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玲| 母亲的格局
文|马雪玲(青海)
一直以来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农家妇女,把我们拉扯大,又帮我们带带孩子,其余的时间则是忙碌着家里的琐碎事,一年又一年,没有太多变化,更没有什么惊奇,所以在我的心目中,我甚至觉得母亲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且无知。
时间能改变一切,也能证明一切,现在看来我的自认为是错的,我自以为很了解的母亲,却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格局。父亲在世时,母亲就像秧苗,不管外面风雨有多大,她在父亲营造的温暖港湾中过着一个家庭妇女的小日子,早起给孩子们做早饭、收拾家然后做好中午饭在门口张望着孩子们回家,那时的母亲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样将洋芋做出更多的花样、怎样将孩子因调皮摔烂的裤子缝的好看一点,家里倍增的开支、孩子们长大的烦恼,似乎与母亲没有关系,她也从来不会鼓劲,不会说一些让孩子们进步创新的话语。
美好的事物总是很短暂,父亲在一场车祸中悄然的离开了我们,家中的一切没有了生机,不懂世事的我们,在父亲离开的日子也开始担心,未完成的学业、家中的负担,还有弱小无比的母亲,母亲像受伤的小绵羊,眼里满满的惊慌,我想此时的母亲是惊慌不定,毫无头绪的,在大病一场后,在我担心母亲会跌倒时,奇迹发生了,母亲先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大姐回单位上班,然后又安排我和正在上学的妹妹尽快回学校。自此,我又回到了学校,母亲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给我,问我学校的事情,鼓励我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走出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我知道母亲比我们更需要安慰和陪伴。放假的时候,我和妹妹一直陪着母亲,我发现母亲变了,她的格局不光是让我们吃好喝好了,她开始给我们说邻里关系、人生目标,虽然都是很朴实的语言,但是蕴含的道理却不容拒绝。开学的时候,因为要交学费,我知道家里拿不出来那么多钱,第一次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母亲知道后很生气,她说她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们姐妹几个不该像她,应该像爸爸,爸爸是小学教师,母亲的眼里父亲是文化人,父亲能讲道理,放弃学业就是放弃了让我成为文化人的机会,开学时,母亲凑齐了学费,还第一次亲自去学校送我,大学在母亲眼里更像一座城市,每每说起来,她总是很自豪。我们毕业结婚生子,母亲就像在完成一场接力赛,各种忙碌着。那年大姐病了,在省城住院,因为住院时间长,我们姊妹几个轮流去医院照看,后来确实腾不开时间,在家的母亲很是着急,有天下午大姐突然打电话告诉我,母亲一个人去了医院,从我们居住的县城到省城需要坐动车,动车站到医院要坐公交车,母亲一个人是怎么去的呀,后来才知道母亲拜托别人买了动车票,到省城后不会坐公交,就一边问路人一边走步行去了医院,用母亲的话说,孩子们需要我,我应该为孩子们分忧。朴素的语言,没有大道理,但是母亲一下子从秧苗变成了一颗大树,为我们遮阳。
现在的日子,母亲身边时常有几个小孙子陪伴着,她一直要求孩子们爱学习,而她自己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她说只有都好书,才能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