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没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明天是五四青年节了,虽然这节与我这中年男子没关系了,但是看到了B站一条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视屏里面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少年,虽未政治正确的描述想成为什么人,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描述不想成为什么人。

不想做“拿着锯子的人”,非对即错,非黑即白,非友即敌;不想做只有输赢的人,不论对错 只争输赢;不想做一个内心阴暗的人,嘲讽别人的成功 嘲笑别人的失败,看不惯过得比他好的人,看不起过得没他好的人;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数,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 他藏在人群里,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不想做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你吃亏的时候他说吃亏是福,该较真的时候他说难得糊涂。

视频看完之后,脑海闪过几秒,那个捧着奖状,在阳光下笑的像花一样的少年,那个下雨天在篮球场挥汗如雨,风一样的少年,那个光着膀子打着赤脚,在烈日下的篮球场踢足球的疯一样的少年。

这种感觉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面写过的一段话一样。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黄金时代》

很快被现实拉了回来,回顾中年男人的身边,视频里面少年们不想成为的人,一个个真实的在你身边。曾经的同学,过往的朋友,现在的同事,以及与你有关和无关的社会人。

每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权衡对自己有用处的风险,成为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

成为以上这种人,对有的人来说,是TA自己从社会竞争规则角度,选择成为这种人。对有的人来说,是TA为了生存不得不成为这种人,以便成为“街溜子”混入人群,试图以此生存。对有的人来说,是TA被逼无奈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甚至自己曾经讨厌的一类人。

成年人的世界里面没有容易两个字,每个个体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血泪。所以很多人成为了视频里少年不想成为的人,这里不是为这类人,包括中年人开脱。

不是说社会生产压力大,社会内卷严重,所以社会人可以“嘲讽别人的成功 嘲笑别人的失败,看不惯过得比他好的人,看不起过得没他好的人”,这种人是内心阴暗的人,也不是说高情商就是,做一个圆滑世故的人,别人吃亏的时候说吃亏是福,自己吃亏的时候怼天怼地,该较真的时候说难得糊涂,自己较真的时候怨天尤人。

所以00后在视频里面,告诉大家不想成为当下很多人已经成为的这类人,我当然希望以后这种圆滑世故,心理阴暗的人会少一些,但是情况改善很难。

”在我们这里,人对人的态度,有时太过粗暴、太不讲道理。按现代的标准来看,这种态度过于原始--这可能是传统社会的痕迹。假如真是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期望将来情况会好些”。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以上都是谈的少年们描述的不想成为的人,可是现实中到处是这种人。对于处在这个社会的个体,其实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当你没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该如何自处。

世界是个舞台,我们可能是个演员。“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个朋友可以装,做生意也可以装,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是真的?”--杨德昌电影《一一》

如何寻找真,这是个哲学话题。可能压根就不存在真这个东西。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把我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没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我们无法改变世人的看法。他们可能按照金钱的唯一度量衡,来评判你的成功。嘲笑你的失败,看不起过得没他好的你,甚至直接把你的失败归结为努力不够,智商不够,情商不够,等等不够。

我曾写过一个在深圳从事会计工作的东北老大哥的故事,一个三十岁转行来深圳做会计的东北国营下岗工人,在深圳混了快二十年,最后在薪资1-15K的工作,竟然也会因为年龄大了,半路出家,没有大型企业经验等,在中山、东莞、惠州四处寻找面试机会。

那篇文章最后我是这么写的,在车站分别的时候,老大哥从来的时候凝重的神色,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原因,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也许是微醺的醉意吧,也许是一个中年男人面对生活的苦楚,通过倾诉,已经释放了,和以往一样,又开始继续前行吧。在车站老大哥说了:“明后天东莞,中山还有面试,已经在电话了沟通了,去见了老板,如果定下来的话,可以直接带着行李直接去上班了。”他继续说道:“那边比深圳工资差不多,但包吃住,这样相对就比深圳强”,我说:“那确定了,你也没这么快搬家吧,你的这么多年在深圳的行李呢?”大哥说:“我就一个行李箱和几包东西,其他的没什么东西,自己一个人租房住,房东经常涨房租,我也需要经常搬家,所以也置办什么东西,这样每次搬家方便一点”,我说:“哦,是啊”。陷入了短暂的深思,也有种莫名的情绪涌上来,如果一个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湖面的波动。你要问我老大哥的会计人生很惨?可能老大哥不同意这种看法,你要问会计人真的这么惨吗?每个人的人生和职场只有自己体会,至于惨或者不惨,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愿我们都不和命运惨相遇,即使遇到惨的路途,仍然可以像一个平凡人的成年人一样,收拾心情,整理情绪,坦然接受或重新寻找机会改变。

更多的成年人更是如老大哥这种故事,而不是什么35岁必定年薪百万,什么三十而立,什么事业有成。当年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者世人认为失败的人生,你该如何自处?

如老大哥一样,三杯微醺,但依旧清醒,看淡世人对自己的任何猜测和粗暴的评断,勇敢继续前行。还是用一种无名的情绪,试图让自己一直麻痹自己不想醒来?

当你没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是学着社会上成功人士一样,不管利用任何手段,伎俩,诡计,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是依然保持一颗善良且看似无用的品质,坦然面对世人粗暴的对你过往不成功的标签化评断,微笑的面对生活,勇敢的走下去。

当你没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更直白点,当面对人生的事与愿违时,你该如何自处?我喜欢的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一部电影《薄荷糖》,里面描述了一个少年如何沦落为一个自己讨厌的人。

影片由故事最后残酷的结局开始,又以最初灿烂的希望结束,采用人生倒带式的方式,呈现出主人公金永浩是如何一步步偏离了人生的轨道的多重原因。给我们很大的冲击,和沉痛的反思,那架穿越黑暗的人生列车,原来有时候未必会迎来我们所希望的光明。但是,他的人生为何变成最终这样事与愿违的模样?我想更多的如何坚守人性,坚守不作恶,坚守一种看似无用的善的品质。

也许金永浩,在认识到自己必须沦落与社会为舞时,他骑着自行车在饭店门口左一圈右一圈绕着,然后呼喊着。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无法回到过去,回到曾经那个热血的自己。

有人说,勇敢是不知道前方是万丈悬崖,勇往直前。而我认为勇敢是,看到了前方是艰难险阻,认真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当你没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最难的不是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最难的也不是独处的孤独,而是在遭受别人一次又一次的毒舌,辛辣的评断,无缘的八卦,依旧不去用阴暗回击阴暗。就像我常常对自己说的一样,这个社会最没用的就善良或者美好的品质了,但是至少我不会丧失善良这个在别人看来无用的东西。走在喧嚣的人群中,阳光晒在每个人的脸上,或明或暗,而你一心向阳,永远像花儿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