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建设杯有奖征文】【河南·平顶山】丁文浩丨崇高的信念——追记全国劳模刘嘉

崇高的信念
——追记全国劳模刘嘉
文/丁文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得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最西端有个五虎刘村,村西头有个泥巴小院,院里有个茅庵。茅庵土墙,檐高4尺,伸手触脊,山头留门。秫桔里子。里子上面苫着茅草,茅草上面蒙着油毡,油毡上面压着砖头,泥块,丒陋极了。可是,却因主人的高尚而崇高。市、区党政领导经常光顾茅庵,省市新闻单位记者经常来采访;老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英雄,雷锋的战友,是茅庵的密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对着茅庵举手宣誓,少先队员们向茅庵行举手礼;还有社会上许多人,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附近的和千里之外的,经常牵挂着茅庵。不少人把茅庵看作是洗涤大脑、净化灵魂、增添力量、激励斗志的神物。
一、誓言今生
茅庵的主人叫刘嘉,1912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于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原宝丰县滍阳区)五虎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跟着教馆子的堂兄读完私塾,由舅父供应读了师范。堂兄告诉他最应该记住记住两个字:“人”和“仁”。“人”的一撇一捺像人的腿脚,头要顶天,腿脚要站稳;“仁者爱人”,要有爱心。他牢记堂兄的话,决心做一个堂堂正正有爱心的人。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飞机经常轰炸开封火车站。每次听到警报声,都会有一些旅客惊慌失措,慌忙逃命,丢下行李物品就跑。在火车站值勤的刘嘉都是指挥旅客进地下室躲避飞机轰炸,自己坚持守护在车站现场,看护旅客丢下的行李物品。有一次,一枚炸弹落在他身边,入地三尺。所幸炸弹没有爆炸。又有一次敌机丢下燃烧弹,车站大楼起火。他不顾一切,抱起灭火器冲上去把火灭掉。
那时候,日本特务四处活动,收买地痞流氓充当汉奸到开封火车站搞破坏。他们夜间打信号弹为敌机轰炸指示目标,并洗劫乘客,扰乱车站秩序,盗割货车帆布包,偷盗货物等等。铁路警务处与开封警备司令部严令破案,处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嘉。
刘嘉换上便装只身一人秘密侦察。一天夜里,他在韩庄车站发现从一列货车上鬼鬼祟祟跳下三个人,就悄悄监视这三个人的举动。这三个人走到韩庄西大门铁路沿儿下躺倒装睡。刘嘉判断他们是等下趟货车来时再上车作案的,于是拔出手枪推上子弹,蹑手蹑脚悄悄逼近。他压低声音重重地喝道:“不许动,谁动打死谁!”如天外飞来克星,吓得那三个人谁也不敢动一动。刘嘉用枪指住其中一个人的脑袋命令:“把腰带解下来,把那个人绑上!”那家伙乖乖地照着做了。刘嘉又命令那个人把第二个人的腰带解下来绑住了第三个人。最后刘嘉亲手绑住了第一个人。就这样没费一粒子弹把三个嫌疑人生擒活捉。
刘嘉把三个嫌疑人押到韩庄车站。经过突击审讯,这三个人果然是打信号弹接应日军飞机轰炸和经常到火车站搞破坏的坏家伙。那时刘嘉住在开封火车站后边的澡堂后院。三个坏家伙被逮住后,他们的同伙很快就知道了。有三个人带着300块现洋来到刘嘉家中,对刘妻肖淑卿说,被抓的仨弟兄中有个叫司小刚,是凤英的兄弟,叫刘警官关照些。司凤英是开封剧团的名角,后来嫁给日本军官作太太。肖淑卿坚决不收,那三个人就一直等到刘嘉回去。刘嘉轻蔑地看一眼放在桌子上的现洋,对那三个人严厉地说:“不行,我绝对不会替你们办事!”那三个人兜起现大洋灰溜溜地走了。1938年司小刚等人被枪毙。同年五、六月间开封沦陷,敌伪机关在敌伪开封报上悬赏500大洋要刘嘉的人头。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节节败退。国民党陇海铁路警察总队1000多人按照上峰的命令向西南撤退,企图向国民党主力部队靠陇。此时的刘嘉遇到了贵人,遇到了能让他堂堂正正做人的贵人。在我党地下组织引导下,他代理大队长之职率部起义,投入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怀抱。
组织上安排刘嘉进入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多次聆听刘伯承、邓小平、刘华清等首长的教诲,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艾思奇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员章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社会发展史》等。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懂得了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理,如拨云见日,温暖的阳光照进心田。他从根本上明白了“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共产党是全中国全世界最好的政党,共产党员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他的思想从“仁者爱人”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抑制不住胸中潮起潮涌,为自己投入共产党的怀抱而激动,为自己明确了做好人的目标而兴奋。他在思想历史总结底稿中写下誓言:“永远跟着共产党,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确定了矢志不渝的人生信念,怀着崇高的敬意向党组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崇高的信念激励着他奋斗终身。
