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七)
在淋巴结的诸多超声征象中,结构(architecture)是进行诊断和鉴别的重要一环。短径大于5mm的正常淋巴结,以及多数的反应性增大的淋巴结,一般呈典型的灰阶表现:中心部为类似于肾窦的强回声,周围为一薄层均匀的低回声。习惯上,把中心部的强回声,称为 “hyperechoic hilum”,即强回声淋巴门,它主要包含副皮质区的淋巴窦、髓质的髓窦和髓索,出入淋巴结的血管,以及脂肪成分,上述细小结构产生大量反射界面而呈强回声,浅层皮质内的细胞和滤泡则呈现比较均匀的低回声(图1,2)。
图1 腹股沟正常结构淋巴结
图2 腮腺边缘正常结构淋巴结
组织学或解剖学上的淋巴门主要指血管出入和淋巴液流出的位置。和灰阶超声上的echoic hilum并不完全对等。有时候超声可显示低回声的缺损处,可认为是该“门”,如下图。由于声束角度的原因,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都能显示这个门的位置。
图3 正常结构淋巴结。箭头所指相当于解剖学上的淋巴门位置。
恶性淋巴结,不论是转移淋巴结还是淋巴瘤,肿瘤组织可以破坏和取代正常结构,使得 echoic hilum 消失,受累淋巴结可整体呈现均匀的低回声(转移淋巴结),或前面讲到过的不均匀网状低回声及极低回声(以淋巴瘤最常见)。而反应性淋巴结,由于通常只是淋巴结肿大而结构没有破坏,则可保留正常的结构。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强回声的门结构的存在与否,曾是超声医生判断良、恶性淋巴结的重要依据,此类研究诞生过大量文献。整体来说,这个结论是有参考价值的,但实际上由于淋巴结病变的病种非常之多,加上人体身上淋巴结又很多(约450-500个),即使是同一种病,受累的次序有先后、程度有大小,以及病程的长短也有别,因而假阳性和假阴性都存在,不应过于依赖这一征象。也就说,门结构的存在,不见得就是良性,门结构的消失,也不见得就是恶性。不应以门结构存在(presence of echoic hilum)和“淋巴结结构正常”划上等号,后者应该设定更加严苛的条件:门结构的厚度应该大于短径测值的50%,且低回声的皮质厚度均匀时,才可描述为“正常结构”,基本可除外恶性。上图(图1,2,3)均属此类。若我们将符合这一条件的淋巴结挑选出来,则可为减少过度干预贡献一分。
除此以外,在恶性淋巴结中,部分病灶仍可不同程度地残存门结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 在淋巴瘤病灶中,那些发现早、病程短的病例,或生长缓慢、低级别(low grade)的病例,可残存强回声的门结构(图4)。
图4 霍奇金淋巴瘤,示强回声门结构“尚存”
图4病例来自是2000年4月,鉴于16年前的仪器分辨率所限,病灶整体上呈极低回声而未显示网状结构(见本讲座第一期)。残存的强回声淋巴门虽细若游丝但仍清晰可见。此类不应鲁莽描述为结构正常而延误诊断。可以想象,若假以时日不去干预,残存的这点门结构终会被肿瘤细胞取代而完全消失。
2 位于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胸腹部肿瘤来源占多数),门结构残存的很罕见。换句话说,若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等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但乳腺癌患者的腋下转移淋巴结,门结构残存的并不罕见。但后者与正常结构的淋巴结相比仍有明显不同,最典型的一种表现是低回声的“皮质”局部偏心性增厚(eccentrical or asymmetrical thickened cortex:定义为一侧皮质厚度是另一侧的2倍以上),如下图(图5),这里局部增厚的“皮质”实际上已经是肿瘤组织,显然,穿刺活检时,进针取材应该是“皮质”增厚处。
图5 乳腺转移淋巴结(腋下)(图引自EuropeanJournal of Radiology 58 (2006) 345–359)。
图5可见,该淋巴结中强回声的门结构的范围并未减少,也就是说深层皮质(副皮质区)和髓质好像并未被肿瘤组织破坏,或破坏很少,但肿瘤已经“进入”(colonize)浅层皮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要从转移淋巴结和淋巴瘤不同的生长方式说起。
图6 转移淋巴结的生长示意图(JUltrasound Med 21:403–408, 2002)
