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必须要明白一件事,要在课堂之上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

学生必须要明白一件事,要在课堂之上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

温爸教子,高级心理咨询师,教育领域创作者

学习语文有没有捷径可走,学生不走捷径,如何读书呢?

如果学习想走捷径,往往会被指责是懒惰、不用功的表现;学习语文想走捷径,就更难免遭受指责了。

语言,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运用它们的形式是听、说、读、写。确实,一个人要具有听懂、读通、能说,会写的能力,是很不容易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但是,把走捷径跟下苦功对立起来,也是不对的。

因为学习语文确是有捷径可走,应该找捷径去走,并且只有走了捷径,下苦功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今天,世界上每年要出版成亿册新书,但是,据科学统计,一个人一辈子大概只能读两千册左右的书,不走捷径如何读?发明大王爱迪生年轻时,下决心要改完他所在地的图书馆藏书,于是,他如饥似渴地按照书架上排列的书号,一本一本地依次读下去。

幸好,后来被一位也经常来图书馆读书的学者发现,才指点他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否则,爱迪生尽管读了很多书,却可能永远成不了发明大王。

所谓捷径,是指学得快、学得好,能够事半功倍地取得成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因此,选择好书读,是读书的捷径之一。中学生首先要读好语文课本,因为那是编者根据学习语文打基础的需要编选的。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对内容和形式作过认真仔细的推敲。有些同学不是把理解和掌握课文放在主要的地位,反而热衷于读参考材料和复习资料,甚至陷入题海之中。这是舍本而逐末,误将弯路当捷径了。

在学好课文的同时,再选一些有益的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扩大知识面和更多地接触语言,当然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中外文学名著,《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学生文库(上海教育出版社),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爱好去选读。因此,分清略读、泛览和精读,是读书的捷径之二。

课本中的基本篇目,是属于“须咀嚼消化”的,必须精读。这里用得上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各个方面,各个击破,弄懂,消化。其他确定的精读读物都应该这样读。

一般课外阅读材料,大多是属于“可浅尝者”和“可吞食者”。用韩愈的“提要钩玄”法,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掌握其中一个方面和一二个部分。这就是浅尝,就是略读。

如果用鲁迅先生的“随便翻翻”法,读一遍大致了解内容,能懂多少是多少,这便是吞食,便是泛览了。当然,不管是哪种读法,都需要眼到,手到,心到,特别是要心到,决不能漫不经心,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否则找到了捷径也只能原地踏步了。

以上说的是读书的捷径。那么,写作呢?听说呢?当然都有,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探索。这里略谈几条吧。

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不仅随手摘录好句好段,还随意写心得,写评论。

观察速记:随身带个小本本,把平时见、闻、感中忽然发现和想到的、有意思有味儿的新鲜东西记下来,有时间再扩充成文。

争取发言:因为要发言,因而在课堂上、开会时,便会专心听老师或同学的发言,从中受到了启发,自己的发言就有针对性;越是疑难的问题,越要积极争取发言。

与人交谈:因为要交谈,才会认真听对方说话、及时地灵浴地选用语言作表达。越是陌生的对方,越要主动地抓住机会交谈。也许,这些捷径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走,并且有点儿效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