学习结束后他参加了川南土改运动。在负责一个村的土改工作时,他发现有几户村民生活很困难,用自己的津贴买来大米分送给他们。有一农户死了人无钱埋殡,他又用自己的津贴为其买了一副棺材。他出色地完成了土改任务,荣立三等功。
二、艰苦奋斗
1952年,党号召精兵简政,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他立即响应。领导考虑他是团级干部,妻子是开封人,他又在开封干事多年,到开封人熟地熟生活方便,安排他到开封南关做行政工作,给他在开封安了城镇户口,安排好了住处。但他坚决要求到农业生产最前沿。最后,领导尊重他的意见,让他回到老家五虎刘村当农民。为了与乡亲们同甘共苦同贫穷落后作斗争,他把组织上给他的安家费(1970斤小麦)全部缴给了区政府,用于照顾困难户。
刘嘉回村20天,正赶上第二次民主运动,村民们不约而同地选他当了村民代表主任(相当于村长)。为了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为村民的忧乐安危操心。
那时候,全村人绝大多数住的是土墙草房,一遇下大雨就可能出现险情。每逢下大雨他都戴着雨淋帽四处查看,谁家房子漏了水,他亲自上房帮助压盖;谁家的房子有倒塌的危险,他马上动员人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刘运章一家在他的帮助下刚刚搬出屋子,破草房就倒塌了,避免了一场灾难。
凡是群众有危险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村民刘长运赶着牛拉着一车红薯回家,当经过寨豁时,因为坡陡,就在即将上到坡顶时,牛没劲了,连人带车退下来,一下子退到有一人多深水的寨壕里,只听“呼嗵”一声,连人带车沉入水底。刘嘉正经过这里,他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水里,一猛子扎进去,把刘长运拉出水面推到岸上,又沉入水中解开牛套把牛救出。最后招呼过往行人一齐下手,为刘长运捞出红薯,拉出牛车。他冻得浑身打颤,觜唇发紫,不等刘长运说声谢谢就转身而去。
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刘嘉领着村民大干苦干。从1953年到1955年,三年当上了抗旱、防汛、拥军、调解、军转干部等五个方面的模范,都在宝丰县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但是,由于极左路线的推行,不仅把他长期排斥在党外,还撤掉了他的村民代表主任职务。但是不论多么冰冷的水都浇不灭他心中崇高的信念。
1958年至1961年,农村成立大食堂,一个村的人合到一起吃大锅饭。刘嘉被群众推举为伙食总管理员。所有的食品都存放在伙食管理办公室里,刘嘉办公、住宿都在办公室,想多吃多占容易得很。但是,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他当伙食总管理员饿肚子的事。他立下规矩,每次开饭都必须是群众先吃炊食员后吃,炊食员吃后他自己才吃。有时候饭没了他就啃块凉窝头、凉红薯,凉窝头、凉红薯也没有了就忍一顿,从不允许为他单做。
有天晚上,招待镟轴匠,烙了6个油馍。师徒二人吃了4个。第二天一早镟轴匠师傅一个人来干活。炊事班长心想刘嘉肯定把剩下的两个油馍吃了,重新领面给镟轴匠烙油馍。刘嘉不给,炊食班长也不知道是啥意思。到吃饭的时候,刘嘉把剩下的两个油馍拿出来,又招待镟轴匠师傅吃一顿。炊食班长这才知道,刘嘉一口没尝,感动的逢人就说。
有一天,修水库的长葛民工营改善生活,特意给刘嘉端来一碗肉菜,他舍不得吃,把这碗肉菜放进厨柜里。第二天临近中午,突然从上级来了客人,村支书张永德看看没啥招待,急得抓耳挠腮。刘嘉冲张永德神秘一笑说:“别着急,有好吃的招待。”说着把那碗肉菜端了出来。张永德知道这碗肉菜的来历之后,感动异常地说:“三哥呀三哥,我算真服了你啦!”他对家属和孩子要求也极其严格,必须与其他群众一样排队凭票打饭,想比别人多吃一口都不行。
有天晚上,他7岁的小儿子广生喊着饿,无论怎样哭闹,他就是不给拿吃的。他把广生背在身上在食堂院里来回游,直到把广生游得睡着。1959年,刘嘉被评为全省模范伙食管理员。
1962年至1966年,刘嘉任村副业主任兼马车队长。他见多识广,办法多,把副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仅马车队就给村里挣回10万元钱。使五虎刘村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在周围100多个行政村中最早实现了电气化,户户安装了电灯,最早建起了电灌站,修了自流灌溉渠,最早办起了有线广播,户户安装了广播喇叭,外村的姑娘争着嫁过来,五虎刘村40岁以下的光棍汉全部娶上了媳妇。
可是,创造这个奇迹的带头人刘嘉花钱却抠之又抠。他多次去漯河为马车队买马。为给村里省钱,他每次去都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来往一回几百里都是步行,还都是拿些凉窝头凉红薯作干粮。漯河牛行街有专门招待买卖牲口人的旅社、饭店。可他每次去买牲口都是睡牲口棚下的草窝里,吃凉窝头、凉红薯。因此,骗过了卖马人和经纪人的眼睛。有一天他看中了一匹高头大马,请经纪人说合。经纪人见他夜夜睡草窝,穿着破棉袄带着草沫子,不相信他能买得起。卖马人见他一副叫花子模样儿,也不相信他能买得起。卖马人给经纪人使个眼色将他的军:“这样吧,这马卖给别人要价10000元,你要是给现钱,9000元就给你!”他反将一军:“说话算数?”卖马人肯定地说:“算数!”他从怀里掏出9000元钱交给卖马人,接过缰绳把马牵走。卖马人卖亏了价连声唉叹,后悔不迭。
在这期间,刘嘉经历了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四清运动”,清查干部的经济问题。村里老干部回忆说当时运动很厉害,谁在集体瓜园里吃个瓜都要如实交待退赔,否则就过不了关。上级派下来的工作组认为刘嘉当副业主任兼马车队长,经手那么多的钱,不可能没有经济问题,不顾群众反对坚决要清查刘嘉。两次清查的结果是集体分别欠他40多元钱和60多元钱!他经常是该报销的差旅费不报销,该领的生活补助费不领,更别说贪污了。
