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7)
胡立教为缅怀袁国平烈士题词
彭湃、袁国平一行到达上海后,向党中央汇报了海陆丰根据地的情况。彭被留在中央工作,袁国平则被派回湖南开辟湘中一带地下斗争。1928年底,袁国平秘密回到故乡宝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母亲和哥哥,全家欣喜万分。可是,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住在城里很危险,哥哥袁醉如便把他同母亲一起送到乡下老家附近的一个远房本家那里。白天,袁醉如按袁国平提供的地址去找化名李文成的交通员,没有找到。十几天后,袁国平只好离开邵阳,回上海汇报。临别前写诗一首:
有机乘机起,无机暂自伏。
君向何处去?申江暂涉足。
在此前的7月时,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成功,10月成立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王首道为特委书记,滕代远任红五军党代表兼军党委书记,李宗白任组织部长。袁国平回到上海后,11月受中共中央指派又返回到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巡视员。1929年4月中旬,代表湖南省委参加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在平江东乡八区召开的特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在袁国平帮助指导下,特委总结了6个月来的边区面工作,并作出《特委的任务与前途及目前工作计划决议案》《党的组织与改造问题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以及苏维埃问题、土地问题和工、青、妇、兵运工作等问题的纲要,加强了党和红军的建设,纠正了党内不正确的观念和盲动主义错误倾向。袁国平在会上当选为中共湘鄂赣特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湘鄂赣边革命在特委正确领导下,搞得很是红火。袁国平把部队政治工作的经验运用到根据地的群众革命运动中,建立了各种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众革命组织,开展各种政治思想宣传教育活动。而这一段群众政治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又给他以后从事部队政治工作以极好的借鉴。湘鄂赣边的政治工作开展极为出色,吸引熏陶和教育了无数农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29年12月10日,袁国平在湘鄂赣边特委第二届二次执委会议上被选举为特委代理书记,开始主持全面工作。1930年2月,袁国平以湘鄂赣边特委代理书记的身份,参加了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村召开的联席会议(史称“陂头会议”)。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中心议题是研究以江西为中心的闽、粤、浙、赣、湘五省武装斗争形势,讨论扩大红色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和发展工农武装等重大问题。袁国平积极参加会议讨论,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和理解,从而衷心拥护会议所作出的“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此后,袁国平按照陂头会议要求,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有利时机,领导边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军民,相继开展了年关斗争、“三一八”武装示威大游行、红五月暴动等系列群众运动。其中“三一八”武装示威大游行的参加者有平江、浏阳、修水、万载等地的革命群众近40万人,镇压了一批反革命分子,提高了群众斗争的勇气,进一步打开了湘鄂赣根据地大发展的局面;红五月暴动参加人数达80万,革命暴动遍及边区各县,并配合了红军主力夺取了平江和浏阳县城。面对党内滋长的“左”倾冒险主义情绪,袁国平坚持独立思考,提出符合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实际的政策路线,采取更加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敌人大举进攻时由“公开的割据”转向“秘密的割据”,以暂时的退却来减少党和群众的损失;在土地问题上,则主动纠正前段部分地区实行的没收一切土地,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共耕制”错误做法。当上级对这些正确做法予以“取消派”、“机会主义”种种责难时,袁国平挺身而出担当责任,并进行坦诚反驳。
期间,袁国平认识了女干部邱一涵。邱一涵,原名邱信贞,曾用名李晏温。1907年出生于湖南平江芦洞乡丁家源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邱紫遐,是平江早期共产党员;哥哥邱炳(又名邱贡珍),1937年1月在长沙被国民党杀害,系革命烈士。邱一涵7岁时入私塾,10岁上小学,16岁读完高小,期间曾因家贫中途辍学。在父、兄影响下,邱一涵1926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共青团后不久就相继担任区和县的团委书记,工作非常积极,埋头苦干,胸怀开阔,待人宽厚。邱一涵长得并不很美,个子不高,穿着朴素,但就是这位长相并不出众的女干部吸引了袁国平。袁国平与邱一涵接触多了,他们深深地爱上了。经组织批准,他们于1929年上半年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