上图阐释的是转移淋巴结的生长方式,类圆形深黑色代表淋巴结内正常滤泡,包膜下灰色区代表肿瘤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先从外部,通过输入淋巴管(afferentlymphatic vessels)入侵,首先占领边缘窦区(marginalsinus),同时,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factors),后者刺激产生新生滋养血管(黑箭头),随后,无论是肿瘤组织还是新生血管,均通过由外向内,即向心性方式(centripetal fashion)扩大地盘,最后整体破坏原有的结构。根据这一发现,可推测,在颈部的转移淋巴结中,我们超声检查时更多发现的是其结构已经被完全破坏的淋巴结,而乳腺癌转移至腋下的淋巴结中,有一部分由于刚被累及,常可看到淋巴门结构,或局部侵犯导致一侧浅层“皮质”区明显增厚,这里的“皮质”已经是入侵的肿瘤细胞(图5)。这也不难理解,在向心性的进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的无序生长,会出现强回声淋巴门局部凹陷缺损的征象(图7)。这也是诸多文献中常报道的,来源于乳腺癌的腋下转移淋巴结的征象。
图7 腋下转移淋巴结,可见强回声淋巴门局部凹陷缺损(European Journal ofRadiology 58 (2006) 345–359)
与此相反,淋巴瘤的生长常是“由内而外”。从中央区以离心性方式蔓延,直至破坏整个淋巴结(图8)。
图8 淋巴瘤生长方式示意图(JUltrasound Med 21:403–408, 2002)
图8中灰色区是首先生成的肿瘤组织,相当于原先淋巴滤泡的位置。箭头代表新生的肿瘤血管呈离心性分布。原有的血管早期可保留,后期消失。因此淋巴瘤很少见到局部“皮质”增厚,最常见的两种征象,一是中央区残存部分淋巴门,二是整个淋巴结呈极低回声或网状回声。而淋巴门的边缘,常呈不规整的锯齿状,或虫噬样改变。
好比一个苹果,有些是由外而内烂掉,有的从内部开始,切开后才发现心里烂了。前者相当于转移淋巴结,后者相当于淋巴瘤。当然,殊途而同归,发展到后期,恶性淋巴结的共同表现是整个淋巴结结构完全消失。
图 9 淋巴瘤病灶内残存的门结构(箭头)
良性淋巴结中,由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反应性肿大,一般具有强回声的淋巴门,且形态规则,厚度大于短径的50%,诊断的把握比较大(图10)。此类淋巴结常见于如外伤、静脉插管、血栓压迫、创口积液刺激等。
图10 典型的腹股沟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但感染性淋巴结炎,灰阶征象就比较复杂。一部分也可呈类似上例表现。也有些则表现为淋巴门结构比例减少、淋巴门回声减低、甚至完全消失。浅层皮质区迅速水肿时,可使强回声淋巴门的厚度比例减小。要说明的是,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所致传单淋巴结炎)可使淋巴结内副皮质区淋巴窦(lymphatic sinus)不同程度的扩张,致使在灰阶超声上,门结构内反射界面减少,呈现淋巴门内的回声减低区(图11)。
图11 传单淋巴结炎,箭头示淋巴门内回声减低区,病理示淋巴窦扩张
(X.S.Fu et al. / Clinical Radiology 2014,69 :239-245)。淋巴结核由于常发生液化坏死,淋巴门回声减低甚至消失的就更常见了。
由汉赛巴通体小杆菌引起的猫爪病淋巴结炎,可由于化脓性病变导致淋巴门结构消失,该类淋巴结抽出脓液培养可以确诊(图12)。
图12 猫抓病,胸锁乳突肌后方淋巴结化脓性炎,门结构消失。
另外,菊池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和木村病导致的肉芽肿性淋巴结炎也可使淋巴门结构消失。上述少见病要结合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抗体、嗜酸性细胞等做出可能的推断。
考虑到淋巴门回声的病理基础,及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不能简单以有/无淋巴门回声判断良、恶性。整体来说,淋巴瘤病例残存部分淋巴门的病例常见;转移淋巴结处腋下来自乳腺癌以外,颈部转移淋巴结很罕见残余淋巴门的病灶。而多数淋巴结良性反应性增生都有正常结构的淋巴门。对于诸如传单、菊池病、猫爪病淋巴结炎等特殊病例,诊断确实有挑战性,这时,门血流的寻找,就对鉴别诊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很多良性淋巴结炎中,灰阶超声淋巴门的消失,并不意味者淋巴结原有的门血流的消失,后者的提示意义,要大于前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