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病变从肾论治(皖南医学院附院.李传方)

脑者,“清灵”之府,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目之能视,口之能言,耳之能听,手之能握,足之能步,神思为之敏捷,肢体百骸为之活动自如。然脑为聚髓处,非生髓处,髓之本源,乃由肾精赖肾阳温养化合而成,沿督脉上升而贯于脑。故《内经》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督脉贯脊属肾,通髓达脑,其经气贯注上下,朝会十二经脉,总督一身之阳,脊者,上至脑,下至尾骶,乃精髓升降之道路。“诸髓皆属于脑”,脊髓和脑髓同为一体,皆赖肾精充养,肾阳温煦,并赖督脉经气转输与灌注,故病损不论在脊髓或脑髓,皆与肾、督相关。不论何因,髓伤则精损,精乏髓亦少,故补肾壮督即补益脑脊髓之损,脑脊髓病损从肾论治,常可收良效。

例1孙某,女,37岁,1981年7月28日初诊。左眼视物模糊伴腰痛反复发作年余,左下肢麻木近一年,在南京某医院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1978年4月出现发热,腰部如有布带紧勒而痛,左眼视物不清,每因劳累而加重或诱发,用激素治疗虽能缓解,但不能控制复发。现除上症外,两下肢麻木,感觉迟钝,软弱无力,步履不稳,头昏重,耳鸣,大便艰,夜尿多,舌苔黄滑腻、质暗淡,脉沉细弱。曾按痿证从阳明胃火治,未效,又从肺肾肝阴虚治亦未应,改投补肾壮督、填精益髓、益气化淤法,以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化裁。药用: 黄芪、丹参各30克,党参、龟板各20克,当归、熟地、仙灵脾、怀牛膝各15克,枸杞、续断、巴戟天各12克,日一帖煎服。药进七帖,腰痛明显好转,夜尿减少,视物较前清晰,守方随兼症稍事出入,连续服药共九十五帖,诸症消失,停药两年余未复发。

例2谢某,女,44岁,1982年4月27日初诊。半年前左下肢发硬,行走艰难,经常跌倒,三个月前发展为双下肢发硬,抬步困难,不能行走,本院神经内、外科诊断为脊髓压迫症,建议手术治疗未从。现怯冷倍于常人,小便清白频仍,入夜尤甚,有时滴沥不畅,面色㿠白,神倦,头晕,耳鸣,腰酸,骶部胀坠,大便旬日一行,膝以下感觉迟钝,难以站立,扶掖站立难以举步,舌淡衬紫、苔薄,脉沉涩,举按皆无力。此属肾督阳微,精气衰弱,脉络淤阻。治以温肾益气,填精益髓,化淤消坚: 鹿衔草、黄芪、丹参各30克,党参、仙灵脾、怀牛膝、当归、天葵子各15克,肉苁蓉、鹿角霜、巴戟天、枸杞各12克,土鳖虫8克。投药二十一帖,纳增,神振,尿次减少,腰酸、骶胀坠、畏冷减轻,能自行扶掖挪步,惟大便仍七日一行,原方加大黄6克。服药五帖,大便仍五日难行一次,遂递增大黄至10~12克,大便日行一至二次。如此服药至六月二十四日,已能持杖上下台阶,食欲良好,惟夜尿二至三次。嗣后,以原方加入鸡内金9克,鹿角霜易鹿角片或胶10~12克,并加服红参粉、蛤蚧粉各1. 5克,一日两次(间断服四十天),共服中药一百八十余帖,神形俱佳,能弃杖缓步上街来回行八百米至一千米,仅觉下肢乏力。由1983年初至1984年春,一直病情稳定,能操持家务。1984年4月病情反复,自觉足底厚而沉重,足胫若穿长统靴,须持杖举步,再投上药罔效。复审其证,掌热心烦,舌质偏红,脉细偏数,改投滋肾清火、温肾护阴、益气化淤剂。以虎潜丸合当归补血汤化裁: 龟板、熟地、当归、天葵子、怀牛膝各15克,黄芪30克,知母、黄柏、枸杞、仙灵脾各12克,土鳖虫6克,鹿角胶10克。药进十四帖后,下肢感觉复常,守方随兼症稍事进退,又调治两月余,复能脱持举步,能操持家务。

例3何某,男,49岁,高血压、高血脂病史3年。1982年9月17日,酒后突发右半身不遂伴言謇、流涎,收住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血栓,经治病情稳定,遗留半身不遂出院。1983年1月21日来诊,患者平素体丰、嗜酒,现见证形瘦,善饥,多饮,多尿,头昏目眩,动辄气短心慌,神疲乏力,口干口苦,便溏滞下,右上下肢重胀麻木,犹若石压绳缚,手不能握,足不能步,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沉弱,血压150/96毫米汞柱,尿糖++++,血糖232毫克%。证属肾虚精髓亏乏,脑髓失养为本,湿热内阻,脉络淤滞为标。治以补肾益气,清化湿热,通络化淤。药用: 黄芪、白术、山药、丹参各30克,桑寄生、炒杜仲、生熟地各15克,知母、枸杞各12克,黄连须、黄芩、黄柏各10克。进药七帖,小便、进食、饮水俱减,口苦除,尿糖++,血压140/90毫米汞柱。原方去黄芩,加鹿角片12克,服七帖,黄腻苔化,神振,力增,尿糖+,血压130/88毫米汞柱,大便转实。随后重在益肾培元,补益气血,以原方去知母、黄芩、白术,加鹿衔草、党参各30克,鹿角片、仙灵脾、当归各12克,又投药四十帖,尿、血糖三次检查均属正常,已能持杖步行来诊,上肢能举,握手有力。后以补肾益气,滋阴清火,通络化淤为法则,又进药五十余帖,上下肢活动如常,已脱杖步行上班工作,仅在天气阴雨时,右上下肢有重胀感。

