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回顾展开启线下展映,那个戴墨镜的男人和他电影

近日,王家卫电影回顾展《王家卫的世界》(World of Wong Kar Wai)发布系列海报。《重庆森林》《春光乍泄》 《阿飞正传》《花样年华》《堕落天使》《旺角卡门》《手》这七部电影4K修复版将于12月11日起,于美国部分城市开启线下展映。

对于很多文艺青年来说,谁还没有痴迷过几部王家卫的作品呢——后现代的画风,意识流的技法,浑然天成的配乐,独具匠心的色调,见微知著的细节,寓意悠远的对白。一部电影,王家卫就能将情欲与人生交织成为无法复刻的光影。

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在讲爱情,看看后发现也不是在讲爱情,但当你看到最后好像还是在讲爱情。

情爱,确实贯穿了王家卫的电影,但他的电影又好像不是单纯的在讲情爱故事。《重庆森林》中四个人四段快餐式的爱情;《阿飞正传》中叛逆的阿飞放肆玩弄女人的感情;《旺角卡门》中黑社会老大的飘萍爱情;《东邪西毒》中黄药师江湖儿女的爱情,等等等等数不胜数。那种复杂微妙的情感状态王家卫用他独特的手法,赤裸裸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电影《旺角卡门》剧照

可能这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天生就带着浪漫主义的特质吧。所以在王家卫电影的旁白也像是文人墨客写的零散随笔,一句一句穿在在他的“情爱”电影中。甚至有人戏称,一人一句王家卫,读起来都是莫名的心酸。

的确,别人拍电影,出现大量的旁边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到出戏,但王家卫不会。他的旁边是电影的一部分,是镜头之外情绪的衍生,然后在各种别的导演很难驾驭空间里拍出那种虚无、暧昧、颓废又迷人的气息。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

所以有人看不懂王家卫的电影,就只是觉得很文艺,甚至会搞不懂那些莫名其妙又不通顺的台词为什么会出现在电影中。

“所有记忆都是潮湿的。”——《2046》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代宗师》

“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东邪西毒》

“她走了之后,家里很多东西都很伤心。每天晚上,我都要安慰他们,才能睡觉。”——《重庆森林》

你看,这样隐晦的台词,配合着光影迷离的画面,不可名状的暧昧之下很难明白王家卫想表达什么。王家卫自己也曾经说过:在你眼中这只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

可王家卫的世界太难懂了。懂了才知道这个带着墨镜的男人始终在冷眼看人间,淌过了孤独的泥沼。所以,他的电影有着很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和情调是别人无法模仿和超越的。他的电影就像酒,有些人闻都闻不惯,可还有些人爱到死,只看一部片子就能上瘾。就连拿下过奥斯卡的李安都说:“做电影,在我这辈的导演中,真正的天才是王家卫。”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的确,除了文艺的台词,王家卫对镜头语言的应用的确是天才级别的。比如说《重庆森林》里面凤梨罐的场面,从特写到全景的切换、运动长镜头到几个静止特写的剪辑,都绝对教科书级别。王家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影像表达的情绪发生一百八十度扭转,同时产生意义上的转折,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其他中国导演上找到。甚至有很多看似随意的手持摄影镜头,其实包含了很多深刻的构思。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觉得王家卫的电影晦涩难懂的原因。既然说了是酒,那自然就要慢慢品。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

其实在1988年,三十而已的王家卫捧出《旺角卡门》的时候,他的这种独特的影像风格就已经初见端倪。这部故事新奇、色彩大胆的处女作甚至引起了戛纳电影节注目,这也标志着王家卫正式进入香港导演界。时隔多年,虽然早已告别他所处的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但王家卫的许多放到今天依然是前卫的。而他的电影,无论是台词、色彩、画面还是音乐等都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电影的一个科目研究把玩。

应该可以这么说,王家卫的电影是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打破电影传统,非常任性的展示。但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这位传奇导演——1991年王家卫的《阿飞正传》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以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香港“后新电影”的代表作;1994年的《重庆森林》又成了的王家卫另一部封神之作;1997年的《春光乍泄》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0年的《花样年华》同样也不逊色。

王家卫在用电影写诗,而不是讲故事。他在电影中独有的氛围、情调、质感、味道让他的影像如此纯粹而迷人。王家卫曾引用一位法国导演的话来表达他对电影的理解:电影是你的第一个梦,也是你的最后一个梦。而这句话也是对他的电影最好的注脚。

王家卫老了,但他的电影没有老。不管过去了多久,都有一种电影,就叫王家卫。你说得完吗?说不完的。这个戴着墨镜的男人,需要你去品。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电影界公众号及网站合作请加微信“kuchuanlove”。

END

电影界 www.dianyingjie.com 官方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