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青史留名与家风传承

前情

第7集 新掘地见母:庄公的地道

青史留名与家风传承

沈小平

俚语有无毒不丈夫之说,鲁迅先生有无情未必真豪杰之言,那有着一世纵横捭阖的伟业和一段“囚母”又母子相认的佳话、成就了崇高历史地位和道德楷模的郑庄公倒底是“毒丈夫”,还是真豪杰呢?读罢《戏说上下五千年》之《庄公的地道》篇,对郑庄公的功过是非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其文韬武略一直以来被历史爱好者、特别是政治家们所津津乐道,被毛泽东认为是“最厉害”的人之一,称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 在他有勇有谋、有理有节的奋发努力下,把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弱小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富民强,率先在春秋初年崛起,对打破旧框架的束缚和藩篱,建立新秩序的活力和张力,深刻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观郑庄公一生,在他身上,完善地体现出韬光养晦不是软弱可欺、隐忍谦让不是委曲求全的政治抱负和智慧境界。

当年郑国所处的发展环境和生存条件并不理想,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它南有蛮楚、北有强晋、西有东周,均无法凭实力与之争锋。但在郑庄公几十年苦心经营下,通过尊王攘夷,讨伐不臣,拿鸡毛当令箭,群殴戎狄让其不敢来犯;结鲁盟齐,借强制弱,建立“铁三角”同盟;假命伐宋,号召列国,打得宋国一蹶不振;戒饬守臣,鲸吞蚕食,远交近攻,让许国变成郑国实际上的附属国;重农兴商,发展商品经济,持续提升国力;周郑交质,言不由衷,取得周郑互信;周郑交恶,繻葛之战,以“箭射王肩”击败周天子联军;礼贤下士,善于纳谏,得到各路人才的鼎力相助等一系列手段和谋略,借周、揽才、蓄力、御燕、侵陈、伐许、克息、御北戎,可谓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披靡、战绩显赫、风光无限。

到了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郑庄公居然能够召集齐、卫、宋等大国侯君会盟,俨然已是不是霸主的霸主了,可见他的号召力之大、影响力之深。由他开启发端的竞相发展国力、想一统江山的“宏伟构想”被后来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发扬弘大,纷纷成为一代霸主,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显著事件。他的策略、智谋、能力、思维和品格,给后来之人有不少的鼓舞和借鉴。郑庄公不愧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杰出政治家,能够青史留名,不是偶然的。

如果把群雄争霸、逐鹿中原、问鼎天下这些事比作吃螃蟹,郑庄公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春秋时期正是中国奴隶制度行将瓦解、封建制度蓬勃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也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郑庄公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对外勇于反抗觊觎之国,对内敢于平定萧墙之乱,可谓攘外安内两手抓。他继续执行先君“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的兴商重商国策,对百姓从事商业活动进行大力支持与保护,使得郑国呈现出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盛况,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的说法。在他的领导下,郑国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辉煌盛世,有效维护了诸侯国的利益和统一,起到了推动社会在变革中演化、融合的进步作用,为此后世将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并称为“郑三公”,在郑州树立塑像进行纪念。

那么,一个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人,为什么在功成名就后还要费尽心思,与想割他地、夺他位、害他命的人重归于好、相拥言欢呢?哪怕这个人是生他养他的母亲。

这与“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郑庄公信奉“多行不义必自毙”价值观、需要重拾 “以德治国”理念是分不开的。古语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指的就是礼义廉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说的也是“人如果没有德行,便不能立足于世。国家没有德行,便不能兴旺发达”的这个道理。

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作为前车之鉴的周厉王、周幽王、帝辛、少师等人,就是这样无德无情、祸国殃民的人。而郑庄公在历史上虽然贬褒不一,却独树一帜,让后人看到他既是一个坚决斗争的人、又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其“掘地见母”的行为与历代24个孝子的故事一样,成为铸造华夏子孙传承良好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郑庄公“掘地见母”的行为与其说是他不愿背骂名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他人性仁厚忠善的见证。

不到黄泉,绝不再见。听上去,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初中生,因为堵母亲“你真是个不省心的人,一点也不讨人喜欢”的气,一时冲动而说出的话。当他摔门而去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到这个家的时候,心里那种“无根”的空荡荡感觉,让他冷静下来后怎么也割裂不断血脉的天然联系。当他选择“原谅”母亲,像一个婴儿似的扑向母亲的怀抱时,实际上也就解放了自己的心灵,升华了自己的人格,那一刻,他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在《庄公的地道》中,当郑庄公听到后宫邓曼娘娘在说郑灭虢国后,晾晒缴获的一大堆腊肉战利品,便“一脸惆怅,一言不发,只是翻弄假山上黑如木炭的腊肉。”接着又若有所思、若有所失地说:“倘若母亲能吃上该多好,不知她现在的伙食怎样?胃口可好?”这个细节,暴露出郑庄公挂念母亲的善良本性。最后,他带领百官和腊肉,通过地道,去拜见武姜。母子“黄泉”相见之时,此情此境,百感交集,不禁双双抱头痛哭,郑庄公跪地大呼“母亲可好?是孩儿不孝,让您受苦了”,母亲武姜也是老泪纵横,俯身相扶,直呼“我的儿,你可来了,想死娘了”,最终母子俩和好如初。有了这个故事,也就有了一个后世用来形容快乐、幸福、和谐的成语——“其乐融融”。

