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本质:人是一种会建模的动物
我们从一个宏大的哲学问题开始:
人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理性的动物。
认知科学的答案:人是一种会建模的动物!
我们是 Homo modelus( 模型人)!
近年脑科学发现不断为这个观点提供坚实的证据。
人是一种会建模的动物
模型是什么?
模型是大脑对的真实世界的映射,是真实世界的缩影。这些缩影虽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却包含真实世界的关键特征。
小孩子玩的轿车就是一个真实世界模型,它虽然跟大人开着上路的汽车不同,但却包含着汽车的关键特征,比如有四个轮子,有门,有窗户,有前后灯。而我们大脑以神经元的方式保存着这些汽车的模型。
因此,认知就是:从外界感知信息(比如五感),基于这些信息建立心智模型,使用这些心智模型做决策,这些心智模型可能包括外部世界中存在什么样的实体,它们的属性,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换句话说,认知就是构建和操作心智模型。
说模型这个词还有点抽象,我在思考时会将它换成「积木」,积木就是真实世界的模型,我们的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认知积木」,并通过搭建这些认知积木解释世界,预测世界,进而做出决策,指导行动。
我们的大脑中有桌子的模型,有每个字表示的模型,也有一个自己的模型,模型比现实更「真实」。
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反事实思考——思考没有感知,没有发生的事,反事实思考就是构建模型。所以才说,人是想象的共同体,是会构建模型的动物,想象大于事实,心智模型大于真实世界。
三个世界,三种模型
倡导模型教学的 David Hestenes ,绘制了一份三个世界的关系图。
任何对认知,对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理解并记住这张图,我翻译了一个中文版。
简单介绍这三个世界:
世界1:真实世界
真实世界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生长的树,滴落的水,飞翔的鸟儿。它们存在,它们变化,它们生生不息。
世界2:心智世界
心智世界是真实世界在我们大脑中的映射。心智模型中存储着外部世界的关键特征。体现在神经网络中。
心智世界是主观的,个人的,莎士比亚说1000个人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在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的女神(男神)。
心智模型并不是虚无的,无源的,它是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加工,无论多么荒诞的想象的,都能在真实世界中找到源头。
世界3: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通过验证,被认可的心智世界。比如这张图就是一个概念世界的模型。可以用概念模型解释真实世界,编码真实世界的特征。
动物也有心智模型,但只有人才能创造和传递概念模型,才能将不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只有人才能通过间接经验学习。
概念模型是个人心智模型的显化。我们创造并用编码呈现一个模型,当这个模型有很多人认同,它就成了概念模型。
当我们理解了他人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就变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心智模型。
认知就是搭积木
有了三个世界的框架后,我们就可以讨论认知这件事。
认知本质上是生成心智模型的。而学习就是将外部世界映射到内部世界,它不是收集数据,而是优化模型。
如果我们的心智模型抓住了真实世界的关键特征,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就越深刻,就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光有模型还不够,我们更得掌握操作这些模型的方法。如同小孩子玩积木,积木块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搬积木,盖大厦的方法能力。
这就是要建立以模型为核心,以推理为基础的认知体系。
很多人的学习焦点还在具体的模型上,但在系统建构中,过程也就是推理方法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欢迎扫码加入知识星球,练习建模能力,成为一个掌握搭建认知模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