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兰亭序》的生日。
上巳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在彻底告别寒冬,迎来春暖之时。在古时,这一天有隆重的仪式:人们结伴到水边沐浴,以洗去上一年的污垢,求得祥福。从殷商开始,这日子就充满欢愉和热情。广袤天地里,从帝王将相到农夫村妇,在这一年年轮回的仪式中,沐浴,踏青,喝酒,玩乐。1668年前的今天,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相聚在浙江会稽山的兰亭水边。天气清朗,惠风和畅,清流映照着树与竹,大家写诗喝酒,怡然也自得,王羲之看着这世界,心有所感,提笔作了《兰亭序》,被后世引为“天下第一行书”。文章中,王羲之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说后世的我们,在看到这篇文字时,会与他有着同样的感触。
它是天下第一行书
向右滑动,浏览整本《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宋代的米芾称它是“天下行书第一帖”。
《兰亭序》的字很妙,内容也很好,关于缤纷的时间和流转的生命。许多年过去了,那本兰亭诗集已少有人阅读,可是这序,却被一代代人,临写着,阅读着,深爱着。
▼
1 | 他们为什么相聚?
“修禊事也”。
修禊(xì)是阳春三月,在水边沐浴,洗去冬之尘垢,迎接春天。古人没有方便的沐浴条件,一个冬季的尘垢可能会引发疾病,所以春来时,结伴去水边修禊。他们相信,这样会消灾祈福,祛除病患,求得一年康安。最早的修禊从殷朝开始,人们相约洛水,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由女巫带领,去河边用香草沐浴。到了王羲之时的魏晋,文人学士创造了另一套娱乐活动,找一条蜿蜒河水,河上漂浮着酒觞,一起一伏,顺流而下,众人伸臂取之饮之,十分畅快。修禊这件事,也因着《兰亭序》的流传,令人神往。此后也有过一些关于修禊事的记录,比如清初王士祯扬州虹桥修禊,《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修禊,但都没有这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成为历代文人的心头好。
2 | 在哪里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据《晋书》记载,王羲之的官名是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古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喜欢用他的出生地,所以当时的人也称王羲之“王会稽”,但更喜欢用他的官衔,“右军”这个称呼在史籍中的记载更多些。会稽山阴之兰亭,就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兰亭镇兰渚山下。兰亭地名的起源,据说是春秋越王勾践曾在这里种植兰花,到了汉代立驿亭,就叫兰亭。兰花并不好种,喜阴,喜湿润,要土地肥沃,空气流通。在《兰亭序》里有“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句子,就好理解了。也有史料把山阴解释为一个地名,但都是指同一个地方。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并不是东晋的原址。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探究过此事,他是南北朝的地理学家,最喜游历,尤喜考察河道沟渠。到了兰亭这里,他发现东晋兰亭因为湖水流经兰渚山,兰亭迁移,古兰亭基座还在,但亭宇已经毁坏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兰亭的位置变化。到了南宋,随着水道变迁,旧亭连基座也湮灭了。晚明的张岱一想起兰亭旧址遍寻不见,就唏嘘,他在《古兰亭辩》里说:余谓兰亭古迹埋没千年,一如兰亭真本,辩才死守,什袭藏之,不许人见。后被萧翼赚出,走至半途,袖中偷看,遍地开花。现存的兰亭,明朝迁移到绍兴西南部,离城约十三公里,后来康熙皇帝御笔“兰亭”勒石,然后根据郦道元《水经注》里的描述盖了亭子,不过不是在水中,也不能极高尽眺。再后来,嘉庆三年重修了曲水流觞处,右军祠,到了民国又有增建。
3 | 公元353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公元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结束了此前国内的互相征伐。公元353年,古罗马废除了陪审团制度。在古罗马的共和宪制时期,刑事诉讼出现了独立陪审团,陪审团的名单来自市民,被指控者可以自己挑选陪审团成员,有时候他们比裁判官的权力还要大。公元353年,正值中国历史上没有大一统的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冷兵器时代的南北战争连年不断。这一年春天,中国北方前燕与前秦互相攻伐,一次战争下来,有一万两千人被斩下首级,河北山西都不平静,有的拥兵自立为王,有的起兵造反,中国的东南角,今天的越南也是屡屡叛乱。一直到夏天,关中各路诸侯都在起兵反前秦,前秦自己也在内乱。秋天的时候,王羲之的上司殷浩不听他苦劝,非要率兵七万征讨前秦,大败。公元353年是乱世,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春天的水边。
