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慧眼识英才
文/王兆贵
一篇《岳阳楼记》,让我们记住了范仲淹的名字,也记住了那句志存高远的豪言壮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事实上,范仲淹的政治作为,丝毫也不比文学造诣逊色。尤其是在选贤任能方面,范仲淹既有理论,又重实务,在他悉心点化下,曾巩、尹洙、韩亿、富弼、汪洙、苏麟、狄青、张载、苏舜钦、雷简夫等可塑之才脱颖而出,造就不凡。
勉励狄青折节读书,如虎添翼
北宋康定初年,西北边事吃紧,范仲淹以经略安抚副使身份,同韩琦一道派往陕西。期间,听说当地有位叫狄青的军吏,武艺高强,勇猛果敢,打起仗来身先士卒,西夏兵闻风胆寒。范仲淹督军伊始,正需要这样的人才,立即召见了他。一番交谈之后,范仲淹觉得他的确是难得的良将之材,于是就问他读过哪些书。狄青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十六岁那年,因兄长与人斗殴,顶罪受罚,刺配充军。狄青擅长骑射,先被选做散直(骑兵侍卫官),后来充任延州指使(骑兵教官)。说来愧赧,哪里读过多少书呢?
范仲淹年长狄青一十九岁,听了他的经历,颇为同情和理解,便勉励他说,领兵之人不懂经史,就只有匹夫之勇。并指点他应该从哪里入手研习史籍。狄青自此折节读书,兵法方略愈益精进,指挥能力和治军水平一再提升,文兼武备,智勇双全,累建战功,官至枢密副使。
举荐富弼不断深造,热血报国
宋仁宗天禧五年至天圣四年,范仲淹在泰州地区任职。期间,因与监管酒稅官员富言有来往,认识了随父而来泰州读书的富弼。这位二十出头的洛阳才子,尽管饱读诗书,提笔成文,胸有沟壑,豪爽大度,却还只是个茂才。时年三十五岁的范仲淹,一见之下,颇为惊讶,觉得他资质不凡,将来必有大成。于是便揣着他的文章,去见御史中丞晏殊,郑重推荐说:“此人天下之奇才也,愿举于朝而用之。”晏殊向以知人名世,看罢文稿,颇为称许。
唐宋之交,除三年一次科考外,也曾不定期地举行制科考试,选拔特殊人才。制科,亦称特科、大科,程式繁琐,遴选严格。应试者须由公卿推荐,先行预考,再由皇上亲自出题公考。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颁诏制举特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当以此进身,并荐他为茂材异等。经范仲淹指点和激励,富弼得以入彀,授为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自此步入仕途,勇于诤谏,屡立奇功,并与范仲淹结成忘年之交,日久弥深。
指点张载学术专攻,终成大器
北宋时期长安学子张载,天资聪明,年少早熟,满腹经纶,志向不群。当时,西夏经常侵扰西部边境,朝廷每以赏赐贵重物资换取短暂和平,这让张载心潮难平。二十一岁那年,张载写成《边议九条》,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陈述,打算组建民团,收复失地,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范仲淹对这位热血青年的满腔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从他的谈吐中觉察到,张载学术功底扎实,领兵打仗并非其强项,于是劝勉他专注于治学,将来必有建树。
张载听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后刻苦攻读儒家经典,但仍觉不足,转而遍览释道两家学说,经过十多年对照印证,融会贯通,终于悟出了儒释道互通互补的道理,逐渐建立起独立的学说体系,并在关中一带教书讲学,以德育人,从而使学者辈出,民风为之一新。传世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出自张载胸臆。
从人才成长的轨迹看,一个人要将才情转化为才智,将学业外化为功业,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作为人才个体,他可能确有慧根和潜质,但也有可能不知自己是块什么料,最适合做什么。抑或是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料,却不知往哪个方向努力。若有慧眼从旁悉心点拨,使之茅塞顿开,重新校正目标与支点,精准发力,从而一飞冲天。历史上有不少可塑之才,都是经过高人点化后如虎添翼、功成名就的。
“点化”一词,原指施展法术使人或物成仙,后指高人启发开导使他人悟道。从人力资源开发上说,点化之功优于提携之力。发现和举荐后起之秀固然重要,但若能根据各类人才的先天资质,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在今后发展方向和方式方法上指点迷津,比起直接提拔使用,更具前瞻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说,范仲淹的育人之道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王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