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有好恶

管理者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很有可能会成为下属工作的风向标,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自《战国策·齐策三》。意思是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是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此对于生活与学习中交往是一句不错的建议。但是对于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管理者好恶往往会让企业走向一个不良的发展或相背的企业文化,出现了无能者春风得意,有能者看不到希望而让企业失去人才的可能。

多年前,我曾工作过的一家企业就曾出现过混水摸鱼,滥竽充数的情况,导致企业举步为艰,成本增加利润受影响的情况。企业老总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也是一位十足的工作狂,在他的工作时间影响下,中高层管理者工作时间每天最少在12小时左右,而且此老总经常隔减差五的深夜或零晨到企业巡视一圈。而在一次开会中,老总还特别表扬一名工序主管,说他在深夜巡厂时看到该主管也回到厂里,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管理者。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企业的管理团队领会错误的信息,瞬间模仿,无论是否有工作需求,周末或深夜及零晨,回到厂里人上班的人愈来愈多,由于当时是打卡制(打卡后可以计加班),所以一时间巍然成风。出现有人努力工作,有人假装工作的局面,固定成本自然而上升。

那么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呢?

一是凡事依企业最终目标为综旨

即作为一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任何时候都要依企业最终的利益为导向,即在管理过程是不依过程为热点与焦点及观注点,而是依最终结果来论绩效。企业管理过程中不过多参与,尽量少发表个人的观点,而是作为一名傍观者来观看,即当整个团队意见未完全达到一致前,不表决不发表个人看法,当结果基本达成一致出来时适当的点评或建议,少参杂个人的情绪与内心的好恶。做一位站在高山之巅的管理者与决策者,不做新时代的诸葛亮(诸葛亮大小政事必躬亲,所谓的三条锦囊妙计是让三国蜀国失败的原因祸源,因为人人都是无脑的人,国家强盛何来)。

二是与管理团队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性化管理是当今企业比较推崇的管理模式,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人性化管理适用于基层人员,不适用于对管理团队的管理。与管理团队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让自已更多了一份清醒,不至于在关键时刻站错队伍,因为人一旦距离很近,日久生情,感情的因素总是多多少少影响个人的判断而难依取舍,让自已在关键时难以清醒,决定时的天平发生偏转而出现质的影响,并影响到整个团队与企业。

三是会议上的团队争吵要装疯卖傻

往往企业会议上总会出现因一个方案或一个建议的提出而引出争吵,此刻大家都是从自身角度去看问题,争吵是为了达成意见的一致。在过程中往往会有一方想让你做出利于他的说法,此刻你就需要装疯卖傻,不支持任何一方,找个理由接电话离开会议片刻,亦或是让大家认为你身在会议室其实是你在做其它工作而不能打扰。因为在管理团队中,有的人善于说,有的人在争论过程中表达会有欠缺,如果你偏向哪一方对后续团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而且未必是善于说的人是对的。但是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大多数管理者因为有好恶心,就会倾向于口才表达较好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EQ较高的,这类人察言观色的能力是略高于一般人,他们是现代的和坤,他们会千方百计取悦于管理者,并让管理者感到是企业忠心耿耿的下属,也会出现有一些没有能力的人靠一张嘴而在高居殿堂,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文化就会出现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势必受到阻碍。

四是用好激励制度

引导团队保持较好的发展,确保企业较好的成长,用好激励制度是最好的举措之一。此做法会让一切管理过程中的猜意或过往错误得以引导而得到修正。既对于工作表现较好与绩效较好的,无论此管理者是什么样的人,是否与你有较好的沟通与交往都放置一边,只要绩效好就给于激励,无论是薪资还是其它,让团队管理者意识到只有好的结果才会有好的发展。也让部份默默付出的管理者更加努力,不会有其它负面的想法。

五是杜绝裙带关系

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理好裙带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决不任人为亲,一律平等对待。这里所说的裙带关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说法,还包括与你有同样喜好的人。对任何人的评判都是一个标准而不参杂感情因素。关键岗位尽量不用有裙带关系的人,即便是有也需要有监督者,即得到监督者认可才决定。

六是勇于面对谏言者

企业中不缺少魏征,针对相悖的说辞与建议,应该审时度势聆听一些。因为只有敢于指证高层管理者一些不足的管理人或进谏人,敢于从反向来说出自已看法或意见的做法,才是利于整个团队良性成长的,才能让团队更加优秀。一味的奉承做一个好好先生,你要说NO。

既要学习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也要做千古一帝--李世民,学习李世民的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接受犯颜直谏的人。

总得来说,作为一位企业管理者,需要清楚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员工无能,其实是领导不行,因此作为一位企业管理高层,需要从更高的纬度,更高的眼光来管理企业,时刻用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推动团队的成长,管理过程中不参杂个人好恶,始终有一把尺在心中。

作者/咨诹善道

张培泉,深圳南商学院法国ISTEC 高等院校DBA在读,工商管理硕士,国家特级职业经理人,中级经济师,澳城大校友会副会长。从事管理工作已有23年,现就职于美资企业。微信号:pqzhang1688

本文刊登于世界经理人网站

(www.ceconline.com)

世界经理人微信矩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