正当刘嘉领导副业生产干得热火朝天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说他是当过旧警察的坏人,夺了他的权。乱局一开,村里的副业生产一个个垮掉,粮食生产也大幅度减产,又出现了群众饿肚子的现象。
刘嘉忧心如焚,想想自己在西南军政大学发过的誓言,决心把自己的委屈放到一边,尽自己的努力让大家吃得饱一些。他只身来到村子西头搭起茅庵,趁造反派忙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抡起铁锨镢头展开了“生产斗争”。村子西头有十来亩地被修水库吃土挖得坑洼不平,又经常遭受猪羊鸡子袭击,年年长不好庄稼。刘嘉夜栖茅庵为生产队看红薯母、红薯窖,白天挥动铁锨、镢头平整土地,撵猪羊鸡子,每天早晚担两个箩头顺着白龟山水库大坝拾大粪。那时沿坝住着几千修水库民工,粪便到处都是。为了不耽误干活,一天三顿饭让老伴送到庵前。
此时发生了不幸的事。儿媳妇得“产后风”三天死去,留下个小孙女没奶吃哭得哇哇叫,叫他和老伴作够了难。俩人一轮半夜侍候孙女,老伴白天还要侍候一天,累得实在招架不住。他心疼老伴又想着地里的活,白天干半天活,回来替老伴侍候孙女,让老伴半天到地里看庄稼,不让牲口进地。半年之后孙女好喂养了,他又整工夫平整土地。经过月复一月的艰苦努力,十来亩孬地变成了平展展的好地,又用大粪喂成了肥地。他把其中的一半交给生产队种成了菜园,经常给群众分菜吃。另一半由他自己种成了红薯,亩产3500多公斤。他嫌5亩的活不够干,又抡起大镢开垦出二亩多荒地,结出了满地的南瓜。他把这些丰硕的果实全部分给了群众,让全队人吃饱了肚子。
三、古稀奋起
1982年元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钟,古稀之年的刘嘉从收音机上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一条消息,说四川某地一农民承包一家集体企业,使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他顿时高兴得精神振奋,两眼放光,吩咐老伴:“拿酒来!”
老伴诧异道:“不年不节的咋突然想起喝酒来了?”
“有大喜事!”他给老伴说了广播内容之后,情绪激动地说:“中央台表扬的事一定是中央政策支持的事,我要承包造纸厂,再为大家出把力!”
老伴说:“你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都人侍候的人了!”
他抡了抡双臂说:“我觉得我还能干,再不干就没时间了!”说着他把酒倒上连干三杯,酒助诗兴,挥笔抒怀:“军大早已播下种,条件不适种不萌。三中全会路线定,我似杨柳得春风!”
五虎刘有个小造纸厂,专收废纸生产再生纸。由于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善而亏损倒闭。门窗、桌凳、机器零件全部被盗,只剩下几间破厂房和机器壳子。
刘嘉承包造纸厂的要求得到了曹镇乡领导的支持。经党委书记张世海协调,刘嘉与村委会达成了承包协议。他从信用社贷款2000元,加上老伴卖鸡蛋的200元钱,安装了门窗电线,配齐了机器零件,从穷困户家庭招收12名职工,恢复生产。当年生产7个月,实现产值2.7万元,上缴承包金3000元,纳税1000元,职工最低工资500元,比正科级干部一年的工资还多。
村里有些人看到造纸厂又活了,有利可图了,找村干部吵闹:“集体的厂,兴他刘嘉承包就不兴俺承包?”与刘嘉争造纸厂。村干部做不了主,到乡里请示领导。张世海说:“刘嘉一年给村里缴五千可以继续承包,别人缴一万也不能承包。因为厂是刘嘉救活的!”字字掷地有声。
一些人把厂争不到手,便把气撒到刘嘉身上,一连串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1983年3月上旬的一天深夜,正在熟睡的刘嘉被庵外的响动惊醒。他从床上爬起来,顺手抄起一根棍子,警觉地拉开庵门。一个黑影猛地向他冲来,被他用棍子挡住,转身逃走。另一个黑影把一块土坯重重地砸在他身上,翻墙而去。
时隔不久的一天早上,刘嘉要去县里开人大代表会议,早早地起来。老伴起来做饭,习惯地拉开鸡窝门把鸡子撒开。100多只“生产白”鸡白花花一片,甚是可爱。哪里会想到只一会儿的工夫,鸡子在地上乱扑腾起来,扑腾几下就死了。老伴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一屁股蹾在地上,两眼发直。
刘嘉连忙把活着的鸡子撵进庵里,数了数死了54只。细察究竟发现篱笆院内外撒了很多毒麦,明白了是怎么事,对老伴说:“死点鸡子算啥,动摇不了我办好造纸厂的决心!”把老伴扶起来安慰一番,又把地上的毒麦清扫干净,照样去县里开会。
没过几天,惨不忍睹的情景又出现了,老伴养的鸡又被毒死40只。接着是拖拉机新换上的轮胎被偷走,厂里抽水用的水泵被偷走,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里,顶着库房后墙的5根檩条也被偷走,向外倾斜的后墙失去了支撑被雨水泡倒,库房轰然倒塌。
刘嘉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宝丰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到刘嘉住的茅庵慰问,并从县财政拨款2000元扶持刘嘉,同时指示县公安局派出3名干警入村侦察破案。河南日报派记者专题采访,发表了《造纸厂该由谁承包?》的文章,对某些人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坏人的气焰被压了下去。
刘嘉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创业环境,把“莫道夕阳短,拼命献余热”这两句话贴到庵内墙上激励自己发奋努力。
1986年元月的一天早晨,司机进厂发动拖拉机,准备给市百货公司送包装纸。司机正在摇车,刘嘉走进车棚给司机交待有关事项,只说上一句话,车打着了火,冷不防地向前猛窜了一下。车斗把刘嘉的头挤到墙上,左耳朵被车帮挂掉,只剩下一点点皮系连着。刘嘉连忙把左耳朵捂住,血从指缝里涌出,滴滴嗒嗒流了一身。
司机吓得脸色苍白,反应过来之后想做的事是马上送他去医院。可他想的是坚持诚实信用,按约定时间给市百货公司送货。他大声命令司机:“不要管我,出车!”
