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
再来点评
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描述过一个观点:物品都有一个属于其独有的合适的位置,物品只有在处于这个黄金点般的位置,才是美的。 其实不独物如此,人亦然。人只有处于特定的属于他的位置时,他才是自由的,从容和美的。 物品和人的区别在于,物品无力主动追求位置的变化和上升,人则相反,可以通过努力和提高不断获得新的更高层次的位置,从而达到更大的属于个人的自由和美。将人与物的这种对比通过这本小说进行转换会获得一种独特的全新的阅读审美体验。尤其是在大师的文笔描述下,这种美的体验会趋向于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是精神上的王子,同时也必然都是现实中的贫儿。此一事实出于人类欲望的不可终结性,不可完整的达到性。人在精神上的自由同时又永远受到现实的影响,制约和限制。 一定程度上,人在现实中注定是贫穷的,所以宗教才有其拯救的市场。从古至今,这种现实从未改变过。以前如此,以后亦然。人是羸弱的生灵,从肉体到精神。 马克·吐温的文笔潜藏着伟大的悲悯,此一方面,和雨果相似之处甚多。无论是文笔也好,情怀也罢。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有那种美国式特别的幽默,而雨果也有一种法国式的独特浪漫。
云淡风轻点评
喜欢《王子和贫儿》。讲述了王子和贫儿阴差阳错互换身份之后的种种遭遇,尤其是王子流落街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自己父王治理下的种种酷刑和不公之后,深切的体会民间疾苦,在终于换回身份登上王位之后始终谨记那段经历,废除了众多酷刑,始终以宽厚,仁爱之心治国,也使人们记住了那些严酷时代里短暂且唯一宽厚的爱德华六世在位时期。故事很简短,给人感觉很温馨,因为王子和贫儿虽然出生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地位相差甚远,但是开始正是因为王子的善良热心帮助饥饿的贫儿才使两人阴差阳错的互换了位置,最后同样是因为贫儿的善良真诚,循循善诱终于帮王子回忆起大玉玺所在地,从而使两人恢复了真实身份。让人欣喜的是贫儿汤姆在富贵与舒适面前没有沉沦,一直都在极力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真诚的帮助王子,王子在掌权之后也没有对贫儿进行打击报复,而是让他穿上与众不同的衣服,在终身担任基督教养院这荣耀管理机构的总管,赐予国王保护的人的荣誉称号,一生备受尊崇。也特别羡慕王子在落难之时遇到迈尔斯.亨顿,尽管他并不相信王子的真实身份,但是一直不顾一切的保护他,时时宽容王子的“任性”,尽其所能的保护他的“幻想”不被打破,却丝毫不求回报,即使知道弟弟休陷害他,占了他的庄园,娶了他的爱人,还把他送进监狱但依然不忍心起诉他。好善良温暖的一个人。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比较善良,出现的少数几个坏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穷凶极恶,除了所提到的酷刑让人震撼,全文都充斥着真善美,简单,平淡与美好。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人倍感欣慰与温暖。喜欢这种暖心小说。
阿白点评
王子与贫儿这本书已经是我三刷,前两次没有写过评论。这次我准备依我个人的角度尝试着写点内容。关于这本小说有一惯的马氏风格,幽默而又讽刺,小说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在十六世纪左右,故事描写了一个叫汤姆的乞丐和王子爱德华的同时出生又长得近似的故事。由于因缘际会,王子和乞丐戏剧性的互换了身份后,从此乞丐登上了王位,登上王位后的汤姆废除了一系列的残酷刑法和不合理的法律,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而爱德华王子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经历了一系列的侮辱,同时也了解英国社会在他父王亨利八世的专制主义下的残酷和普通百姓的贫苦生活后也经历和感受了底层社会炼狱般生存苦难。王子与贫儿,无论有多大的身份差别。只要进入一种特定的环境当中,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个环境给你一个特定的身份。我们懂得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更能懂得民间的疾苦,也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人情冷暖。所以当汤姆登上王位的时候,就废除了一系列的酷刑和不公平的法律。我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光明,人性也最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