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之辩:辩什么?为什么没完没了?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有些话题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讨论,永远无法盖棺定论,比如性别差异、地域优劣、大学排名等。文理之辩也在此列;因为某份不学无术的学术研究报告,它最近又成了热点。
中国传统把文献分为经史子集,读书人学的主要也是这几块,用现代学科归纳差不多就是文史哲。更早之前则是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古六艺显而易见是贵族教育,且文武兼备。西方传统中有“三科”“四学”,合称“七艺”。三科是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包括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到了现代,大的学问、学科分类就是文和理。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划分,不少厌恶文理之辩、热衷于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朋友会积极指出,文理之分根本站不住脚,现在高中都淡化文理分科了,大学则除了文科理科之外还有社科、工科、医科以及各种交叉学科。
但文理之分虽然粗糙,却肯定是站得住脚的。前面这些说法不构成反驳,最多就是能让我们知道,当我们谈文理时,得注意一些复杂情况,特别是狭义的文理和广义的文理之间的区别。
那么,广义上的文理关键的区分点在哪呢?最简单的回答是,方法上是不是数学加实验观察;对象上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现象。相比对象,方法更重要。当我们用认知科学解释人的心灵,用量化分析来解读历史时,人类社会也就成了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对人、对社会的研究也自然科学化了。文理之分变得重要和清晰显然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带来的结果。文科几乎已经变成这样一个概念:还没法很好地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学问。
事实上,我们都不必扯那么远。因为国内的文理讨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记忆内核: 高中文理分班。一切光荣和屈辱都由此开始,伴随一生。
关于文理之辩,有两个常常被混在一起的主题:文科不行(不如理科)、文科生不行(不如理科生)。
关于后面这点,几乎没什么可争议的。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人选文还是选理不是从兴趣出发,而是从生计出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能力选理科的学生一般都会选理科。大部分选文科的学生与其说热爱文科,不如说就是没能力学理科;他们的文科素养乃至对文科的热爱可能还不一定胜过那些选理科的同学。(也许应该说“我们”,毕竟笔者也是文科生。)确实会有一些理科读得很好但出于兴趣选了文科的学生,但样本太小,几乎没有统计学意义。
关于文科不如理科,为文科辩护的人往往会说文科有如何伟大的价值,且往往会从理科的缺陷——粗略讲就是只懂真,不识善美——出发为文科辩护,似乎理科不行的地方文科自然就行了。这是一种很经不起推敲的论证。 文科诚然有价值,但肯定没很多文科生说的那么大,也确实没理科那么大。
简单讲,文理之辩的这两个主题没什么可讨论的,事实都挺清楚。那我们为什么会没完没了讨论这些问题呢?道理也不复杂。
和前面提到的性别、地域、大学排名等一样,文理之分也是一种身份划分:我是文科生,文科生是我的一层身份。于是,我们很容易放大自己,把关于两个群体的辩论扭曲为关于我和别人谁牛x的辩论,文科理科谁胜谁败关系到我的面子,一切反驳都源于这类动机:他是不是说到我了?按这意思,你岂不是看不起我?既然归根到底是为了面子,那自然会努力放大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无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而对方也会这么干。简言之,争胜的逻辑取代了说理的逻辑。(总的来说,在文理争辩中,理科生的观点更接近事实。这倒不见得是因为理科生更有逻辑,而是因为事实对理科生更有利。)于是自然没完没了,变成月经话题了。
面对这类话题,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和智识清明。 一个群体总体上不如另一个群体,不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个体都不如那个群体中的任何个体。不如多想想怎么提升自己,而不是在群体身份标签上大做文章。文科确实门槛低,上限——我指的是维特根斯坦这类人定义的上限——可能也不如理科。但 文科学问中有足够的空间供人施展聪明才智,学文科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智识上值得尊敬的人,千万别怕自己太聪明被文科耽误了,需要怕的永远只是自己还不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