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阅读让你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原标题:新经典文化书单 | 阅读让你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搜狐文化“带一本书去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也如约而至。在接下来的一周,你会看到二十余份世界读书日主题书单,每份书单由一家出版社旗下的五本好书组成。所有推荐书目都来自编辑部的严格遴选、精心翻阅或细读,也是各出版机构、品牌方和背后作者、译者、编者等人的诚意之作。如果你需要时间充电,给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一些仪式感,或者准备“升级打怪”,正在筹备通往未来的心灵成长计划,希望你愿意带上它。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确始终需要阅读,以抵抗日常生活的琐碎,填补内心虚空。尤其对于当代年轻人,既要积极进行自我建设,也要看清外部世界的复杂变化,而当现实经验不足以支撑这一切,文学前辈、天才作家们的故事,不可不谓一种参照、一剂药方。

本期书单,我们精选了由新经典出品的五本好书:《文城》《图书馆奇谈》《大地上的居所》《奈保尔家书》《马尔特手记》,带你了解作家的过去,找到他们笔下的青年困境及解决办法。

世界读书日,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可以跨越一切,让你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文城》

余华 著 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作家余华上一次写长篇小说,还是八年前让众多读者表示“失望”的《第七天》,这使得最新出版的这部《文城》,实在难逃被拿来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巅峰时期作品对比的命运。

总体来说,《文城》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青年的爱与恨、信与义、命运与选择。故事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北方男孩林祥福与南方女孩小美相遇、相爱并结婚,但小美在诞下女儿后擅自离开,两人再无联络。林祥福于是开启了漫长的“文城”之旅,他背着女儿一路南下,最终在江南溪镇定居生活,经历了时局动荡和家族事业的变迁,却终其一生没能找到那座“文城”。

有人说余华早年作为牙医最能直接观察、触碰到痛感,因而对身体和精神痛苦的刻画具有优势。而如果不讨论写法,仅聚焦于“寻找文城”这一主题,故事也留给了处于困境中的青年人广阔的思考空间——它至少可以对应我们在现实中的反复求索和不断扑空。既然如此,终其一生寻找一座并不存在的文城,还有什么意义?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用余华在《文城》中的话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图书馆奇谈》

[日] 村上春树 著 施小炜 译 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图书馆奇谈》是村上春树笔下一个充满暗黑色彩的短篇小说。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好学生”,为了研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税方式,来到图书馆借书,却被老人引诱并囚禁在地下阅览室,回家的条件是必须背下借来的三本书。但看守的羊男告诉他,这一切都是骗局,当他的头脑装满知识,老人就会吸干他的脑浆。几经周折,少年最终在羊男、少女的帮助下逃出了地下迷宫。

这是一部隐喻之作:图书馆和老人象征着填鸭式教育、教条,羊男像另一个世界里怯懦的自己,追随少女,就是追随那一缕追逐美好的勇气。而乖顺、听话的少年,还是甩掉了那双“不合脚的皮鞋”,也就扔掉了现实里绑在自己身上的一部分:童年阴影、亲情枷锁、威权的压迫……类似的意象与现实镜像密密麻麻,它们后来还不断地出现在村上的小说世界里,彼此形成互文。

“一切都是虚构,但同时我把一切都烙上了自己的经验”,写这个故事时,村上还是文坛新人,《且听风吟》的成功让他不得不把注意力从酒馆生意转向全职写作,彼时的心情正好经由少年说出口:“迷魂阵的问题点,在于你若不走到尽头,就不会知道那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当你走到底,发现是错的时候,却已经太迟了。”好在都没错,结局从开始奋力奔跑那一刻便注定了。

《大地上的居所》

[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 著 梅清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20年11月

聂鲁达,于多数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生于智利,写过《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大地上的居所》收录了他于1925年-1935年间创作的诗,这一时期,他以青年外交官的身份游走于缅甸、新加坡、印度等东方国家,亲眼见证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自己身心漂泊、前途茫然、理想受挫,正处于一段难捱的时光。