可见,郑庒公开挖的不是一条简单的地道,而是用跪乳之心重新联通给了他生命的“脐带”。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医学家曾做过研究:分娩之痛在12个层级的痛感中排第一位,相当于碎了20根骨头,已经突破人类精神和肉体的承受极限,何况,还是难产?可见武姜生庒公时承受了多么大常人不能体会的痛苦,仅凭武姜咽苦吐甘的赐命之恩,就应该善待母亲,郑庄公领悟到了,就有了他“掘地见母”的感恩行为,这一点,成为郑庄公身上最耀眼的光辉,是他对人性中最令人感动的那部分东西的固守,是中华文明最本质、最本源的体现,得以流传千古。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的中华文明,有着牢不可破的内核和无艰不催的韧性。

放眼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个人仗着经济能力和话语权,自诩什么“超级大国”,拉帮结派大行污蔑、抹黑、造谣、离间之丑事,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的打压攻击靠勤劳、智慧致富的中国人民,丧心病狂地想剥夺中国人民过幸福生活的权利,真是螳螂挡车,不自量力。历史已经证明:靠恫吓、对抗、围堵等卑劣手段阻碍已是腾飞之势的大国、古国之崛起,逆历史规律而躁动的人,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遗臭万年。

傲慢等同于无知,偏见等同于愚昧。对治国理政者来说,有格局才能破危局、开新局;有释怀才能拓胸怀、展情怀。如果只有理国之才,却无安邦之德、恤民之心,那么这种人凭什么留名、留的什么名?不言而喻。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伟时代,留骂名还是留英名,传正风还是传歪风,是每一个人需要用行动去回答的。

刊发于2021.5.14《劳动时报》三版

(0)

相关推荐

  • 郑国史话五:一场一边倒的“兄弟之战”,战后还留下了两个成语

    郑庄公继位以来,他的母亲武姜与弟弟叔段一直在搞各种"小动作",不但跟他"骗"了一座"丰美之城",还分权.占地.秣马厉兵,准备图谋不轨.而庄公 ...

  • 郑庄公向母亲撂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来思念母亲,如何做的?

    "同样是你生的儿子,为何你要偏心老二?"郑庄公不服气地质问母亲武姜.只见武姜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对自己的大儿子郑庄公说:"我就是讨厌你,恨不得你死!为什么死得不是你,而是 ...

  • 郑公伐胡

    郑公伐胡 从前,在郑国西北面有一个小国家,叫胡国:郑武公时时觊觎着水草丰美的胡国,总想一口吞并它.可是,胡国人个个擅长骑马射箭,勇猛骠悍,而且始终严密警惕着郑国.因此,郑武公不敢轻举妄动. 怎么做呢? ...

  • 沈小平:用心理学赏析《戏说上下五千年》

    用 心 理 学 赏 析 < 戏 说 上 下 五 千 年 > 沈 小 平 作为一部优秀的.很接地气的历史系列文学作品,笑李飞叨的<戏说上下五千年>自2020年5月陆续在<劳 ...

  • 沈小平:一个自立自强的民族,一定生生不息

    前情 第46集 新睚眦必报:天狗食日 一 个 自 立 自 强 的 民 族 , 一 定 生 生 不 息 沈 小 平 睚眦必报,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思是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 ...

  • 沈小平:后现代历史学中的“史言”和“人说”

    后现代历史学中的史言和人说 沈小平 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出,关于如何"说"历史,各家一直众说纷纭,始终是史学界和文化界关注的话题.<史记>作为中国的第一部纪 ...

  • 沈小平:假商人的投机,让历史发生了什么……

    前情 第50集 新债台高筑:梦断 假商人的投资,让历史发生了什么 沈小平 两千多年前,一个独具慧眼或是别有所图的商人,散尽千金营救了一个叫子楚(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异人)的人,若干年后,商人凭所救之 ...

  • 沈小平:你的梦想,可能会改变社会和历史

    你的梦想,可能会改变社会和历史 沈小平 读了一部著作,或看了一篇文章,有一种强烈的情愫在心中涌动,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抑或是冲动,以比较理性或感性的笔触和视角有感而发,便是所谓激情式评论的由来吧! 这 ...

  • 沈小平:自律者远 自谦者强 自悟者慧

    自 律 者 远 自 谦 者 强 自 悟 者 慧 沈 小 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年中<劳动时报>原创说史栏目<戏说上下五千年>推出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良好反响和深度共鸣,仅1 ...

  • 沈小平:三评“笑李飞叨”

    墨守陈规或推陈出新 沈 小 平 作家是最容易.也最敢于晾晒自己灵魂的人. 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成为一名作家应该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梦想.作家是历史的解剖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社会的思考者.是精神的引领 ...

  • 沈小平:活着的秦始皇

    前情 第59集 新秦始皇统一天下:功成 活着的秦始皇 沈小平 有些人.有些事,简单到像一杯清水,晶莹透明.而有的人.有的事,却欲说还乱,历经千年沉封,仍然是众说纷纭.秦始皇便是这样的人,他的功过是非, ...

  • 沈小平:笑李飞叨,融媒体时代的生力军!

    融媒体时代的生力军 沈小平 我始终认为,在读书.看报.听戏的时候,带着学习的初衷读.带着思考的态度看.带着研品的愿望听,总会把书越读越薄,把报越看越厚,把戏越听越深.就如同一个厨师,把获取的精华食料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