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第一生态豪宅——陶朱隐园即将建成

各位设计师

大家好!

“陶朱隐园”位于台北市信义区
是中华工程的一个豪华地产项目
从项目初始就凭着“旋转楼体”的
炫酷效果图聚焦众人眼光
一度被寄望为“台北101大楼之后的新标志建筑”
每套售价约2.2亿元
被称为台北最贵生态豪宅
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台北新建筑
  01. 

吸碳散热的生命建筑

与目前主流楼盘独户型绿化或者阳台局部植栽不同,陶朱隐园借由自身旋转造型,打造无限向上延伸的大露台。规划地上21层、地下4层,每层2户;每层旋转4.5度,共旋转90度;
每户有51坪环状带庭院阳台,庭院阳台还分内外2区域,约30平方公尺的外周庭园区可种7株乔木,内部区则由住户按需种植维护,含草皮区、铺面区及铺面活动盖板区等。
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绿覆面积,根据官方数据,全园(一楼庭园、每户阳台、露台)遍植约23000棵乔木与灌木
其中露台种植的约有95棵,面积可达6890平方米,绿覆率为84.43%,的确称得上“会呼吸的森林建筑”
此外,建筑还设置了6部风力发电设备,每年省电1.5万度;为了降低能耗而使用节能玻璃,让室内270度采光,开窗率达48%;采用LED灯及其他能源管制,每年能节省30至40%的能源。
天窗设计让阳光穿透地下室,加设太阳板,每年可省约4万度用电;雨水回收系统可储约150吨水
“陶朱隐园”顶楼装设太阳能板,每年约省4万度用电
建筑师希望通过这一特定的90°扭曲造型实现4个主要目标
1. 整合大楼南北两侧的锥体区域,以遵守台北市政府所制定的城市风貌规范。
2. 在容积率允许的条件下最大化露天的空中花园,使露台的绿植种植面积远超规定的10%。
3. 为内部的住户提供尽可能广阔的观景视角,尤其是台北101塔和中心商业区的观景条件。
4.利用扭转造型所形成的特殊标准层给住户提供必要的视觉遮挡和私密性需求。
植物根系生长会导致墙体毁坏,但只要在墙体表面提供一种固定植物根系的基质,并有规律地向植物供给水及养份。
植物根系就只会分布于建筑物墙体外表面,从而不让墙体内部不受到影响。
  02. 

螺旋向上的建筑艺术

建筑的中间重心是一根主柱,然后自二楼开始到顶楼,两侧的楼层面沿顺时针方向向上攀升,旋转4.5度,全栋旋转90度,使之看上去像DNA螺旋体。
结合经典几何与现有科技应用,建筑内有超大的无柱空间。除阳台边上外,住宅使用空间没柱,单数楼层也全部没有内柱),而楼板至梁底净高达3.0公尺。
住宅公寓楼的每一层都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这也使得大楼在各个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外貌造型,包括V形、X形、椭圆形和锥形。

2016年8月的进度

2016年10月的进度

2017年1月的进度

2018年1月的进度

2018年8月的进度

2020年进度

陶朱隐园采钢结构所使用的的主要柱体与日本晴空塔所使用的为同种强度钢材。大楼主体的桁架结构仿佛人体的两条手臂,而两侧的巨型结构柱则是手握的滑雪杆。
特殊的Vierendeel Truss结构设计,使得大楼的重量可以完美地传递到地底的基桩,实现了功能和美学的统一。
大楼的高韧性和高抗震性特征确保了陶朱隐园的坚固性。实际上,该项目还整合了核电站级别的抗震要求,所设计的地面加速度峰值为400加仑。
地下室的地板来自由EPS Inc.公司(防震系统)。这一地板可抵抗最高震级为7级的地震,且在震后不会受到破坏,更不会发生延性断裂。
这一抗震等级甚至超过了内政部《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2500年地震返回期限内的最大考虑范围。
为使地震来临时,具有摆动消能的空间,连续壁间皆保留了隔震缝,既增强了抗震能力,又保证了采光、通风。
墙面设置自然植物墙,地下停车场可减少开灯,从而节约能源。
此外,该项目在施工阶段还通过原始泥浆墙的回填和重复使用减少了收缩浪费。建筑师更是在地下室周围使用了隔震接头,并在中央核心筒周围设计了双层玻璃表皮系统,以创造一个自然通风和光导的室内环境。

隔震缝

环形挡土墙示意图

大楼特殊的90°扭转造型还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传统的太极理念。每层旋转4.5°的大楼结构,使得内部住户可以享有270°的全景观赏视野。
陶朱隐园特殊的结构设计,让每户住宅单元内都是无柱的开放空间。这样一来,住户就可以尽情地欣赏室外露台的植被景观。
媒体也报道早在2014年动工初期,陶朱隐园就被业内估价每户价格或超10亿新台币(不含车位),到了2019年,陶朱隐园以约139万人民币/㎡的成交价,成为了台湾第一贵豪宅。每套售价约2.2亿元,台北最贵生态豪宅。
  03. 

大隐于市的园林美景

“陶朱隐园”的名字灵感源于春秋时期儒商——“陶朱公”范蠡的故事。
春秋时期,范蠡为越国称霸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却不留恋权位,功成身退,弃官从商,凭借自身的勤奋智谋、仁厚诚信,经商成功积资成巨富,之后自称“陶朱公”。
因此,地产商以“陶朱为镜,隐园为径,低调大隐于市”为主题,为这个新项目命名。
为更好的体现大楼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该项目种植的乔灌木将超过23,000棵,绿植覆盖率更是高达246%,从而实现每年130吨的碳吸收量。
这一数字也是当地激励计划标准的5倍。
“天价豪宅”、“建筑艺术”、“存在感太强”
无论是哪个标签
陶朱隐园仍然为台湾建筑界刮来了一阵新风
它让人思考
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