体会

1.髓病补肾,宜阴阳相济 髓海不足,其人则头昏或重,目眩,耳鸣,神倦,健忘,或肢体不遂,肌肤不仁,或语言謇涩,或智力呆钝,或视物不明。治之本峻补肾经之意,遣方遵景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旨,选药当避其温燥,如上举病例皆不用辛热燥烈、走而不守之附子,以免劫耗肾阴,而择温润之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鹿角胶(片)等温肾护阴,配熟地、枸杞滋补肝肾。阴虚火旺者,再参入龟板、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俾阳得阴助,阴得阳生,阴阳相济,则生化之源不竭。

2.髓病补肾,当同补上气 “所谓上气者,即宗气上升之气也”,其气根源于肾,受养于脾,“能主宰全身,斡旋脑部,流通血脉”,其气和血聚于脑以养髓。故上述病例而呈气阳衰少,脉象细弱或尺脉沉弱者,于补肾剂中必伍峻补上气之参芪,恒入当归补血,以冀血随气上承,奉养脑脊。

3.虚淤相因,治当合用活血化瘀 脑脊髓病变因有肾虚和上气不足,由于肾阴亏乏,相火妄动,熬津炼血; 肾阳衰微,血寒而凝; 上气不足,血行无力; 病久入络,或脑络破损出血,或脑络栓塞不通,淤阻脑脊髓不去,则新血不生,气血精髓耗损,乃致愈淤愈虚,愈虚愈淤的恶性循环。针对虚淤相因,故上举病例,治在补肾和上气的基础上,病例1、3伍入丹参、当归,病例2伍入丹参、当归、土鳖虫等以化淤通络,确起到了协同作用而增效。

上述所举三则难治病例,病位虽在脑脊,因脑、脊、肾、督相关,其本在肾,故从肾论治,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0)

相关推荐

  • 上午给大家分享了鸡血藤汤方,现在继续以具...

    上午给大家分享了鸡血藤汤方,现在继续以具体的腰椎骨质增生医案示例,希望广大朋友积极沟通交流. 李先生,41岁,2015年6月3日初诊. 患者因疏浚河道受寒湿,腰腿痛已2年余,一年比一年疼痛加重,几乎不 ...

  • 女性抗精:

    验方:丹参.黄芪各30g,淫羊藿15g,当归.菟丝子各12g,桃仁.鹿角胶(烊).徐长卿.生甘草各9g.肾阴虚明显者加生地黄.旱莲草各12g,白芍9g:血瘀偏重者加牡丹皮.红花.川芎各9g.每日1剂, ...

  • 闭经伴不孕1例 黄绳武

    闭经伴不孕1例 刘某某,女,35岁,初诊:1982年4月9日. 闭经二年伴原发性不孕5年.15岁初潮,经色.周期尚可.1979年结婚后,渐月经量少.后期,末次月经1980年1月,至今2年余仍未来潮,期 ...

  • 两味药小方子,暖了中国人的肾,从此尿频可治!南宋祖传方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医方临证指南>.<简易名方临证备要>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我们继续来领略中医学方剂之 ...

  • 〖周永锐〗专治少女白发家传方

    少女白发秘方 [配方]:制何首乌90g,侧柏叶30g,生地30g,紫草30,黑芝麻120g.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每日3次,每次服用时加少许红糖,开水送服,连服3个月. [主治]:少女白发. [功 ...

  • 【刘柏龄:补肾壮骨羊藿汤-治肾即治骨,预防老年性骨病】

    国医大师刘柏龄,1927年生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在中医骨伤科研究和临床方面形成了独特的&qu ...

  • 这十大祖传名方,补肾止咳治失眠,堪称国宝!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今天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 ...

  • 如此难治的“贫血”,需从“脾肾”论治

    导读:今天学习裴正学先生"壮阳升白,养阴升板,补气养血升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业师裴正学教授系国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幼承庭训,博综岐黄,于血液病,尤为精专,兹将其治疗 ...

  • 心肾一交,病全消!国医大师李济仁的方子,养肾,治心脏,请研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 ...

  • 水肿病从肺脾肾辨治

    从肺.脾.肾辨证治疗水肿,获得良效,现择三则案介绍如下.     1肺水案:陈×,女,14岁.2000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及现病史:发热,眼睑水肿3天,伴双下肢水肿1天.该患者3天前发热恶寒,时有咳 ...

  • 【欧阳惠卿:补肾化瘀-治内异症不孕】

    [基本资料] 汤某,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2008年9月26日. [发病过程] 主诉:经行腹痛5年,发现盆腔包块1月. 病史:患者14岁初潮,周期34-37天,经行8-9天.近5年经行腹痛,经后 ...

  • 复肾汤治慢性肾炎尿毒症很有效!

    主治:慢性肾炎.尿毒症. 配方及用法:黄柏.大黄.黑丑.杏仁.干姜.桂枝.蒲公英.丁香.甘草.五味各10克,生地35克,知母20克,枸杞50克,黄芪.党参.白芍各15克,柴胡6克.上药水煎服.如1剂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