这时他尚未因成名,诗歌里藏着的也并非那些纷纷的情欲,而是深陷于日常琐事和内心世界不可自拔——抛开被外部环境打乱的内心秩序,大抵与当代青年性情相投,擅长悲观、忧与“丧”。细读下来,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工作时的状态是“我悄无声息地工作,围着自己转圈”,而个体平凡如“各行各业的一小部分,受尽屈辱被抛弃的人”,“蝴蝶般的年轻人,纯粹的年轻人,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永远自由。”

但无论如何,如孤鸟面对广袤天空的时光终会过去,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安置内心的脆弱、敏感。对诗人而言,诗歌可能就是这个容器,而对我们来说,诗歌的容器——书籍也可视为心灵居所。就像后来的聂鲁达,他一度站上诗歌的最高点,还记得回头对我们说:“没有冲不破的孤独。”

《奈保尔家书》

[英] V.S.奈保尔 著 冯舒奕/吴晟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3月

混血儿、婆罗门种姓、印裔英国作家,是奈保尔特殊的身份符码。追根溯源,印度这个广袤深沉的第三世界国家构筑了他的写作系统,而理念、风格、题材和情感之所系则要追溯至原生家庭:老奈保尔出身低微,职业是报社编辑,他曾长期携一家人寄居在妻子的娘家,因此也经常受亲邻欺辱;奈保尔考上英国牛津后,十分排斥骨子里的印度基因,却发现自己心系根脉,也有一肚子迷惘、痛苦想向父亲倾诉。

这本《奈保尔家书》厚达35万字,不仅见证了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两个文艺工作者对等的精神交流内容。有时两人会探讨文学,父亲对毛姆的偏爱甚至一度影响了奈保尔早期的写作;有时他们相互鼓励,父亲会告诉奈保尔“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而奈保尔督促父亲“一周写一个短篇”;他们当然也会提到钱,可是这种“家贫百事哀”,丝毫不影响他们积极人生的态度。

或许对国内读者来说,家书就是傅雷对傅聪、梁启超向子女们的谆谆教诲,但《奈保尔家书》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下的家庭教育范本。我们或许也能从中获知,原来窘迫、痛苦、挣扎是平凡生活里的常态,但只要有爱的目光在背后凝视,离群的鸟也会看见海阔天空。

《马尔特手记》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曹元勇 译 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马尔特手记》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自传性笔记小说。故事的主角马尔特出生于丹麦一个落魄的贵族家庭,青年时代独自在巴黎漂泊。他喜欢观察这座城市里的生命百态,如马路上的行人、公园里的流浪汉、医院里的病患、周围的邻居;他有孤独悲切的童年,见证祖父母、父亲相继离世后,时而流露出感于生命萧条的态度:“人们来这儿是为了活,我倒是认为,会在这儿死”;他还纵读历史,试图从诗人、女神、沙皇的故事中找到未来的解法……

相比于这样一本小说,或许里尔克的诗更具盛名,但小说也可被视为一个理解诗人的补充视角。马尔特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作者自己,他21岁就离开了家乡,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每一份观察、游历、创作都彰显出天才的孤独,如书里所写的:“一个人,没有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同伴;一个人,带着一只衣箱和一箱子书,浪迹天涯。”很难说这样的自我剖析会对生命经验鲜少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至少我们都可以知道,没有一种理想、一份信念会因为“早熟”而“早夭”,历史上许许多多个文艺青年的觉醒,都是从20岁开始的,你我也能。

出版品牌:新经典文化是一家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企业,先后与1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作家建立合作关系,期间推出4000多部作品,拥有2亿人次以上的读者。新经典始终怀揣“更高飞翔、更宽视野、更完美自由体验”这一文化理想,致力于成为国际内容行业的领先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