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集成简

那天收到立秦(王立勤)老师的消息,说准备出一本散文集,嘱我为其写点东西。虽诸多琐事在身,仍欣然应允。因她所托之事,我不能也不该以任何理由拒绝。

我和立秦的相识,源于我创办的微刊《文艺众家》,亦源于我们对文学共同的爱好。因为她的稳重,因为我的邀请,她由平台最初的一位作者变成了今天编委会的一员。

相识两年我们虽至今未曾谋面,但我们有太多文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我确信,我懂她。

最初的印象来自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半身照片,照片里的她齐耳短发,面带微笑,那笑,温婉知性,让人心生温暖。

古人云,观其色,察其言,可知其人,立秦给我的感觉是平和的好脾气的,想她做事情,必定是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不愠不火,这样的人,可以重托,值得深交。

接下来的相处,证明了我的判断是对的。两年来,平台虽无任何酬劳,但她一直把《文艺众家》当做自己的平台,踏踏实实,尽心尽职,认真负责,且无所求无所欲。这让我打心底感动。

如今,读完她十万字的文稿,我对她开始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

立秦的文章是坦诚的,像极了她的人。读她的文章,你仿佛是在和一个邻家姐姐谈心,每一句,都让你内心安稳,灵魂妥帖。那些文字,质朴、平实又不乏闪光点,有如阳光下的涓涓细流,粼粼水波,泛着碎钻般的光芒。她用她细腻的笔触忠实地记录下了她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岁月以及她身边的那人、那事、那景,那是一个平凡的但又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小世界,那里面,有她、有你、有芸芸众生普通大众,那里面,也有一个清澈纯净、与众不同的、坚韧倔强的灵魂。就如她自述“凡人中的一员,就像江海中的一滴清水那么普通,像森林中的一片树叶那样平凡。如果说有些与众不同,那就是这一滴水,无论流到哪里都愿保持纯净,这一片树叶无论生长在什么环境下都不愿干枯。”

读立秦的文章,我们不必去纠结是否有华丽的辞藻,是否有千古佳句的嵌入。她的文章中有一种纯粹的东西,那东西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来源于自然而然中流露的真情。没有真情的文章,就像没有灵魂的生命。空洞无味到如行尸走肉般,立秦的文章是有灵魂的,她的文章最不缺乏的就是真情,她的笔触所至之处,都是发自切肤的真实感受。作家徐锁荣说: “散文必须要有体温,有呼吸,没有体温和呼吸的散文,只能是公文,或者应景之作.这就像草书的线条,如果没有书家的气韵纳布期间,笔下的线条必然是僵死的,只能是水墨的堆砌”而立秦的文章是有体温有呼吸的。她以她身边每一位至亲的人、朋友、同事以及她自己去反映这个社会的真实。一个个故事、一段段记忆,都来自她的生活经验,里面有她带着芬芳的体温。那不仅是她自身的生活体验,也是所有小人物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 读完她的整部文稿,我们了解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更是一个小社会在某段历史中的一个缩影。

问此书欲为何名,告知“勤耕集”,我点头称好,无论从文章内容还是从立秦的为人来看,这个名字都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果说坚强、稳重、纯净是她的特点,那么勤奋,就应该算是她的标签。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个“勤”字,她也的的确确是一个勤劳的人,从她的叙述中可知,她虽一直体弱多病,但在单位处处争做先进从不落人后;在家庭是贤妻良母,带孩子、做家务,哪点也不含糊。人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而她,用自己的话说“撑起的何止是半边天?”。即便有繁重的家务和工作,她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作,笔耕不辍。她说,她讨厌好吃懒做的人。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美德,足以抵御一个人大部分的缺点,而在我眼里,立秦没有缺点,她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人。

立秦喜欢冰凌花,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朵开在尘世中的冰凌花呢?默湮于世,温暖绽放,纯净无暇。

我一直以《礼记·中庸》中的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立秦以泰戈尔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为书之开场白,一中一印,意相近、情相通,这应该算是我跟立秦的缘分,亦或算是知音所见略同吧。

是为序。

双鱼 戊戌年署月于京

责任编辑:书带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