程,而是一种将你的政治素养表现出来的方式,答题时不仅点要踩准,而且要多联系材料和实际,这两者如果不能兼顾,那么将会造成严重的失分,这是我二战的教训之一,也请大家切记。

033 专业课

专业课方面,因为初试时我考的是历史方向,在这里我就说下我学习历史的经验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建筑历史分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

1)外建史

外建史一定要多听卢老师上课的录音!我建议在6月之前就听完一遍录音,对卢老师课上重点进行了解,在暑假班上课后再听一遍,将上课内容和卢老师所讲内容结合理解外建史内容。

2)中建史

中建史可以听常老师上课录音,也要注重书本知识,还可以看看常老师的论文。笔记方面,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做法,只要有利于自己记忆和理解即可,只要能梳理出知识框架并且能总结相应的内容就行。

其实刚开始准备时,可以放下紧张的情绪,把历史的几本书轻松地读一遍。当不为考试而只为了解知识而读书时,读书是一个很令人愉悦的过程,我相信通过读书,同学们会大大增强学习建筑历史的兴趣,不会在学习时愁眉苦脸。

  • 选择题方面

两门课在近几年的考察逐渐变难,范围更广,知识点更细,可以说和几年前的选择题完全不是一个难度。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细致而深入,切不可产生自满情绪。

对于之前真题要做到绝对掌握和理解,做到一旦考到重复的真题就绝对做对,考试时遇到没学过或者比较生疏的题,要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至于极少数毫无头绪的题,大家都没有见过,不要因为紧张而乱了方寸。

  • 大题方面

中建史在图,外建史在解。不过两者不是对立的,就像数学中的代数和几何,图、解二者也可以结合。中建史画图时自然会考虑结构之间的交接关系、斗拱的组成,外建史解题时画图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中建史的图可以照着几凡的图册画,外建史解题可以结合几凡的教材和自己的理解,反正一般是写的越全面越好。今年中外建筑史的大题都变得更灵活和主观,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中建史的图,画的越详细越好,有助于记忆)

034 大综合

分为建筑学基础知识和小快题两部分;

1)建筑学基础知识

依据同济这两年的考察趋势,只会越来越难。除了一些比较基础的题,其他内容根本无法从书上找到答案。同学们要做到基础知识尽量不丢分,最好平时多关注时事热点和《时代建筑》。

我建议在复习真题时着重20和21年两年的真题,因为这两年的真题风格显然和19年以前不同,代表着同济大综合的考察方向,同学们可以从中推测老师近几年的命题偏好。

2)小快题

小快题是大综合的重点,学好小快题是同学们提高大综合分数的重要途径。小快题更注重形体的生成和建筑整体的逻辑,功能要求比大快题弱些,所以做小快题的思路和大快题不同,应分开练习。快题方向的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而技术历史方向的同学也要慎重对待。

想提高小快题的水平,平常多练多画是唯一方法,几乎没有捷径可走,可以将几凡《空间入门》一书作为重要参考,这本书内容全面,题型多样,适合同学们从中选择快题抄绘和借鉴。

我建议8-9月份开始画,坚持3-5天一套小快题,到11月份可以适当调整数量,但要开始计时。

开始时注重思路,放轻松,做到快题逻辑通畅,表达美观。

(前期的小快题,主要是思路)

11月计时后注意速度和完整性,保证2小时之内画完所有图纸。

(后期速度是关键,注意图纸完整性)

04 相信自己,持之以恒

考研之路是艰难而孤独的,在复习过程中时不时有着各种困难,我也曾无数次地怀疑自己做出二战决定的正确性。我相信,那种夜深人静而自己却辗转反侧的感觉大家也都体会过。尤其是我高考成绩还算不错,在考研时却遇上了难以想到的麻烦,那种长期积累起来的自信在短时间内被打破的烦躁感一时半会是无法消解的。这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既然每年都有成功者,那为什么不是自己呢?自己都觉得没有希望,又怎么能成功呢?

当然,心怀梦想更要脚踏实地,努力不够,是不能指望运气救人的。不论在学校,在上海还是在家,复习过程重在坚持

我从一战开始坚持背英语单词,2年下来从不间断;小快题坚持3天一套,2小时内画完;历史听完卢老师3遍上课录音,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主观题,专门整理答案……可以说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是累累汗水和努力,机会并非凭空而生,需要不懈的坚持去发掘。

回首漫漫考研路,我曾经灰心丧气,曾经焦虑不安,但最终坚定地战胜了一切负面情绪,淡然而自信地走了过来。当你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彼岸之时,那种梦想成真的美妙是难以言喻的。成绩公布的第二天,我仰望蓝天,发现白云依旧,现在我终于可以慢慢欣赏。我相信大家也都可以和我一样成功上岸,在同济的樱花大道上绽放最美的笑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