4 | 他们在场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彼时他五十岁,很受欢迎,在朝在野的官员文人僧侣道士都喜欢和他往来。跟《红楼梦》四大家族一样,东晋也有四大家族,王谢桓庾,又以王、谢两家为最。王羲之家族在他的叔叔王导当政时,权势达到巅峰,谢家则是谢安当政时到达巅峰。
👇
谢安,那年33岁。
史称“江左风流宰相”,“中国历史上有胆识有雅量的大政治家”。还未出仕的谢安很有范儿,他穿啥用啥,崇拜者都会争先恐后买同款。有位朋友的5万把蒲葵扇卖不出去,谢安借来一把,上街一走便大卖了。
他有轻微鼻炎,吟诗时会有鼻音。文艺青年们为了模仿他,吟诗也故意捂着鼻子。苏轼后来调侃道:有客高吟擁鼻。
👨🎨
孙绰,那年39岁。
他文采好。当时的士族名流比如桓温、殷浩、庾亮这些人的墓志铭,生前就邀请必须由他来写。晋朝的词赋是很有代表性的,他的《天台山赋》在晋赋里又极为有名。
他自己也颇得意,写完拿到朋友那里,对人家说:你掷地试试,有金石声呢。这是魏晋人的自信与得意。
👨🎓
支道林,那一年也39岁。
东晋高僧,精通佛法,天资聪颖,《世说新语》里收录了几则他的故事。初入京城,刚打进谈玄说道的名士圈,便很受当时大名士王濛看重。王濛说他“参悟玄理的功力,比王弼毫不逊色”。当时人很遗憾卫玠死后精神气再也无人能比,名士们一见他便叹道:“真如重见卫氏。”
🙆♂️
卫玠、王弼,都是魏晋玄谈领袖,王弼作注的《道德经》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读本。除了大朋友,还有小朋友: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王丰之、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王献之这些子侄辈。当时的“大令”,后来与父亲并称“二王”的王献之才九岁。
四十二人就着流觞曲水,擅长作诗的就自饮几杯多做几首,比如王羲之与谢安,还有十几位每人一首,余下的十六位奉献了句子,难得天气好,浮生一日闲。
聚会结束一统计,有二十六人共作三十七首,《兰亭诗集》好似一册高质量的畅销书。好书有序,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绢纸鼠须笔作了一篇,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是为《兰亭序》。
酒醒后,他自己反复看,也觉得实在太好,以后的日子里想再找当天的感觉,反复多次写,却再也没有当时那么好了。
5 | 曲水流觞是标配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修禊要在水边进行。流觞曲水是为诗文助兴的,众人分坐在曲水旁,借着婉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任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饮酒赋诗。流是流水,觞是酒具,又叫羽觞,名字好听。现存故宫博物院的西汉羽觞,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跟羽觞有关的诗句也很美。比如,张衡《西京赋》里说“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汉朝班婕妤,她的《自悼赋》里有一句,“酌羽觞兮消忧”。还有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文》,“飞羽觞而醉月”,忧郁又豪迈。
6 | 他感到
① 天气这么好,人间好值得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是宇宙浩大,低头见万物繁盛,人在其间,游目骋怀。可以入眼,触手,听闻,尝嗅,以五感感受这世界的许多妙处,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
/
② 过客,要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这俯仰一世,我们对待生命的方式各有不同,万千趣味,动静殊异,有的人于斗室中悟道,有的人因心有所托而形骸不羁,终究都是胸中的情感需要抒怀,要以一事一物令人有所寄托。
但在有限的时光中,一切都是暂得,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是只此一生,不会再来。不论持有什么,我们都只是在一小段时间中与他们共度,要知道珍惜,且高高兴兴地相处啊。真正了解了这个,便能活在当下而有所满足,甚至忘记会老这件事。但随着时间往前走,我们的认知和感受会有不同,情感会变化,热情会倦乏,俯仰之间,在意和不在意的一切,都成为过去,又不免会引发感慨伤怀,生命始终在垂落和新生间更迭,生死对什么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它留不住,也令人觉得伤痛。
