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如何跟家人进行高质量沟通?
##
(图:iCloud截图)
这是每年高质量谈话的记录吗?
必须,每年还要带他们回顾上年说过什么当时的现状和目标是什么,经历过一年之后实现得如何,然后今年的目标又是什么?
家庭比我想象要更重要
作为长期北漂但普通话依然没讲好的广东人,家庭在这个人生阶段里所占比例没有太高,直到今年再次昨晚年度检视之后才发现原来家庭对我的重要性远远超乎我想象。
延伸阅读:
重建仪式与凝聚情感共同体
大学以来每次春节回家多少总觉得无聊,年味日渐清淡,一般就是按照传统的节日仪式去走:
腊月二十八: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就是在这一天要进行全家大扫除;
年三十:全家人一起在家里团圆饭;
年初一:吃斋,然后出去自由活动或者看看舞狮;
年初二:自己家开年,邀请阿姨一家共进晚餐;
年初四:外婆家开年,一同去到村里外婆家一起吃饭(这个传统已断);
年初五:阿姨家开年,一同渠道阿姨家里一起吃饭。
有时候觉得人长得越大春节越觉得没意思,三四年前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人员的流动,家乡里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好像更关键的是现代生活人们对于仪式本身越来越不重视,流程越来越简化,但求走过形式,忽略了仪式本身。到现在再也难看到一条长蛇型的舞狮队伍,敲鼓大锣烧鞭炮,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大头佛戏狮」的表演。
我开始去思考仪式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作用?
比较神话学约瑟夫·坎贝尔曾说,仪式不过就是在执行某个神话;参与仪式,就是在直接参与神话。
他甚至在《神话的力量》里提及
现代社会缺乏仪式,缺少对自然奥秘的敬畏,过于自信,相信人力的结果,使人越来越远离本性,然而神话却能开启未知世界,让人看到共同的大地,看到宇宙全貌,触及大地和人性。就像雅图酋长口中的感性的伦理道德秩序“人类并不拥有大地,人类属于大地。”
在人类历史上,在最近 200 年才出现科技大爆炸,科学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但神话千百年来支撑人类生活,建构人类历史人类内心,如果要解决人生意义等内在问题,最好还是从上千年尺度的神话里寻找。
《传统的力量:民族特色仪式的功能研究》书里廖小东博士曾写道,民族特色仪式功能在于能够极大地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和情感表达,从而起到积极的心理调适功能。
一般认为,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仪式本身具有时空性和参与性、程式化和重复性、象征性和表演性三大特征。
理解了仪式的定义与功能之后,受战迪论文《仪式感的重建与情感共同体的凝聚:电视文化未来想象》启发,我究竟能不能在缺乏仪式的家庭通过仪式感的重建,凝聚自己家庭这个情感共同体?
我的目的是「提高家庭这个情感共同体的凝聚力,创造高质量的情感连接。」
除去不必要的流程,创建新的仪式,是为了陪伴与更高效情感连接。而不是单纯地坐在一起看电视,吃饭,玩自己的手机或者打麻将。
然后在 3 年前我重建了这样的仪式:
年初一吃完斋之后全家一起去看当年的粤语贺岁电影;
找一个环境舒适和放松的空间,一起吃饭;
然后在我主持之下开始轮流回顾上一年在健康、成长、家庭、事业、社交和财富这 6 个关注层面,然后再做今年的目标,看看相互之间能否支持;
最后在同样的地方拍照。
父母文化不高,平时有许多话碍于出口,当你十分认真对待这个沟通的时候,他们也在这个时空里吐露无疑,每个人不做任何评判,分享那些可能我平时并不知道的切身感受。每年在这个时候通过这样的高质量沟通,得知对方真实的心意,本来远离的心得以靠近多一点点。
有时候觉得血缘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即使相隔千里,再大的矛盾,始终把人紧紧关联在一起。
延伸阅读:
Reference:
《神话的力量》@约瑟夫·坎贝尔
《传统的力量:民族特色仪式的功能研究》@廖小东
战迪, 李凯山. 仪式感的重建与情感共同体的凝聚:电视文化未来想象[J]. 中国出版, 2016(14):13-16.
你不懂的人情与面子,推荐这两本书
对于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对于什么人情什么面子实在这么多年都没有搞懂,但身处这种文化之中没理解或者单纯避免接触容易碰壁,但幸好的是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早就已经有人遇到过,并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验证早就做了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特别推荐你阅读台湾黄光国教授的《人情与面子 : 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这本论文集,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什么是人情、什么是面子,这本书从学术角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最核心提出了「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框架,更好清晰地理解身边的人际关系。
(图:人情与面子)
在个人私生活尤其深刻的是家族的事,两三年前某日突然被我一直尊敬的大我十二岁的堂姐痛批,心扎整整一周,憋了一肚子委屈。吵闹的不过是上下两辈的事情,关系错综复杂,堂姐想的可能是父辈之间帮助延续到我们这一辈就应该需要两清。有许多事情我从未听闻,我也完全不知道如何解决和处理,最后我选择的处理方式就很硬,想清就清我愿意负起责任,只要把源头瓜葛搞清楚。
结果上一年又遇到类似问题,这时候理解了「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框架之后才发现,堂姐在尝试使用「公平法则」来解决家族矛盾,但当时父辈之间是亲兄弟,他们是情感性关系,遵从的是「需求法则」。
「公平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依其贡献比例的大小,获得相当的报酬。「需求法则」则更多按照需求分配,跟贡献无关,当然可能当时父辈也是出于亲情困境,不得不帮。
到了我这一辈这时候就进入了「人情困境」,我和平均一年不见到一面的堂姐便是一种混合性关系,不是单纯的工具性,也不是单纯的情感性。解决的重点就变成我应该如何去丈量「人情」,避免自己「丢面子」同时又需要「给面子」堂姐。(虽然复杂但终究有解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阎云翔在 1996 年的成名作《礼物的流动 : 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这本书更像是「人情与面子」的延伸,每个人都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社会,逢年过节几乎都离不开礼物,对于礼物不同时空的定义与功能、什么时候究竟该送什么礼物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刻的洞解。
(图:阎云翔将复杂的礼物交换情形分为四种类型)
(图:嫁妆-彩礼互惠网络)
在上一年送给妹妹的结婚礼物时,明确是「表达性」,我同时考虑需要兼顾到礼物本身的工具性与表达性。在物质上涨的年代,我选择在支付宝直接转账一笔钱把工具性直接提到最高。不过现在回想忽略仪式化场合,没有好好用漂亮红包装起来。表达性程度最高的是我非常用心写了 1-2 周的现场连自己都哭得不行的演讲逐字稿,至少如今过去半年自己读起来还会流泪。
学术从不远离生活,恰以生活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