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大妈跳舞那么难看,为什么没有人出来说一说?

听了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的报告,特别是关于感性素质的提高问题。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大妈”跳的那么难看的广场舞,可以在全国流行,甚至还跳到了国外。这主要是这群大妈的感性素质差,广大群众的感性素质也差,所以,麻木了。我敢说这些跳舞的大妈中98%的人年轻时都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或参加过业余文艺宣传队。因为,当时是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艺术教育了,就是正式上课都很难,所以,情有可原。值得庆幸的是,我当时参加了中学的《红色娘子军》剧组的演出,体验了芭蕾的熏陶。后来,上了外国语大学,从事了外事工作,学到了对外交往的各种礼仪和礼节,因此,我的感性素质还是不低的。但,像我这么幸运的人不多,大多数人还是感性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各种艺术教育或熏陶。

那么,什么是感性素质呢?

感性素质是由感性能力与对良好感性的需要构成的。一个既没有能力体验美、又没有对美的需要的人是谈不上幸福可言的。

感性素质,首先,它是人感受世界,体验生活幸福、自然之美的能力。其次,这种素质产生了人对良好感性环境的需要与要求。它的构成要素是敏感的体验能力与对良好感性体验的要求。

从个体的角度讲:没有感性素质就没有体验生活美好的能力。缺少感性体验能力的人,存在着过于偏重实用功利性因素,而缺少生活幸福感体验的问题。从群体角度讲:没有感性素质的民族,就没有创造良好感性环境的能力,也就没有创造高水平物质文明的能力。

造成环境脏、乱、差的原因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贫穷然而整洁的现象大量存在着),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缺少感性素质,因而对良好的感性环境没有要求。国家每年花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卫生、环境检查,讲卫生,没有感性素质的人,就没有对环境感性质量的要求。不培养人的感性素质,靠检查是不能拥有文明环境的。环境脏、乱、差仅仅是目前国民感性素质低的一个侧面的表现。

感性素质的培养只能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这就是国家大力倡导艺术教育,向百万大学生普及交响乐等举措的深层意义所在。

感性素质从两个方面看:首先他的感性能力强,视、听、味、嗅、触、情感,和理性相并列的概念。其次,他的感性要求高,他追求美好的感觉不能容忍恶劣的感觉。作为一个完善的人,要想获得幸福,需要良好的感性素质。他不仅仅要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能力,如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理性素质,还要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丰富的情感需要,那就是感性素质。周教授说,“如果你不从小注重孩子的感性素质的发展,你会使他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会使他的一生枯燥乏味。”但是我们的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没有把这个感性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不仅如此,我们往往还不断剥夺这种能力的发展机会。”

感性素质高的人有敏锐的感受,能够体察到对方的情绪变化,进而更容易同理他人、理解他人,促成有效沟通;同样,感性素质高的人能够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有更准确的自我认知,更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自己。

要创造幸福人生,不仅要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比如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性素质,同时也要有体验幸福生活的能力,比如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等感性素质。

学习和实践非暴力沟通能够同时提升理性素质和感性素质,特别是感性素质。通过认识和表达感受,能够学会辨别感受,学会准确描述感受,培养自己体会和发现感受的能力,丰富我们的情感,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那时候,我们在街头看到的是大妈们跳正宗的藏族舞或新疆舞,就像在阿根廷街头看当地人跳探戈那么自然。这样,全民的审美水平都提高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就会更强了。我们不仅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大国和文明大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