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都市区列入汕潮揭都市圈引热议,原来当年客家人下南洋必先乘船经汕头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当中提出“强化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功能定位,以汕头为中心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都市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将梅州都市区列入汕潮揭都市圈,引发热议。
自古,梅州与潮汕地区交流比较频繁,历史上也曾被汕头代管一段时间,目前的丰顺等地也曾是潮汕地区,所以把梅州划入“汕潮揭”这个圈子,不足为奇。
“汕头出海七洋洲,七日七夜渺茫茫。行船三日吾食饭,记妹言语当干粮。”梅州地处山区,距离出海口较远,当年客家人要出海,需先乘船去汕头。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的火船码头,斑驳的台阶烙印着光阴的足迹,拾级而下,奔流不息的梅江水向东流入韩江,韩江则南奔而去汇入辽阔的大海。顺着水流漂泊的客家人,也随之到了世界各地。
“明末清初期间,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出南洋,都要到这里来搭乘电轮至汕头,然后转乘大轮船到南洋国家。”松口因此成了客家人下南洋挥泪相别的第一站。
位于梅州松口镇的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以前,梅州的江河水源充足,流量大,终年可通航帆船和小电轮,梅江及其支流琴江、宁江、石窟河以及韩江(在大埔县境内)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码头,供货物和旅客运输之用。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梅江、韩江上的运输都主要靠帆船运输,只有少量的小电轮。
木帆船是靠风力作动力的,遇上风力小或无风时,还有逆流时,就得靠船工用竹篱撑。当时有一首客家山歌《船工歌》这样唱道:“因为无米过三餐,手握竹需来撑船。上水撑得两肩肿,下水两脚踏得穿。”足以可见当时条件的艰辛。
由于水路发达,梅江沿岸在梅城段产生了几个大的码头:油萝街码头、圣母宫码头、水打伯公码头等。从日本、南洋过来的进口产品会到这里下船,有海鲜、洋布、洋灰(水泥)、洋油等等,然后再运到陆上的其他地方,而当地和江西等地的土特产例如煤、炭、木材、茶叶等会在这里运出去,这里的搬运工人特别多。
码头不仅流通货物,也搭载人。因此,也有不少的客家人从这些码头坐船到松口港,再换乘通往汕头的船只,再由汕头海港乘木船、舢板、帆船等交通工具,一路颠簸,随风漂流到哪里就到哪里上岸,定居谋生。
位于汕头澄海的樟林古港,是当年华侨乘船出海的必经之处
有一本《国民政府外交部护照》在梅城被发现,这本护照是用白纸印刷的,由时任汕头市长许锡清在1929年12月31日签署、颁发。持照人是熊如淡(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和企业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梅州市荣誉市民熊德龙的养父)。梅州和潮汕山水相连,两地人员往来频繁。这本护照也是客家人途经汕头出海最直接的证据。
客家人顺流而下,沿河出海,继而抵达环印度洋的毛里求斯、留尼旺、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教授认为,松口是梅州客家人走向印度洋的第一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同潮汕地区一样,梅州亦是著名的侨乡,500多万梅州籍(祖籍)华侨华人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涌现出一批令乡亲骄傲的华侨实业家,譬如张榕轩、张耀轩兄弟。其合作修筑的潮汕铁路为人们所熟知,开创了中国近代史民营铁路的先河。
张榕轩
张榕轩年少时只身往南洋荷属苏门答腊谋生,就是今天的印尼。一开始是投在大埔籍的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门下任职员,后自立门户,在棉兰经营商业、垦殖业及开办银行等企业,并把他的弟弟耀轩叫到了国外,协助发展事业。
张弼士
清光绪四年(1878年),张榕轩投巨资与张弼士在爪哇日惹合办笠旺垦殖公司,经营橡胶、椰子、咖啡和茶叶,地广百余里,拥有职工数千人。后又与张弼士合资创办一家日里银行,以调剂全埠金融。荷兰殖民当局以张氏兄弟开埠有功,授予他们兄弟为雷珍兰、甲必丹之职。张榕轩还被提任为华人玛腰职务后,尽力维护华侨利益,深为侨众称道。
张氏兄弟对于振兴祖国实业也不遗余力。在张弼士的鼓励下,他们向“实业救国”理想迈出重要步伐,乃设想建造潮汕铁路,为繁荣故乡经济造福。
  
1899年张弼士由清廷委派为佛山铁路总办,后调任闽广农工路矿大臣,上疏《招商兴办铁路》奏准,即邀张氏兄弟回国商讨兴办铁路事宜。当时榕轩带重礼入京觐见光绪皇帝,张氏以己瞻“天颜”、得沐“殊恩”,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工部和矿务铁路总局提出的意见,决定筹建潮汕铁路。
  
1903年,已被清廷委任为粤汉铁路和广东佛山铁路总办的张弼士邀张榕轩一同回国洽谈兴办铁路事宜,张榕轩立即应允前往。他向清廷提出在韩江下游修建潮汕铁路的计划和成立公司的章程,很快获得清廷批准。在侨(商)办铁路的利益方面得到光绪皇帝的具体保证后,即着手筹建,总预算金额为300万银元,其中张榕轩、张耀轩各认100万元,于1904年4月正式创办潮汕铁路公司,张榕轩出任董事长。铁路的勘测设计,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负责。
  
1906年10月,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干线终于全部竣工,11月正式通车。该铁路为窄轨单线,北起潮州西门,南迄汕头,全长39公里,1908年继筑至意溪,总长至42.1公里。自建成通车之日起,至1939年被日军破坏、拆毁为止,潮汕铁路共存在了33年。在这期间,它对韩江中上游和闽赣边区的华侨、侨眷进出汕头,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资料来源:梅州资讯、侨乡广记、中国侨网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