职工们围上来争着送他去医院,他又大声命令职工们:“都不要管我,照常生产!”只让儿子福生、孙女延丽二个人用板车拉着他去医院。在杨村乡医院做了3个多小时耳朵缝合手术。术后反应使他呕吐不止,麻药劲过后又疼痛难忍,折磨得他痛苦不堪。但他一心想的还是厂里生产。叫延丽从地上拾个烟盒纸递给他,他趴在床上坚持着写了两句话:“年关了,加紧生产,任何人不准来看我,耳朵已经缝上。”叫延丽借辆自行车快速送到厂里。职工们看罢感动的直掉眼泪。第三天,他不顾医生劝说强行出院,叫延丽把他拉至厂里,躺在板车上指挥生产。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70多岁的刘嘉像只高速运转的陀螺。1987年3月新车间设备安装进入关键阶段,原来预订的打浆机在供货上出了问题。他不顾春意料峭,亲自出差到数百里外的沁阳县夏店机械厂买打浆机。早上骑自行车到上午10点钟赶到平顶山长途汽车站。经焦作去沁阳比较近,可是当天去焦作的车已经发完。为了争取时间,他决定绕道洛阳去沁阳,便坐上了去洛阳汽车。行至汝州,他隔着车窗从小贩手里买了两个烧饼,干啃了一个。到洛阳后一刻不停地转车去沁阳,晚上9点钟赶到沁阳县城。一打听离夏店还有18里,去夏店的班车已经发完。
一天的奔波已经使他疲劳不堪,他望望旅社的牌子真想住下休息。可是为了早点安上打浆机投入生产,决定步行去夏店。他在路边茶摊上花5分钱买了碗白开水,就着白开水吃了剩下的一个烧饼,抖擞精神朝夏店方向走去。
子夜时分,他带着一身尘土一脸汗水赶到夏店机械厂。值班门卫把厂长从睡梦中叫起。厂长听刘嘉说明来意和一天的行程,看他偌大年纪,不由得肃然起敬。当时打浆机已经卖光,厂长破例叫醒工人起来连夜加班,安装打浆机。对刘嘉说:“实话对您说吧,我这打浆机标价一万实际要八干,余下的两干算回扣,再给您优惠五百,并在3天之内免费给您送到。”
刘嘉为对方的热情所感动,倦意消逝大半,便与厂长交流起了经营管理经验。二人说话投机,不知不觉谈到凌晨4点。厂长要安排住处让刘嘉休息,刘嘉说时间宝贵,这就返回。厂长派人骑摩托车把刘嘉送到焦作长途汽车站。他6点钟坐上车到下午一点到平顶山,也不
吃饭,骑上自行车到下午5点回到村里,来往千余华里。
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刘嘉和老伴过着极其节俭的生活。他们经常吃的菜食是老伴腌制的咸菜,如咸萝卜、咸白菜、咸辣椒、咸豆角、咸花生米、咸鸡蛋等。这些菜的原料大部分是自家小菜园生产的,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俩人曾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吃肉,衣服更是少之又少。“汗湿衣裤日没干,洗涤只有在晚间。试问老翁何如此,明天进厂还要穿。”从他这则诗体日记里可以窥见其窘境。
1985年3月,他到县里报到参加优秀农民企业家表彰大会,晚上去到时任县幼儿园园长的外甥女春香家里。春香听说表彰会结束后要军乐队开路,为优秀农民企业家游街夸富,一看舅父穿着补丁衣服连说不中。春香连忙去商店买来当时算得上最好的“的卡”布,连夜给他做了身“中山装”。从此,这身“中山装”成了他出门穿的礼服。
到1995年,他去北京出席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这身中山装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风采,也有了补丁。有关负责同志强调要求他换一身新衣服。他思量再三决定去第一服装厂做套新装,一问最少得230元,又舍不得了。4月26日全市全国劳模集体去北京。之前一天,市领导发现他还是一身补丁,对他说:“你代表着咱平顶山的形象哩,说啥也不能穿这身衣裳。”令办公室同志到市场上给他买了一套衣服鞋袜。他在日记中写道:“鞋袜外套内汗衫,坚送愚翁北京穿。拒受有违党厚谊,受则愧报心难安。历年奉献不足道,党恩崇高如泰山。深思双全唯一路,坚持奉献求心安”。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造纸厂越办越红火。原来占地85平方米的旧厂房全部扒掉,新建三个车间和三个大仓库,占地面积达980平方米,全部安装了新设备。固定资产从一万余元增加到百万元。年产值从2.7万元增长到150万元,安排120名村民上班,带领他们走上富路。
四、茅庵情怀
刘嘉住茅庵始于“文化大革命”之初,那时是为了躲避政治风雨和开辟造福村民的新场所,盖一个约4平方米的茅庵。后来家里人口渐多住不下,又无力盖新房,他将茅庵扩大为约12平方米,成为他和老伴的永久住所。为了抵抗风雨,几乎每隔两年往上蒙一层油毡,油毡上压上砖头泥块。檩条被压成了弯弓,幸有好心的煤矿工人弄上两根钢管把两面坡托住,才没有塌下来。“大风怒吼一整天,棍压泥糊油毡庵。老翁精疲力使尽,油毡块块飞上天。”“暴雨成灾灌茅庵,床下积水鞋成船。”40多年来,茅庵与主人一起饱经风雨辛酸。
但是,刘嘉心甘情愿住茅庵。他成为农民企业家之后,很多人劝他扒掉茅庵,盖所漂亮的住房,各级领导都表示支持。1986年,曹镇乡乡长苏汉臣对刘嘉说:“你盖吧,我负责给你办理宅基地使用证。”他摇摇头没有接受。1989年,区委书记高国志又劝他盖房子,他又无动于衷。1991年,新任区委书记孙同庆坚持要为他盖房子,并由区政府拿15000元钱。他考虑到要孙女在身边照顾自己,茅庵实在住不下,才同意占用茅庵前的小菜园,用12块预制板盖了个小平房,花费不到1000元。小平房由孙女延丽及其孩子居住,他自己仍住茅庵。
刘嘉为什么坚持住茅庵?是他要坚守自己的诺言。他多次对村里干部群众讲:“村里落后面貌不彻底改变,我就永远住茅庵。”他在日记里也反复表达这种心愿。他写道:“先忧人,效先贤。后乐己,有名言。为人民,志向坚。志未达,永住庵。”他花费近万元购买了四轮拖拉机和双铧犁、收割机、打麦机、喷雾器等农机具,义务为村民犁地、收割、打场、灭虫。连续多年购买化肥,每年25吨,分送贫困户。他拿出3000元防病养老的钱为村里打井浇地。他年年花钱慰问军烈属、照顾困难户,甚至重奖举报偷盗者,使偷盗现象在全村绝迹。
1988年5月,刘嘉创建了第一造纸车间之后,郑重提出要把这个车间捐给集体,很多人不同意他这样做。有人对他说:“党的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不要怕富。”也有人对他说:“合法经营收入归你个人所有,你该得的就得,不要有顾虑。”刘嘉说:“我对党的政策一点都不怀疑,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我承包造纸厂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全村人致富,而不是为了个人发财。”一位老朋友当面劝他给自己留后路,对他说:“你不留后路,将来遇到难处时有人管你,把我的头割掉!”说着还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一下。但是刘嘉铁了心,坚决去司法局办理了捐赠手续。
