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晨||忻县地下交通站那五年
《地下交通站》是很多观众喜爱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该剧描写了我地下工作者在日伪军眼皮子底下,建立交通站,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电视剧难免有艺术加工的成分,那真正的地下交通站是怎么样的呢?
忻县是省府太原的北大门,有晋北锁钥之称,在我党建立发展晋察冀、晋绥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地略地位作用。1940年秋天,我党我军组织并发动了百团大战,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敌人不甘心失败,三里一个碉堡,五里一个据点,对我边区进行反复扫荡,频繁清剿,抗日战争进入艰难阶段。
1940年初到1941年初,忻县党组织及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县军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和对敌斗争。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对敌斗争,收集和传送抗日情报,1940年5月,晋绥边区六地委决定建立地下交通站。交通站设在西忻县大北沟,受中共西忻县县委和六地委的双重领导,站长由王志担任。王志是崞县白水村人,1938年入党,曾担任副村长、区委书记,参加过晋绥分局组织的干部培训学习,对敌斗争经验十分丰富。交通站成立后,共有干部13人,专职脱产人员只有王志和王守计两人,其余11人都是交通线上的地下党员和各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们是:白水的王天保、王夺秀、王元治,兰村的李三忙、白明如,刘庄的阎元根,龙翻崖的李献文,大北沟的张金堂,小岭底的安兰计、赵富海,宁武干沟的王计兰。从1940年5月到1945年8月,他们一直从事地下交通工作,为革命工作传送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情报。
忻县通往六地委的交线有两条,一般情况下经过刘庄、杨胡、寺坪沟、何家庄、后河堡、小岭底、小岭上、干沟、任家庄、杜家村、新堡、旧堡、高崖底或东寨、二马营,途经崞县、忻县、静乐、宁武等县。因为寺坪沟离日军据点蒲阁寨很近,所以情况紧急时改走另一条路线:刘庄、龙翻崖、大北沟、干沟、任家庄、杜家村、新堡、旧堡、高崖底或东寨丶二马营。这两条线上,由六地委的交通员和忻县的交通员共同负责。还有一条,是从刘庄到晋察冀东崞县的荣华。这一段的交通线路是:刘庄、白水、兰村与阎庄之间的石沟滩、石河村、泥河村东南角、唐林岗、滹沱河、荣华,有时也到龙王堂。这一段交通线由忻县的交通员和晋察冀的交通员共同负责。另外还建立了两条预备交通线,一条走刘庄、白水、蔚家野场、辛庄、令归,另一条走刘庄、雁门关、代县城北。
晋绥根据地是抗日前线通往陕甘宁地区的门户,也是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战略要地。这条交通线由晋察冀边区与晋绥边区的六地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沟通晋察冀与晋绥通往陕甘宁地区及党中央领导机关的一座很重要的桥梁。这条交通线全长200里,要经过滹沱河,穿越密林,跨过深沟,纵横4县30多个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道路漫长曲折。最恶劣的是当时的社会复杂环境,日军为了报复我党我军,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烧杀抢掠更加凶残。在这条交通线左右,日伪军建立了龙泉庄、石家庄、奇村、蒲阁寨、楼板寨等据点,敌人三天两头到附近村庄抢粮要款,抓捕抗日军民,围剿抗日游击队,交通员只能穿行在碉堡炮楼之间,辗转于日伪军、特务队、汉奸的缝隙之中,稍有不慎就有暴露的危险,忍饥耐寒,防虫打狼,时刻高度警惕,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交通员每次执行任务都要乔装打扮,不露破绽。晋察冀的交通员传递情报时,会化装成卖席子的,以此来迷感敌人。站长王志是一个打饼子出身的农民,传递信件时,他化装成卖饼子的老汉,把信件放在装饼子的笼柜下面,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有一次,王志挑着担子去执行任务,遇到几个警备队的,敌人发现是卖饼的,便吃的吃,装的装,饼子几下就被抢光了,庆幸的是敌人并没发现笼下面的信件。
如果是传送重要情报或密电码,执行任务时会同时派出几个人共同完成。有时还要护送党的领导干部或家属,如彭真同志的爱人和孩子,晋察冀边区行署主任宋绍文同志的爱人到延安时,都是由忻县地下交通站接待过夜,并护送至下一交通站。五年中,地下交通站共传送或护送党的干部及家属200多次,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晋绥和晋察冀边区领导的表扬。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忻县地下交通站悄然屹立,地下交通员出生入死,用初心和鲜血践行使命,逐渐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谱写了一曲曲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战歌。
(参考书目《忻州文史资料》《革命回忆录》《忻县历史纪事》)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岳母在上》《杨胡的葡萄熟了》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