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之——莫高窟壁画见证着古老中国的兴衰

​这几篇“丝绸之路”都是根据二十年前第一次到新疆旅游写的游记扩编的。我有个习惯是旅游当天或次日将所见所闻所想记录在笔记本上成为游记。有的还写的挺详细,不过知识面有限,所以还是比较粗糙,现在有网络,有度娘可以查询一些知识,可以把一些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归纳进来,成为自己的知识,真好。退休了,把以前手写在笔记本的东西搬到手机上,也许就成了“回忆录”了。

我们的行程在离开火焰山后就到哈密,因为天气突然变冷,车程又远,所以哈密住一晚,草原绕一圈次日就直奔敦煌了。敦煌属甘肃西北部地界,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是青海,甘肃,新疆的交汇点,分别与东危山,鸣沙山,罗布泊交界,北面是茫茫的戈壁滩,与天山余脉相结。绝大部分是沙漠和戈壁,绿洲面积很小,只占4.5%。日照时间长,降雨量特别少,蒸发量多,所以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风大,风沙更大,所以是很不适应人类生活的地方。我们来的时间是八月初,还好,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我们沿途可以看到一些正在开采中的矿,最兴奋的是竟然看到成百匹的野生骆驼,它们在戈壁滩是自由自在奔跑,汽车呼啸而过它们毫不理会,估计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还看到很多修公路和修天然气“西气东输”的工人。除了旅游车之外,基本上没有看到当地的村庄或者路人。因为行程紧张,驱车六小时才到达莫高窟,所以我们就直奔莫高窟参观,明天才去鸣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有莫高窟,汉长城,玉门关,阳关等等。是国家级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文化宝库。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设敦煌郡,(现代许多学者对敦煌一词的来源有争论,这不是我该操心的)。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的三苗就逐渐迁徙过来,也就是蚩尤的部落,战败之后迁往西南西北大山沟里或人烟稀少的地方。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半农半牧。

夏商周时期羌戎族在这里游牧,叫古瓜州。战国和秦这里主要是“大月氏”“乌孙人”“塞种人”,后来乌孙人和塞种人被大月氏打败,就成了大月氏的地盘。到西汉初年匈奴人又打败了大月氏人,把大月氏赶到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也就是介于新疆最西北以及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斯坦,伊朗,阿富汗,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地区。当时整个河西走廊都被匈奴控制。

到了汉武帝继位之后(前138年)才首次派张骞西行,联系大月氏,乌孙夹击匈奴。到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便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绕昆仑山北麓和南麓两条线,唐朝以后又在天山北麓开通第三条线路。张骞之后中原与中亚,西亚有了各种沟通,无论文化,外交,政治,人员,货物……都通过西域得以交换,“咽喉锁钥”的敦煌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换地。中西文化在这里汇集,碰撞,交流。中国也在此开启了世界之旅。汉武帝时期还修建了敦煌到罗布泊的长城遂烽,设置了玉门关和阳关以保证丝路的畅通,这时也开始有了敦煌石窟的开凿。

传说公元336年,有一个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在一片美丽的夕阳中看到千佛在金光中闪耀,于是在神的感召下开始凿洞,之后就延续千年不息的凿洞,刻画,藏经。

到了魏晋南北朝河西走廊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公元400年,李蒿据敦煌称皇,建立西凉国,敦煌第一次成为“国都”,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

十六国逐鹿中原,大批的文人雅士,硕学宿儒,平民百姓都纷纷逃往西域避难,同时也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带往西域,这个时期是西域发展最快的时期,敦煌大量的石窟也就是这个时期开凿的。

隋文帝崇尚佛教,所以隋朝也是开凿石窟的高峰期,而且带来了南方的艺术风格。

唐朝之初达到最强盛,唐玄宗之前莫高窟达到1000窟以上,唐僧取经回来也把大量的经书藏在莫高窟,而当时的壁画也达到了历史巅峰,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开始衰落,吐蕃占领河西。后来中原一片混乱,但西域相对稳定,所以石窟的开凿还一直继续。

