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旧事(中)【王来宝】

小庄旧事(中

小庄兴会,我记得有两年时间,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赶会。那年我七岁,二哥大我四岁,他知道的事比我多,很多人和事都是从他嘴里听说的,他对我很呵护,因此,我自愿当了他的“跟屁虫”。

那时刚过年不久,地里没有多少活儿,学校也给学生放了学,大家都要去赶赶会。
小庄村地平,再加上那时的麦苗还不怕踩,因此会场摊得比较大。四面八方来的人在这里汇成一片人的海洋。在小庄村西路北西头,是一片卖农具日杂的摊位。有茶店崔家沟卖风箱的,那风箱做得漂亮,风大。拿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放在风嘴处,来回拉几下拉杆,那石头会被吹得跟头不郎的;合涧铁匠铺的摊位上锨、镢、镰、斧一应俱全,记得那上面的钢印上多是“崔德昌”三个字;写有“东三阳路记老号”的耧、耙、木锨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从原康西山上、合涧河交沟推来的车篓、萝头、筐子等荆货都做得规规整整,样式美观;东掌村付家卖木梳、篦子的,杨家卖毛毡的,还有他村卖苇子、苇席的都展出了很好的货色。卖皀角的也不少。去年年成好,附近村庄的好几棵皀角树都结得很稠,那东西下漕(去污力强),洗开的头发还很爽利,毛把钱一斤,因此买家便挤成了堆。
往东走走是个牲口市场,卖骡马牛驴的来得不少。秦家岗老经纪杨园和俺村新经纪张先福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是忙着给买家作介绍就是忙着捏码(一种买卖牲口讲价钱的特有方式,经纪和经纪、经纪和买卖方撩开一方的衣衫作遮盖,两人通过手动来决定价钱),使买卖双方都满意而归。
在几家卖猪娃的车子前,随着买家的挑拣和猪娃被挑走,那“吱—”“吱—”“吱—”的频频叫唤声给集会平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那卖安哥拉兔的车子旁也有不少人驻足,有的兔子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发;有的蓝蓝的眼睛,褐灰的毛发,都活泼可爱。这东西的食物随处可寻———洋槐叶、各种杂草,很好养,引得很多人购买。
路南边西头,有俺村的郭温、李步云和古善村的几个老汉摆着卖柿子产品的小摊。那昏柿子个个鲜红剔透,那柿嘟噜圪筋筋的叫人流涎,那柿饼白生生的令人眼馋……平地来赶会的有人会花个几毛钱在这里过过柿子瘾,也有买几个柿饼叫回去当偏方,那雪白的柿霜可是治口疮的良药!
再往东是钉鞋的,拴笸箩、簸箕、张箩的。俺村的郝天水跟他叔叔学会了钉鞋、补鞋的手艺。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的,纫针、缝鞋比巧女人还利索。他总是一边憨憨地笑着,一边仔细地忙他的活计。平辛庄的平连伏是这方面的好手。他中等个子,白白净净的,脸上总是带着笑,他的活做得漂亮、利落,经常走村串户。他来到会上,活总是做不完。
曹家沟村的侯丑,是个货郎。他大高个,人长得可不丑。他的两个货箱内装满了头绳、别针、子母扣、松紧带、园镜、手电灯、电池、雪花膏、胭脂等物。尽管他很忙,小孩们动他的拨浪鼓他也不烦,闲下来还笑嘻嘻地教他们怎样摇动。

‍往村中走走,更是热闹。止方村的残疾人张玉伏架起了他的织袜子机,搅动一会儿手柄,下边就会出现一大截雪白美观、子眼细密的洋袜筒。七泉村的韩祖昌是个专门修手电灯的,他是会会不离,口碑也好。现在一会就有六、七个待修的手电筒摆在他的桌子前。‍
俺村的张丑和他叔伯兄弟啟仓支起了镶牙机,在不停地忙活。合涧照相馆在临街一家院子里搭起了摄影棚,真是“水打门前过,趁水好和泥”。拍个人照的,拍全家福的络绎不绝。
门外又是一片热闹的场景。放西洋景的、吹糖人的、拔牙的、修脚的、扎旱针的、卖鼠药的、卖肉桂膏的……那个摊前都是人头攒动。
我们小孩多愿意找卖糖球的,那种锭箍儿糖球,五颜六色的,一分钱一个。大家最爱吃的是那种绿色的带薄荷味的,在口里大半天才化完,吃一颗口齿甜凉,解渴醒脑。
还有卖小瓷公鸡的,灌上水,吹它尾巴上的那个把儿,会发出清脆的连续的叫声。那卖竹笛的生意也很好,把笛子含在嘴里用双手的指头按住笛子上的孔,会吹出很好听的声音。小公鸡、竹笛子都不贵,毛把钱就能买到,孩子们喜欢,家长也乐意买。于是整个集会上小鸡叫,笛子鸣成了最悦耳的声音。
(小庄村)
村子正中间的北墙根儿,是几个盲先生的天地。止方的王子,栗园的合子,大安的念子,原康川的带子…他们或授徒,或背曲儿,或与人算卦批八字,或互相切磋。还有一个有眼的先生,一条腿残了,听大人们说他是南乡人(泛指临淇、茶店、泽下人)。当年临淇大会,日机赶来轰炸,大家往防空洞跑,他没能挤进去,被炸伤了一条腿,后来学了说书,专爱说抗敌报国的故事,人们都爱听,因此也能挣上饭或得个小费。
庄子东头是一片卖吃食的。这里有小店饭铺老郭家,秦家岗老杨家,原康、三宗庙开饭铺的…他们有的卖烩菜,有的卖油条,有的卖蒸馍,有的卖卤面,有的卖煎包子……生意都不错。那边合涧河南园种菜的绕远推过菜来,车篓里有圪整整的老姜,有黄淋淋的韭黄,有绿油油的青菜,有水灵灵的蒜苗……他的货一会儿就被卖饭的和赶会的抢购一空。他揣着大把的钞票,哼着流行的梆子腔,扭动着“一亩园十亩田”的菜农骄傲的腰肢,奔向那再来送货的大道。
【作者简介】:王来宝,祖籍桂林镇,大专文化,从小喜爱文学,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退休后开始写作,处女作《又到六月六》在红旗渠报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