这时有人说刘嘉是为了出名,说什么“这人是个傻子,图个虚名儿弄啥哩,真不如有钱实惠!”他们错了,刘嘉是不图利也不为名。村里很多人为他的捐献行为所感动,村两委也准备为刘嘉立一块“功德碑”,并请人写好了碑文,准备请鼓乐队,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有人议论这事肯定办在了刘嘉的心窝里,谁知刘嘉听说后坚决反对。他在日记里写道:“立碑表彰村决定,志坚谢绝心意领。美名虽好违誓愿,原筹不如用于农。”在他的建议和坚持下,村里把准备用于立碑的3000元钱打了两眼机井,浇地200亩。
曾经有人连续6次找到刘嘉,要刘嘉出一笔钱,请北京名书法家舒同写“茅庐”二字挂到庵门上。对刘嘉说:“这一来茅庵的名气就大了。”刘嘉坚持一毛不拔,对该人说:“花钱买名的事我不干!”该人连连摇着头说:“不可理解,不可理解!”不仅如此,刘嘉还坚决拒绝出钱作宣传。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约稿专函月数封,愿颂事迹书报登;所附条件无两样,有钱赞助事才中,名利不图早有誓,老汉不是大富翁;回信说明少邮资,只把来信茅庵扔。”
1995年,刘嘉从北京出席全国劳模表彰会回来之后,宣布将个人投资创建的造纸厂全部资产捐献给集体,从所谓的百万富翁一下子变成了穷老汉,维持他生活的主要是政府给他的每月200元生活补贴(后来增加至300元)和转业军人每月300多元的优抚款。但是他的奉献人生并没有因此停步。1997年至1998年连续两年大旱,村西浇不到水的沙土地颗粒未收。这时可急坏了刘嘉。他决定把春节期间市、区领导和社会人士送给他的慰问金拿出来,为村里打井。开始说好的打一口简易井400元,但打的井水量不足,又决定每眼花600元,打得深一些。他算了算钱不够,又把领导和朋友们送给他的酒卖掉。他在日记中写道:“嗜酒六十春,戒酒树决心,自今日午始,点滴不沾唇。试问起因何,为党献赤忱。”刘嘉为打井卖酒的事传到区里,引起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区长李丰海亲自到五虎刘村西视察,为五虎刘村拨款30000元,共打机井14眼,并全部配齐设备。使五虎刘村西的沙土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年年季季保丰收。
刘嘉从83岁捐出造纸厂全部资产到101岁去世,做得最多的事是关心照顾村中的一“老”一“小”。十八年间,他节衣缩食,每年从生活费中挤出1600多元钱,在母亲节和重阳节,两次慰问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为了带动起尊老敬老风气,他还主持了一次好媳妇评选活动。由群众代表推荐,最后由村两委会审定,评出7位孝媳,利用春节唱大戏的时机隆重表彰。他拿出1000元钱给7位孝媳每人制作一面锦旗,发一条太空被。
村中老人们称刘嘉是“老灶爷”。他经常走访看望,谁家啥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发现哪个老人有困难马上出手相帮。一年春节,他不顾下着大雪道路湿滑,亲自把90多岁的孤身老汉刘小会接到庵里过初一,又收拾一兜肉、馍、豆腐干,叫刘小会带回去吃。
又一年春节,孤残老人刘末正为孤独无靠而伤心,刘嘉为他端去热腾腾的饺子。刘末忍不住哭着说:“你就是我的亲人哪!”
时不时地有人去看望他,给他带去些水果,他也舍不得吃,两个两个地分送给全村80岁以上老人。86岁的刘志学感激不尽地说:“东西不多,可意味儿老重啊!”
村小学师生是刘嘉重点关心照顾的又一个群体。他自承包造纸厂扭亏为盈之后就开展做尊师重教活动。先后拿出2000元钱,为学校购买了铜乐鼓号,建图书室,修花坛;连续两年为学校购买烤火煤。
可他觉得这样小来小去为学校师生解决不了大问题。他暗暗积蓄力量,于1989年投资10万元创建第二车间,把这个车间捐给村小学校作校办工厂,其收入用于学校办公经费和代缴300多名学生的学杂费。
1994年,他把1000元省劳模奖金全部奖给村小学优秀教师。1995年,他又把3000元全国劳模奖金存入银行,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村小学优秀师生。就在他去银行存钱时,大孙子向他要10元钱买鞋。他不想因为少10元钱使自己对师生表达的心意不完整,没有答应大孙子。大孙子为此躺在床上怄气,一天没吃饭。他让大孙子看自己穿得几乎透底的鞋,对大孙子说:“你的鞋比我的鞋好多了。爷爷不给你是为了办大事,你得理解爷爷。”
18年间,他每年拿出3000元存款利息,再贴上600多元生活费,为优秀师生买奖品。2012年2月1日,刘嘉过百岁生日,收到礼金10050元。他把这些钱与3000元劳模资金一并存入银行,全部做为教育奖励基金使用,并交待孙女永远使用下去。
五、信念永恒
有人疑惑不解:“刘嘉不为名不为利,到底为了什么?”刘嘉的回答是:为了实现崇高的愿望,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崇高的信念是他的力量源泉,支撑着他百折不挠的奋斗,无怨无悔地奉献,甘愿清贫地生活,旷达无私的乐观。
1989年之初,市委一位领导为刘嘉的事迹所感动,对他说:“老刘,你早就够共产党员的条件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又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就在党的大门向刘嘉开启的时候,一些人对其要求入党发出种种议论。有人说:“七老八十了,入党图个啥?”一位亲戚劝他说:“你不如不入,入了党就得受约束,不如在党外随便。”他当即回答:“我就是为了用共产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
