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成与“三之堂”的故事

陈名成与“三之堂”的故事

文/陈东贤

走进龙宫三之堂,大堂上醒目可见悬挂着两张头像照片,一位是陈名成,另一位是陈启堂。这是龙宫族人为了纪念这两位乐善好施的慈善榜样而高高悬挂,以昭示后人。
透过时光的隧道,龙宫有良好的善义传统,乐善好施已成为村落一种风俗。绕开时光的面纱,村里出了不少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榜样人物,陈名成就是其中之一。
陈名成一辈子做了不少好事。抗日战争时期护送过美国飞行员,新中国成立前夕,陈名成带着儿子陈扬奋在深甽马岙大洋小学任教,当时大洋小学是中共宁海县委地下党组织的一个联系点,积极参与宁海革命活动,营救过杨民奎、童先林等共产党的一批革命干部。新中国成立初全力帮助政府山区剿匪。1967年,双湖公社为破除迷信,欲拆除集福院,陈名成竭尽全力三番四次向上级政府请示,政府工作人员为陈名成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决心而感动,同意免拆,保持了龙宫村600多年的历史古迹。
陈名成,字贵法,1897出生于龙宫,1979年离世。童年读书勤奋,成绩优异,能写一手好字。少年时家境贫寒,在村中接受过义学教育。后去上海当学徒,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学习英语,后在上海德润专门学校研究英文,毕业后任联华洋行翻译,期间他为了追求真理,结识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陈独秀。由于陈名成学习成绩优异,后进入洋行做翻译,与弟弟在上海一起开过照相馆。他平时生活节俭,财富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平时自己舍不得花钱,但做慈善却很慷慨。在上海期间,陈名成资助过多位来自宁海家乡的学子,为他们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他资助的学子中,齐树明后来成为天台县县长,张明养成为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等。
抗日战争时期,宁波沦陷,陈名成回到家乡龙宫,把多年打拼所积累的钱财拿出来兴办义学,与陈扬文(启堂公)联手发起建“三之堂”,作为村办义学场所,将本来只有4个年级扩充到6个年级,并开设英语课,这在山区是少见的。他亲任校长授教英语课,让附近乡村7岁以上儿童免费入学。1941年春,应聘去天台育青中学当过半年英文教员。1941年夏,宁波临时政府搬到龙宫村办公,同时将宁波三所学校合并为宁波联合中学,龙宫村崇德堂、育英书院和三之堂为临时校址。于是陈名成回龙宫,任宁波联合中学英文教员,同时又将大部分积蓄捐给联合中学办学费用。1942年夏,宁波警察总队队部设在龙宫,陈名成协助总队部政工室主任张家福宣传抗日,在龙宫“三之堂”帮助政工室办起八开油印小报《宁波报》。最初每周三、六出版,油印100份左右,不久由两日刊增至每日出版,份数也随之增加,三之堂也就成了《宁波报》的摇篮。1943年陈名成委任宁海县三省乡第二中心学校(龙宫小学)校长,并在三之堂廊上亲书“知礼义,明廉耻,负责任,守责任”十二个大字,亲自任课,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使一大批当时的青少年成为日后知名的商界、政界人才。
陈名成出资建“三之堂”正遇抗战时期,政府困难,龙宫村民也同样困难,当时为了建三之堂陈名成与陈启堂齐心协力,费尽了心机。陈启堂是龙宫出了名的“内当家”,当时,陈名成出资的钱好大一部分捐给了宁波联合中学,故三之堂后期建造面临资金短缺,工匠的饭也只能安排到各户轮流义务招待。当时有部分村民因生活贫困也有一些顾虑,面对这一情况,陈启堂灵机一动,把自家的米、菜等夜里偷偷送到一家景不好的人家中,暗暗动员他先招待工匠,做示范,第二天,木工饭顺利落户。后在陈启堂的劝说下,工匠的饭各户轮流问题得到了解决,“三之堂”在困难时期终于顺利建成。
龙宫“三之堂”从始建到整体完善历时近8年,这一段难以忘却建造过程深深印记在历史长河中,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
陈氏支祠“三之堂”位于龙宫村东月山西麓,始建于1937年,1940年开春基本建成,到1945年内部设施完备。三之堂坐东北朝西南,从大门往里依次为仪门、天井、戏台、厢房、正厅。
走进龙宫三之堂,卷棚式走廊,随梁枋上双面戏剧故事人物的刻雕,柱头的倒挂狮子,坐斗枋头承托挑檐,刻工精细的仪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色彩鲜明、布局得体的大楣山水花鸟人物的壁画,特别是彩绘孟获坐骑大水牛,其油滑光泽的牛毛,圆睁之眼,外形逼真,活灵活现。《陈琳救母》险掀装盒,惊恐万状,开盒之间仙桃掩主,天意造作不胜之喜。形象森严的《刘皇叔甘露寺成亲》,真切动人。弥足珍贵的祠堂文化,时时教育激励着后人。于2012年3月,被宁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头看三之堂的选址、祠堂建造的布局、精良的工艺及三之堂的命名,无不体现当手人的用苦良心,也无不体现当手人的慈善情怀。陈名成是宁海山区龙宫村名副其实的慈善榜样,他的为人令后人敬仰,他的事迹为后辈所传颂。

作者简介

陈东贤

陈东贤: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