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宦官专权 || 读史札记 || 天山夜话 || 灯下漫谈之十七

宦官现象,是人类历史上最丑陋不堪的一种社会形态。

达西

宦官,又名太监,本是专供皇室成员役使的奴仆,是被阉割后入宫服务的男性。
宦官古已有之,也不是中国特有,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古代都有相类似的角色,它是附着在君主专制政体上的一颗毒瘤,是君主专制政体的独特产物。
宦官到了明朝发展到顶峰,不仅有一大群人,而且有一个十分庞大的机构,分成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为宦官二十四衙门。以至于后来形成架空与挟持皇帝,独揽朝政,呼风唤雨的局面。而这一切,都要拜朱元璋所赐。
俗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政体,确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世接续,朱元璋违背了初衷,拿功臣开了刀。大批有战功有才能的功臣被无辜诛杀,这就为太监参与政事造成可乘之机。虽然开始时朱元璋对宦官还是有所防范,比如在宫内树立一块石碑,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斬。但他管得了身前事,却管不了身后事。到了燕王朱棣当上皇帝的明成祖时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由于朱棣早就买通了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为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在他夺取皇位中起到重要作用,宦官得到了朱棣的重用。他派宦官从事出使、专征、监军,镇守地方以及掌管特务机关等要职。
明朝中期以后的皇帝,大都非常昏庸,不问朝政,所以宦官趁机揽权,形成了宦官专政的局面。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就是坏事做尽的专权宦官的典型代表。这里,着重讲讲王振、刘瑾和魏忠贤。
王振,是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司礼太监。司礼太监是十二监中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太监。他可以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复奏章,并可借此机会任免重要官吏。明英宗九岁当皇帝,被司礼太监王振所控制。他诱使年幼的英宗吃喝玩乐,不问政事,自己统揽大权。又唆使英宗用残酷的刑罚对付大臣,将中央政府的政权、军权、司法权和特务机构都交给宦官掌握。王振专横跋扈,大臣见了他都要下跪磕头,争着向他行贿,以求免祸。1442年,王振公然毁去朱元璋立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碑。
宦官王振在英宗朝干的最奇葩的一件事要数极力撺掇英宗御驾亲征,征讨蒙古瓦刺部也先,结果全军覆没,英宗在土木堡被也先俘虏,成了自靖康耻以来的最大国耻,此役史称“土木堡之变”。
王振就是一宦官,对打仗一窍不通。但在当时明朝的宦官制度下,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有生杀予夺大权,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要听从他的调遣。他坚持要举全国兵力,号称50万,实则20万大军征讨瓦刺。并要朝内所有的文官陪同皇帝亲征,以壮声威。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战争明朝必败的命运。
当时也先只有5万骑兵,大军出居庸关后听说也先已率部退至大同,据说这是也先的诱敌深入之计。王振对此毫无察觉,依旧驱使大军继续前进,因为前面就是他的老家蔚州,他想借此光宗耀祖,显摆显摆,昏庸的英宗竟然点头同意。大军离大同越来越近,天色向晚,不少大臣建议英宗先退居居庸关,以防万一。但英宗和王振不听,坚持要在土木堡过夜。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土木堡已被瓦刺部团团围住,且水源也被截断,一时军心大乱。
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明朝20万大军被也先的5万骑兵左冲右突,杀得片甲不留。60多名朝廷的股肱大臣和武将遇难,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杀,而明英宗则当了蒙古人的俘虏。
土木堡之役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明朝一蹶不振,走上衰亡之路。
刘瑾是明武宗时期的内官太监,武宗作太子时两人关系就很密切。刘瑾善于结党营私,他结交了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七个太监,人称“八虎”。八虎终日围着武宗,投其所好,阻挡武宗与大臣们的联系,使其始终沉湎于声色之中。大臣们的奏章,都要写成两份,先用红本送刘瑾,再用白本送武宗。京城内外,都说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大臣们给武宗关于治国的奏章往往如泥牛入海,而大臣对朝政失望至极,请求告老还乡的奏章,批复却很快。久而久之,朝廷大臣、各部长官统换成刘瑾的私人,而他俨然内阁的首席了。若非后来从刘瑾府中查抄出八爪金龙袍和蟒衣这些只有皇家才拥有的衣物,暴露出其图谋不轨的狼子野心,刘瑾还不知要把持朝政到几时!
魏忠贤,明熹宗(嘉靖)时的司礼太监。他因与熹宗的乳母客氏交好,遂取得熹宗的信任。熹宗朱由校本是个做木匠的料,他生性技巧,好动斧锯以及涂漆之类。他做出的小宫殿惟妙惟肖,与真的别无二致,惟把国家要政置之脑后。魏忠贤见此情景往往在熹宗引绳削墨之时前来奏事,弄得熹宗怨恨,随口说道:“朕知道了,你去照章办理就是了!”此后,凡过去由皇帝御笔亲批的奏本、文书,熹宗一概委任魏阉,因此魏阉得以上下其手,抱怨雪恨,无所不为。
在魏阉把持朝政期间,生杀予夺,集于一身。满朝文武,正直之士越来越少,满目皆是围着魏阉转的奸佞小人。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为主谋议,被称为“五虎”。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代行杀戮,时人号为五彪。还有号为五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的,书不胜书。
魏忠贤出行时喜欢讲排场,每次总是坐着四匹马拉的车子,锦衣卫官校腰围玉带,提刀相随,夹驰于左右,还有厨师、优伶、百戏,奴婢这些随从人员数以万计。所过之处,人们匍匐于地,争相欢呼九千岁,甚至九千九百岁!
魏阉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朝野上下,只知魏阉,不知皇帝。这时,有一班阿谀奉承之徒,提出在西湖的岳武穆墓旁为魏忠贤建立生祠,魏喜不自胜,当即矫旨嘉奖。于是,各地寡廉鲜耻的狗官,纷纷请援例建祠,无不邀准。不到一年,魏忠贤的生祠,几遍天下,达25处之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建得气派。
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崇祯),魏忠贤的靠山倒了,他惶惶不可终日。朱由检素来对魏忠贤没有好感,正在此时,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內官念给他听,魏忠贤大骇。紧接着,朱由检便把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在去凤阳途中,仍然带着他豢养的一帮亡命之徒。朱由检闻讯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解回京审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至阜阳便畏罪自杀。
横行熹宗一朝七年之久的魏阉势力终于灰飞烟灭!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