1990年4月19日,78岁的刘嘉终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挥笔写道:“四十年来苦追求,紧抱娘怀不松手。年近八十得新生,愿以夕阳献神州!”又在日记里激励自己:“既干就要拼命干,不能挂名混时间。事业成败看决心,敢闯火海上刀山!”
为了更多地安排村民上班,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他努力积累资金,筹建第三造纸车间,并把第三车间命名为“七一车间”。1991年5月,为了赶在“七一”前建成第三车间,向党的生日献礼,他不顾79岁高龄,顶着高温亲自现场指挥施工。22日上梁这天,他连续在工地上工作14个钟头。在他的带领下,职工们情绪激昂,只用9天时间就把第三车间厂房建成。
过度的劳累使刘嘉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一阵高烧,一阵发冷。但是,不管是烧也罢,冷也罢,他始终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工作。大热天,有时披着破棉袄指挥安装设备。中国共产党70岁生日这天,第三造纸车间一次试车成功。刘嘉兴奋异常,组织职工在新车间为党祝寿。他面对党旗、高擎酒杯,即兴赋诗:“七十大庆表决心,永跟党走为人民。七一车间献份礼,留作纪念启后人。”第三车间的建成又吸收50名贫困村民上班。
为了坚定信念,早在入党之前,刘嘉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热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提高对党的认识。他从70岁开始订阅《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平顶山日报》三级党报和《半月谈》杂志,一直订阅到100岁。他在许多重要文章旁边加有批注,还写了大量的学习日记。例如,他1982年学习第十五期《半月谈》,在日记中写道:“不要因为目前党内还存在某些不正之风而动摇对党的信念,不要因为对某些问题想不通就散布同中央不一致的言论。”他1983年学习第十期《半月谈》,在日记中写道:“农村党员要带头劳动致富,牢牢沿着这个大目标前进,要警惕一切向钱看倾向,胸怀全局、关心集体、扶助困难户,帮助群众一道致富,兴水利,助教育。”他把这些要求都一一落实到了自己的行动之中。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刘嘉还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党的知识竞赛活动。2006年5月20日,他看到《中国老年报》上登载《全国全军离退休干部庆祝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将题一一作答,并写下“阅报即感:‘八五’,‘七十’,二个周年,时刻反思配称党员。若无先躯不怕牺牲,中华昌盛哪有今天。幸福之源来自奋斗,知恩报恩不负先贤。八荣八耻视作路灯,小康社会力担奋前。”没过几天,他获悉《新党章学习问答200题》一书出版,专门寄钱给《中国老年报社》邮购此书。他在书的封面上写下了八句话:“党员必知党知识,否则不配称党员。知史信念能坚定,有机当众作宣传。家喻户晓党历史,能知今天幸福源。达到人人不忘党,党树人心碑万年。”下注:“九十四岁共产党员刘嘉,为以上抒怀,特从北京中国老年报社邮购此宝书。06.7.1前夕。”
2007年下半年,95岁的刘嘉连获殊荣。8月,获平顶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国防知识竞赛优秀奖”;10月,又获中共平顶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共建和谐争创百佳”答题知识竞赛二等奖。
刘嘉愈老学习精神愈顽强,学习愈认真。2010年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他已经98岁。学习活动一开始,他首先在笔记本封面上表明学习态度:“发愿一息不白活,日必习劳忌蹉跎。除了定时听党音,党的政策必勤学。非云年迈无作为,奋斗一生自说过(誓词)。坚持每天写心得,民声遇机有据说。”翻开他的学习笔记,从2010年4月29日至9月9日的134天里,他每天都记下了学习内容的要点,写下了学习体会。越学,他作一个彻底的共产党员的信念越坚定。他在5月10日的学习笔记中写道:“为配称党员,六事铭心田。党音日听学,济众不惜钱。弘扬中华魂,国法定守严。争取立新功,报恩日月年。”下边还特别注明:“党恩,天地之恩。九十八岁共产党员刘嘉。”
刘嘉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里面辑录着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共产党员八项要求”,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和“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邓小平关于“发扬五种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指示、江泽民倡导的共产党员应该遵守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胡锦涛提出的“六个坚持八荣八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点,等等。
为什么要弄这样一个小本子呢?他在小本子封面写道:“百宝之囊,衣袋收藏。学用方便,方针筒祥。保持晚节,日必品赏。茅庵愚人,摘选报章。”他在内页里还写有这样几句话:“随身携带,以备吾三省对照言行,以行瞑目之日,配称光荣的、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斗终身、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从中可以看到刘嘉对党的忠诚和做一名共产党员的彻底性。
为了做一个彻底的共产党员,刘嘉还时时激励自己向英雄模范人物看齐。在他日记中说:“共产党员要像孔繁森那样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党的事业重如山。”