北宋年间五万多卷书籍、绘画被秘密的藏在735个洞窟中的一个(现在编号16号),藏好经书画画之后砌墙封门并在墙上绘画掩饰,此后被遗忘了800年,直到被后来的王道士发现才惨遭劫难。

11世纪党项族兴起,西夏王李元昊崇尚佛教,学习汉文化,所以敦煌石窟还继续开凿并且扩张到整个河西走廊包括榆林窟。这个时期整个西北地区保存了大量的西夏文化和中原文化。

元朝的统治者也崇尚佛教,而且蒙古大兵进出西域,远征西方也要经过敦煌,所以敦煌还是一直得以保护和扩展。因为蒙古大兵的铁蹄一直到达地中海,所以这个时期还是中西方合作交流达到最盛的时期,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元军占领河西走廊时期进入中国的。

明朝之后朱元璋修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到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1524年明王朝下令关闭嘉峪关,从此敦煌开始衰落。

此后200年敦煌没有建制,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石窟也就逐渐荒废。

到了康熙后期逐渐收复河西,雍正年间从甘肃大量移民敦煌,同时迁罗布泊,吐鲁番兵民到敦煌垦荒,引水灌溉使河西走廊逐步恢复了生机。可惜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外交困,尤其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王朝日落西山,敦煌也跟着没落。田园荒芜,风沙漫漫,荒无人烟,很快洞窟就被埋没于风沙之中。

大约1892年前后,农民王圆箓到了甘肃当兵,在兵营接触了道教。兵营出来后就流浪到了敦煌,看到这里有栖身之处便住了下来。信奉道教的他看到这么多美丽的壁画确信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于是决定守住这里。起初他“到处化缘”“筹款修窟”“供奉香火”“经书为伴”,一住就是8年。到了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偶然在北侧窟壁上发现了一个复洞,打开洞门发现里面重重叠叠堆满了大量的经书和文物。惊诧之余他带着经书到县政府报告,可惜浅薄昏庸的县令压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将经书一扔了之,草草打发他离开。之后王圆箓还报告了继任者,继任者王宗翰还算跟着王圆箓来看了一下,然后说“王道士就地保存,好生看管”,然后就一去不返了。这是王圆箓还不死心,取了2箱经书,雇了毛驴走了数百里路到了肃州找到道台,可惜道台也是一昏庸之人,啥都不懂,只说了“书法不错”就完事。绝望的王圆箓还给慈禧写了一封信,可惜没办法寄出去。在王圆箓的墓志铭上明确的记载了这段历史“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着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就这样,敦煌里的绝世珍宝被浅薄昏庸的清朝官员全体漠视,这也就必然引来后面列强的窥视和抢夺。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把王圆箓说的一无是处,其实我想王圆箓已经尽力了,毕竟他只是一个食不果腹的贫民。他可没有余先生高深的学识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该骂的是无能腐败的清政府吧。

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很快就引起了欧美考古学家,汉学家 ,冒险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就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蜂拥而至。他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手里买走了大量的经书和文物,这些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宝藏就这样流失海外。据统计英国大约弄走了7000多卷,法国6000多卷,日本300多卷,俄国连残页共1.8万份。不过我想这些宝藏能够安全的躺着博物馆里而不被毁坏也不是一件坏事,尽管它不是躺着自家的博物馆里。

二十世纪初,也就是敦煌文物被列强掠夺的时期还出现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现象。当时日本也参与了掠夺中国的文物,并兴起了研究敦煌的学科,而当时在中国这些宝藏根本无人问津,更不要说研究了。这就是国家衰弱的悲哀,不怪人家,要怪只能怪自己。

1943年以后陆陆续续有部分维护,到了2008年12月29日国家才决定投资2.6亿元对敦煌莫高窟进行大规模的维修,2011年维修完工。我去的时间是2003年8月,那时候还是一片混乱,只有个别洞窟维修并供游客参观,绝大部分还埋在沙砾里面。而我们看到的壁画也还是很破旧,很多地方颜色基本都掉光了。但各种飞天女神的神韵,佛祖的慈悲姿态等等还是可以见到的。

离开莫高窟,我的心情特别悲凉。在感慨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的同时也感慨贫穷落后必定挨打的历史必然。真希望崛起的中国生生不息,永不再受列强的欺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