/
③ 朋友,我们都一样
每每看过去的人对于生死这件事发表的感想,总会遇见那些契合的想法,于是对着他们留下的文字慨叹,那心情难以言喻。
庄子说,生死如一,活得与彭祖一样长,与短得如早夭者,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必然是清楚的,人多渺小,人生多短暂,我们都处在这自然不断的循环中,长生不老也是妄念。就在这样的更迭时光中,后来的人看到我们此刻的留存和感悟,彼时的他们也将生出感慨吧,想来就好像此刻的我们看着过去人的感慨而感慨一样。我将这次聚会里所作的诗文和作者,收录和记述到这儿,虽然世事总在变化,一朝有一朝的模样,但人的情感从来共通,面对这生命之途与变化万千,我们所有拥有的感触是一样的。所以,后来的你们,看到这篇文章,应该也与我有着相印的心境吧。
7 | 王先生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生卒| 公元303年~361年,享年58岁,生活在东晋时期。
|家族| 西晋望族琅琊王氏之后,《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讲就是其先祖王祥和继母的真实故事。祖父尚书郎,父亲淮南太守,都喜欢书法。
两位伯父在历史上也极为出名,王导王敦,官拜司徒、大将军,权倾一时,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他们也擅书法。
|师从| 早年间学习卫夫人,长大后游名山大川,学习古人碑刻,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桂冠| “书圣”这个称号,中国历史上只有他一人。
|贡献| 在两周秦汉金文篆隶章草的书法古风笼罩下,以一手优雅的、舒卷自如的行草书,把古法的草和新体的楷作了一次千古未有之融合,形成了魏晋行札书的体式。在三千年的书法史上,这种体式位居顶峰。
|父子| 王羲之共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七子“大令”王献之和父亲并称“二王”,成为中国书法史的两个高峰。
“尽兴而归,何必见戴”这个典故发生在五子王徽之身上,他的潇洒恣意和任性快活,是魏晋风度的代表。
|作品| 代表作主要是行书草书,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帖》《奉橘帖》《行穰帖》等。
|传记| 正传记录在《晋书·王羲之传》中,逸闻趣事在《世说新语》里。
|粉丝| 从唐太宗、武则天、乾隆皇帝到各类文人,以及此刻的我们,都追慕他,学习他。拜服他的书法家不胜枚举,比如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杨凝式、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等。
|爱好| 超级喜爱大白鹅,“羲之观鹅”这个题材的绘画作品很多。
|副产品| 成语“入木三分”“坦腹东床”“东床快婿”的主人。
《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明代 钱选
那场醉,古画里是这样的
历代文人画师都喜欢将兰亭故事入画,以山林幽谷为背景,古木修竹不可少,画面中心是一条清澈宛转的溪流,两边坐着王羲之和他的宾客,上巳修禊、曲水流觞,千古文人兰亭梦。
《兰亭序书画卷》局部 明代 文徵明&祝允明
《兰亭修禊图》 局部 明代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 局部 明代 钱榖
他们临的《兰亭序》
林曦老师临写兰亭
真本被唐太宗殉葬昭陵,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分为墨本和刻本。墨本是指摹本和临写本。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唐人复制就是双勾填墨叫摹本,最接近原帖,但也特别费功夫,一次只能一件。唐太宗因为太喜欢《兰亭序》了,就命冯承素等五六位书法高手做了摹本若干,赐给太子,王公大臣。
今天看到的墨本,有这样七种:冯承素本(神龙本、唐摹本),虞世南本(天历本、张金界奴本),褚遂良本,黄绢领字从山本,陆继善摹本,陈金监本,赵孟頫临褚遂良摹禊帖。
唐·冯承素摹本
唐·褚遂良临本
唐·虞世南临本
传世兰亭中,大量的是刻本。有一个叫“落水兰亭本”,定武本《兰亭序》有五字(湍、流、带、右、天)损本和五字未损本之别,五字未损本最为珍贵。南宋时期,五字未损本为姜夔所得。后辗转被赵孟坚以五千金高价购得。
赵孟坚是赵孟頫的堂兄,擅诗书画。赵孟坚买到定武本,非常高兴,连夜乘船回家。途中到吴兴灵溪的升山脚下,船被大风吹翻,行李衣物全部浸在水中了。赵孟坚什么都不顾,站在水中大呼:《兰亭》在否?船夫也顾不得抢救行李衣物,下水抢出兰亭。抢出兰亭。他全身湿透,站在水中举着书,说:《兰亭》还在这儿,别的就无所谓啦!
林曦老师临写的《兰亭序》
我们喜欢的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有一集也讲了《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