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旧
-01-
哲学终极三问里,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应的每一个答案,其实都要追溯到过往的:从前的经历,塑造成现在的你;到过的地方,都是出发地;曾经的念想,堆砌成下一个目的地。
这样看来,念旧没什么不好的。人不能忘本。
但回忆是张大网,偶尔隔着距离回顾可以,沉溺其中就是作茧自缚了。
也就是说,念旧这件事,需要拿捏火候,把握尺度,过犹不及。
-02-
昨晚子夜看完L传过来的电影烂片,她说拍得很烂,我看完也觉得简直不能再烂,但还是坚持看完了全片,然后跌坐在瑜伽垫上哭了很久。
影片改编自某青春小说,而这部小说是我初二时读过的。记得那时年少,从傍晚六读到夜里十二点,合上书就哭得不能自已。
蜷腿坐在地上擦眼泪,有那么一瞬间,很恍惚,觉得生活真的很奇妙,十年前的自己泫然泪下,十年后的自己依然哭得稀里哗啦——但我很清楚的知道,彼时的哭泣,和现时的落泪,终究不是相同的原因了。
-03-
小时候,感动于故事情节,长大后,电影可能只是情绪的一个宣泄口。
都说长大,是一个逐渐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做大人真累啊,流泪都要找理由找场合找契机,你告诉自己,你只是被电影感动了,却从中找不到任何感动的缘由。
我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回忆了十年前看这本书时生活的处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点一滴,一丝一毫,像擦拭最珍贵的古董,然后想起好多好多。
联系到现今,有的变了,有的没变,诸多庆幸,也有感慨和无奈。
生活总是有这么多的无力,却也无能为力。
-04-
初中住在白云区岗贝路一带,现在,我在海珠区,隔着40分钟地铁的距离,但还是会不时回去看看:我从哪里来?
仪式感大多都和念旧相关的。在多次的重复念旧里,完成某种仪式。
我希望自己,喜欢任何时间段的自己,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喜欢的前提是:莫失莫忘。
-05-
西西今日转我三则摘抄,她说我一定会有共鸣: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
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周国平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博尔赫斯
我读了很感动。她摇头晃脑地笑起来:其实我知道,你一直坚持写推送,不是取悦某类特定读者,因为这类文章不是你这么写的。
我抚掌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说得好。
借用博尔赫斯说的吧: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06-
L说,当你觉得还没到终点的时候,那一定是现在拥有的还不够好。
我喜欢把这句改写一下:当你觉得还没到终点的时候,那一定是接下来还有更好的。
我再怎么念旧,也永远期待更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07-
楼下的桂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像团云雾覆在高高的树枝上。我看到它们总会心情大好,不像昨夜电影里的女主角,每每看到花就会担心它们终会枯萎。
我才不会。
或许会在花朵枯萎后短暂难过,但不会把这种难过提前透支到它怒放之时。花谢花开,自有定数,人的控制欲,不能太泛滥了。
想起高中的母校,春天,校门外光秃秃的枝干上也会绽放一大片一大片雾状的粉色的花。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花,就是觉得它们很好看,也很欢喜。我只是在匆匆的进出校门间,仰头看到那些短暂存在的花儿,觉得韶华真好。
因为太好了,所以才短暂。美好的东西,大多是无法永存的。
-08-
今天有点胡言乱语,想说的话有很多,字不尽意。等忙完这阵,我会私下写写回忆录,在一遍又一遍的念旧里,撕开过往的隔膜,去真实还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不想活得太糊涂,也想寻得光阴流逝心安处。
晚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