他特意把英雄保尔的名言抄录下来,贴在庵内墙上,下面注明:“特录保尔名言,随时备老夫对照。”
《人民日报》于2007年2月1日起,连载“永远的丰碑”和“不朽的中华魂”,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我党自建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刘嘉怀着崇敬的心情一篇一篇地学习,然后每一百篇辑录为一册,写出读后感言。首册的感言是:“丰碑摆眼前,效学日月年。一息不白活,瞑目配党员。”二册的感言是:“丰碑所载二百人,人人言行为人民。坚持效学年月日,不惜年迈献丹心。”三册的感言是:“恭剪丰碑三百位,人人事迹亘古今。一息有存学先躯,为党事业不惜身。”四册的感言是:“丰碑四百位,事业永铭心。不只是实学,还力传人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充满了对党的赤诚忠心。
在崇高信念支撑下,刘嘉把灾难当作考验:“暴雨成灾灌茅庵,床下积水鞋成船。天赐灾难难难我,畏难不前啥党员?”面对灾难他笑声朗朗:“茅庵灌水门内滑,愚翁大意失跌爬。为喜肘腿骨无伤,美酒三杯笑哈哈。”他把奉献当作快乐:“吾的养生观,日走路八千,心直保平衡,行善乐天天”。他“奋斗着、奉献着、快乐着,快快乐乐度百年。”
六、精神永远
刘嘉捐出全部资产之后,有很多人劝他好好休息,颐养天年。说你八十多岁了,该做的都做了,该得的荣誉都得了,啥也别想了。可他还要想,他想的是:“息存一丝不放过,力争余热全发光。”他决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宣传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体力不及用口讲,发扬国魂力宣传。”他给市、区领导写信要任务:“请求领导给我创造条件,让我能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我虽八十多岁,但我现在眼不花、耳不聋,我自知我的记忆力,包场报告三小时我不会说离题的话。”“我请求需要和可能安排我到学校、厂矿,县区乡村也可以,作人生价值观报告。”
中共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为他搭建了奉献人生的新平台,先后安排他参加了“优秀共产党员报告团”、“英模事迹报告团”和“学雷锋树新风报告团”。除了参加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报告之外,还有很多单位邀请他去作报告。他从市直各机关,到各厂矿企业车间班组,到各学校事业单位,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讲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都讲得激情迸发,精神抖擞,银发飘飘,红光满面。即使在有病的情况下,他也要坚持应邀去作报告。
1996年8月15日,他在日记中记载:“昨日受凉,双腿困疼,今应邀去新华区薛庄乡作报告,坚持前往。”写诗自励:“曾树雄心献热能,今事证明愿难行。昨日午休身受凉,夜晚双腿发困疼。说明年迈如机器,机器老化运不灵。纵然如此余息在,心能跳动志焉停?”在他报告达到100场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为历年报告整百场有感》,为自己庆贺:“愚翁自庆大喜讯,百场报告全市闻。直接听众五万五,每场突出树国魂。无私奉献讲实事,坚持学习举例陈。光荣幸福路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收效如何任人评,我只向党献赤忱。”
根据刘嘉的记录统计,他从1995年5月8日到1998年7月28日,作报告108场;1998年7月29日至2008年底,作报告386场,一直讲到96岁。后来因为严重耳聋,与人交流困难,才不再外出作报告。
为了讲出水平,收到好的效果,他自己写有详细的报告提纲。他要求自己:“经慎思巡回发言,讲实事决不空谈。多宣传主席三不,说贪财万恶之源。老愚翁晚年殊荣,靠政策听党指点。报党恩加强学习,匹夫责效法春蚕。”他还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理论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报告内容。他在给市保险公司的党员干部作报告时讲:“三讲三观互相联,人生缺一高尚难。学习理论很重要,关键还看人生观。”
他每讲一次都产生很大反响。1999年6月18日,他给平煤集团二矿全体党员干部作了一场“三观教育报告”。报告之后,全矿党员干部展开了“以刘嘉为榜样,奋斗不息,创业不止,为国企解困做贡献”的竞赛活动。采煤二队的7名同志没有听过癮,又专程到茅庵拜访学习。2000年3月5日,平药集团新特药公司57名中层及其以上干部到茅庵拜访刘嘉。刘嘉站在茅庵门前给他们作了一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报告。他们听后感动非常,当场赋诗曰:“刘嘉美德人称贤,茅庵虽小天地宽。思想高尚育后人,我辈闻之愧汗颜。”3月27日组织了学习刘嘉专题讨论会,在全公司展开了“学习刘嘉无私奉献”活动。
为了发扬光大刘嘉精神,中共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号召全市人民向刘嘉学习。中共湛河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关于广泛开展向刘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共湛河区委宣传部又于2001年6月给刘嘉的茅庵命名为“湛河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学习刘嘉活动在全市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除了请刘嘉作报告,到茅庵拜访学习、瞻仰茅庵风采、感受茅庵精神者络绎不绝。刘嘉老人于2012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五)无疾而终,但他的精神已经传遍鹰城大地。
2020.6.12.

