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再说“豁出一切”
“豁出一切”的话题,在其他任何场合,我都没有再提过。之所以用“再”,是因为确实说过一次,且反响强烈,于是来了灵感,有了进一步说下去的勇气。
第一次说“豁出一切”,是外出参观回来谈感想。很平易的语言,很浅显的道理,不想却一炮走红,引来彩声一片,甚至极有可能改变现状,为自己“谋”得一个“豁出一切”的岗位。
“豁出一切”的想法和说法,其实不外出参观,也没有什么稀奇。因为我们所在的单位,是个特殊的区域,在这“特殊的区域”,某些环节,是必须要“豁出去”的,否则,就体现不出“特殊”二字。
“豁出一切”的“石头”,能激起万重波浪,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有可能人们太喜欢大锅饭了,只要你有我有,管它多少,就这么着吧;一个原因,有可能确实没有什么可“豁得出去”的,与其说而不办,不如闭口无言;
“豁出一切”的最大阻力,是世间的“红眼病”!有那么一批人,不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事业面前没他,待遇面前缺不了他。有重大贡献的人受点奖,不够他编排挖苦的。在这种人面前,要“豁出一切”办点事,需要胆量啊。
做人和做事,要想不同一般,就得突出特色,或张扬个性。譬如深圳,那是特区,特区就得有特殊的发展速度,就得在招商引资上“豁出一切”,豁出票子重奖,豁出位子重用,豁出精力紧盯,总之,为了发展,豁出去了!
其实,“豁出一切”,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敬业精神,做人,尤其做事,没有这种韧劲,要想做好,难!古人所谓“持之以恒”,说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以为,在崇尚竞争的时代,在以商场为战场的岁月,要成功,就得“豁出一切”。
“豁出一切”,绝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语。要“豁出一切”,首先,得“有”,没有可“豁”的东西,譬如票子、位子,一切都是空话;其次,得坚决,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看准了,就干,不计后果,不怕失败,即便失败了,也不后悔,也不颓废,总结经验,再图新举。
此外,“豁出一切”,也不是死拼蛮干。之所以豁出去,就是看准了,值得去拼命。从哲学的角度讲,豁出去拼命的那一“点”,是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或是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在这一“点”上“突破”了,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正因为如此,“点”上的突破,豁出去值得!
“豁出去”说句心里话,我以为,内陆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比,无论如何强调“放开手脚”,迈出的脚步,都是谨小慎微犹犹豫豫的!这一点,历史已反复证明了。所以,为了发展,豁出去吧!
2008-4-5 07:13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