图片达西制作。

权势熏天的宦官刘瑾。

图片达西制作。

狐假虎威的东西厂特务宦官们。

图片达西制作。

宦官们可以成为奴才中的主子。

图片达西制作。

这是一位抽着烟卷的清末太监。

图片达西制作。


作者简介

高栋,原名承献,陕西绥德人,高级记者。曾供职于新疆伊犁电视台;担任过自治区记协理事、自治区广播电视学会理事、自治州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及伊犁电视台副总编辑。新闻作品曾多次在自治州、自治区和全国获奖;广播新闻专题《两个母亲的心灵世界》曾获中华《大地之光》征文特等奖。出版过个人通讯论文集《潮涌伊犁河》;散文随笔集《秋实集》、《我的记者生涯》和《伊犁印迹》。在《新疆日报》、《伊犁日报》等各类报刊、网站上发表散文、随笔、特写、报告文学和文艺通讯400余篇。


作者近照。

图片达西制作。


达西后记:

宦,星座之名,在帝座之西。所以,宦官被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宦官又被称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俗称太监、伴伴等。

宦官,是一群专供中国古代皇帝、君主及家族成员们役使的官员。他们中间既有阉人,也有健全的士人。据推测,夏商的宫廷中就出现了宦官。如秦国的宦官嫪毐,因其生殖器官巨大而倍受太后们宠幸,以至于权势显赫。但自东汉开始,宦官就全部由因阉割而失去性能力的人,也就是阉人来担任。中国的历朝历代,尤其是汉、唐、明时期,多宦官专权的现象。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彻底结束了这个在神州大地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非常丑恶的宦官现象。

宦官并非中国独有,古代朝鲜、越南、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皇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侍。但无论如何,宦官的出现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东汉时期,大规模阉人宦官当政首次出现。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们竟然能够与外戚之间进行血腥厮杀。此时期,史学上称之为第一次宦官时代。

唐宋时期,宦官们虽然也掌握了一定的朝廷权利。但由于其不干涉外庭政治,所以宦官专权现象不像东汉和明代那样严重。这是第二次宦官时代。

在明代,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此时期,宦官遍布政府的各个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在全国的角角落落。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宦官时代。