作者介绍:

丁文浩,中共湛河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优秀共产党员,市级新闻与社科双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市老有所学十大明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0)

相关推荐

  • 南方作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The end 文/南方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文/南方 三十几年前: 在绿色的军营, 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下, 我成了先锋队的一员. 我为此心潮澎湃,彻夜无眠! 我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 我是一 ...

  • 为平顶山党家人点赞

    2021年2月9日-10日,平顶山市党氏宗亲联谊会在牛年春节来临之际,组织家亲募捐用于慰问党家的老人们,表达尊老敬老爱老之情. 众家亲在永明会长和鲁山国锋会长的带动下,纷纷踊跃捐款,展现出平顶山党氏家 ...

  • 先学习怎么学习,然后再学习#学习 @刘嘉森

    先学习怎么学习,然后再学习#学习 @刘嘉森

  • 电视剧《绝密使命》解答了,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原创2021-05-26 13:37·小鹿优优187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绝密使命>讲述的是红色交通员在白色恐怖下为中央苏区传递情报.运送物资.护送人员的故事. 剧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普通老百 ...

  • [新东西特刊]黄刚笔的诗《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个标杆》

    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个标杆 党给他的温暖 在他心中已燃成火焰 即使晚霞覆盖了他的白发 依然挡不住他那颗燃烧的心 在宣讲党的光辉历程的路上 他几十年如一日 虽然已是满头白发 但他爱党的精神没有褪色 他是 ...

  • 《假使红花不属我,愿做绿叶伴花红》李英坤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我叫李英坤,今年67岁,是辽河油田一名退休音乐老师.我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并且是一对特别忠诚党的事业的老革命,老干部.我 ...

  • 共产党人的“特权”

    昨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很受启发,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彭德怀曾讲过:"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正是无数共产党人 ...

  • 思维导图:如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张图看懂全流程!

    欢迎阅读我的第1547篇日更文 1921-2021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百年华章 · 举世共庆 七一建党节由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 ...

  • 小企业把平直量具做成了全国第一

    稿源:长沙晚报 2021-05-09 7:37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 斌 通讯员 戴爽飞 这个"五一"假期,当大家享受着假日快乐时,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湖南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

  • 惟其艰难显勇毅,惟其笃行知珍贵

    从万里长征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回顾历史进程,"低垂的果子"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