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为近1300岁印章“诊断” 青藏高原上的王陵“复活”|中科院高能所|印章|ct|青藏高原|文...
4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202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CT让近1300岁印章“重生”
对于文物,尤其是古代陵墓,“断代”和确定墓主人身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热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经过3年的抢救性发掘,除了发现出土的墓室结构、壁画、彩棺等大量精美遗物外,在2020年11月发掘尾声时,墓葬中埋藏的一枚边长仅1.8厘米的银质印章的出现,为墓主人身份的确定及整个墓葬的“归属之谜”找到了关键突破口,也成为青藏高原上划时代的重要发现。
刚出土时锈迹斑斑的银质印章
然而,这枚埋藏地下近1300年、表面锈蚀严重的小小印章成为破解墓主人谜团的“拦路虎”, 为了尽快弄清印章上的相关信息,考古专家想到了给印章“拍CT”。
X射线穿过物质时,会与物质发生光电吸收、散射等作用,X射线的能量被衰减。不同的物质对X射线的衰减能力不同,因而X射线的衰减可以反映物质的信息。CT成像正是利用这种性质进行成像。X射线探测器从不同方向记录X射线经过物体前后的能量,然后通过图像重建算法便可获得扫描断层上物质信息。通过CT成像,可以无损地探知物质内部未知信息。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CT成像原理
2020年11月,在文物、化石无损检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中科院高能所接到了请求。在考古专业人员的护送下,这枚印章正式走进了中科院高能所工业CT实验室,在众多目光注视下,包裹被小心翼翼地揭开,锈迹斑斑的印章“裹挟”着厚重的历史走上了现代科技的实验台。
由于银质材料对射线的衰减较强,考虑到印章材料的致密程度以及刻痕的深度,中科院高能所研究人员从众多自主研发的无损检测设备中选择了450kV工业CT进行扫描,该设备采用独特的线阵探测器进行图像采集,大大降低了散射效应带来的干扰,使得成像更清晰。
扫描过程动画演示
控制室中,所有人屏息凝神又满怀期望地等待着结果,而在厚重水泥墙的另一侧,无数的X射线光子从不同方向穿过印章。经过一上午的努力,现代科技终于让近1300岁的印章“活”了起来!
通过X射线CT扫描及图像重建,被锈蚀层遮挡的印面信息分布在六个断层图像上。
成像断层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6个断面的信息综合呈现在一张图像上,锈蚀层的“面纱”被成功揭去,刻有骆驼纹样和古藏文的画面呈现在大家眼前。
最终成像可清晰看到骆驼纹和古藏文
经过专家辨识,印章上的古藏文为“外甥阿柴王之印”,结合敦煌文献相关记载,专家认为,墓主人可能是莫贺吐浑可汗,他的母亲是吐蕃的墀邦公主,处于吐蕃治下,因此印章上带有“外甥”字样。
至此,“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尘埃落定。
“科技+”让文物历久弥新
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被看作是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通过这种(CT)无损的方式,还能够准确地给出文物内部的结构和伤况,就相当于考古专家有一双透视的眼睛,看到里面哪些地方是有腐朽或者断裂的,这对于文物的修复工作无异于如虎添翼。
利用现代CT技术对珍贵的古老印章等文物进行成像,使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少数民族王国兴衰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凭借残存的信物,穿越一千多年的时空,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除了此类印章类文物的扫描确认,中科院高能所还充分依托大科学装置产生的先进技术,开展核技术成果转化,利用核分析、同步辐射以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特点鲜明的现代射线技术,开展古陶瓷成分分析、青铜器文物复原、化石内部三维成像等工作,为文物修复及研究其内部机理、古生物化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CT技术与应用
陈璋圆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国家一级文物,是唯一一件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于一身,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能体现泥范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现存青铜器。
为了研究陈璋圆壶的内部结构之间的加工工艺,为文物的复原提供依据,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使用6 MeV加速器射线源CT系统,对陈璋圆壶进行无损检测。通过后期对CT图像进行的分析发现:壶颈部有一道规则的圆凸线,并且在突出台阶的周边有溢出的铜液。这个特征告诉我们,壶颈和壶体是分开铸造的。铜箍有两圈,内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壶体的盘龙网络与内箍连接,立兽和铺首都是直接镶接在内箍上,同时,外箍分为四段,由立兽连接外箍两端,而在两立兽中间镶接一铺首装饰。
此外,中科院高能所还利用核技术辐照工艺,在壁画、古书、古建筑等杀菌消毒和文保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仅就CT系统而言,中科院高能所已经与三十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领域涉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地质、文物等多个领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