在清朝,皇家对太监控制得十分严格,基本上没有出现宦官弄权的情况。袁世凯称帝时,宫中的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熟知的宦官有竖刁。其为表对齐桓公的忠心而自行阉割。嫪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宦官,因其与太后赵姬通奸,而被秦始皇车裂而死。赵高的名气很大,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宦官宰相,最后被秦王子婴所杀。高力士也很有名,是唐玄宗的宠臣,玄宗死后即绝食而死。仇士良是唐朝的专权宦官,最后因病而死。王振、汪直、刘瑾和魏忠贤等,都是明朝著名的宦官。至于安德海、李莲英和小德张,都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中,鼎鼎大名的掌权太监。

在历史上,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宦官,首推东汉时期纸张的发明人蔡伦。明朝时期的郑和,是一位航海探险家,曾带领船队七下西洋。当然,这些都与老百姓们的生计没有什么关系。

太监,本为一官名。唐高宗时,皇家才开始以宦官充任太监。当时,只有地位较高的宦官被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的宦官都尊称为太监。太监也就成为了宦官的代名词。自清朝开始,朝廷以太监之称加诸于所有宦官。所以,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

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阉人和宦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东汉时起,二者才合二为一。太监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首领。到了明代,大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大监。太监是具有一定品级和地位的高级宦官。只有在清朝,人们才将侍奉皇帝和皇族的所有宦官,都称之为大监。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显然是一位被去了势的阉人。但他不是宦官,而是一介书生和史官。

宦官现象,是人类历史上最丑陋不堪的一种社会形态。


责任小编:青冰小姐

高贵者有高贵者的历史;卑微者有卑微者的历史。

只要是人,就是历史。

欢迎扫描关注

(0)

相关推荐

  • 闲话大明权宦

    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明朝历代司礼监太监中,最长寿的一位.这位服侍过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六位君主的宦官,以九十一岁的高龄,见证了大明中期近一个世纪的兴衰荣辱. 太监 剧照 严格来说 ...

  • 盘点明朝的宦官有多厉害,你印象中最有实力的太监是谁

    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的官员.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均为被阉割失去性能力的男性. 翻开历史,宦官干政在各个时期都时有发生.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的权力有着绝对的限制规定,并要求后世之 ...

  • 明朝最特殊的学校:宦官学校,明朝第一个宦官专权就从这里走出的

    自古以来,宦官都是无学问的,因此被宦官势力包围的唐朝君主就利用他们的无知,当皇帝与臣下密议时就以作诗的方法来商讨,宦官遇到此种情形时便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让懂得诗的女官去侍候他们以了解事情. 明太祖也怕 ...

  • 明朝历史人物——王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王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其本来是一个教书先生,后来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 ...

  • 明朝历史人物——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别名李进忠.九千岁,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自宫,进宫当了太监:他官拜司礼监秉笔太监,封爵上公,明熹宗时期嫉妒受宠,被称"九千岁" ...

  • 读史札记‖都是性情惹的祸

    □ 高晓亮 杨修 被曹操诛杀,根本原因不是他聪明过头犯了错,而是他性格恣睢无畏惹下祸. <典略>记载,杨修字德祖,出身于官宦世家,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建安中期,被举孝廉,担任 曹操 的主簿 ...

  • 拙作《胶东读史札记》之出版信息、简介及自序

    这个消息对于不少朋友来说,或许有些突兀,但它的确为真.今年3月份,本人拙作<胶东读史札记>,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付梓.至4月中旬,样书已经寄到笔者手中.后续发行事宜,将由出版机构负责. 捕 ...

  • 新书速递丨王双怀教授所编《史念海读史札记》出版

    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 以此存心,乃有事业可言! --史念海先生 追忆先生 | 史念海:<黄河颂> (点击链接或图片查看详情) 陕西师大王双怀教授 悉心整理 逐条编次 三百条手札 翰 ...

  •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甚至还害死过好几位皇帝

    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奴仆,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经常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其中最厉害的是唐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几乎完全把持了朝政,他们可以立废立皇帝.囚禁皇帝,甚至是杀皇帝!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直接被宦官 ...

  • 唐运家丨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作者:唐运家 商鞅乃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中国历史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当时中原诸国不屑一顾的荒蛮戎狄之秦国,因商鞅变法革故鼎新而崛起,跻身战国七雄之列.秦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