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感悟《孙子兵法》5——地势之利

《孙子兵法》中关于战争问题,孙子提到需要祥察的第三件事是“地”。孙子解释说:“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现代汉语的释义是: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完全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每一场战争都离不开地利、地形。只不过有的地利在于战术层次,而有的地利在于战略级别。关于战术层次的地利比比皆是,关于战略级别的地利在战争史上也屡见不鲜。

地利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概念,在任何战争中,都离不开地利的概念,可以说,没有地利的战争是很难想象的,也是极为罕见的。除非,你把武夫们的随意争斗和酒后的发泄也看做一场战争。

古潼关

例如: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相互攻伐,然而当时,即使还较为贫穷的秦国也是相对安全的,这是因为秦国有着很好的地利条件,周围有四大关隘保护着秦国。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地利条件有效地保护者秦国的安全。这四大关隘是:

东部的潼关。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东方的强国想要进攻秦国必须经过潼关,然而要想突破潼关却是一件难事。

西部的大散关。大散关位于秦国西部,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大散关

东南方的武关。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位于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处的谷涧间。

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沿该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武关凭险而立,是秦京都咸阳的南大门。

古萧关

西北方的萧关。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处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

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四关之地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秦国的安全,而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极其富庶,这是秦国图强的先决条件,这就是“秦之四塞”。可见,秦国的地理位置是何等优越,可以说是上苍对秦人的眷顾。

古武关

另外,难以跨越的蜀道也是三国时期蜀国得到一定时间内国家安全的重要地利。还有,在秦汉时期,南岭也是南越国的一道重要门户;长江,也曾经成为南朝的一道重要屏障。这些,都一度成为防守一方的重要地利条件,成为进攻方的巨大障碍,历史上有很多的人在这里功败垂成,例如苻坚、曹操等等。

在古代,人们在战争中就十分注重地利的运用。在三家分晋以前,晋国主要有智、赵、韩、魏四大家,这时实力强大的智家的当家人智伯开始找茬,他先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取土地,以图试探他们对智氏的态度。人家本来都不想给他,但是碍于智伯的力量强大,韩康子、魏桓子在家臣的劝说下答应满足智伯的索地要求。

为了进一步占有晋国,智伯将目光聚焦在赵襄子身上,他如法炮制也向赵襄子提出了索要土地的要求。令智伯没想到的是,他在赵襄子这里碰壁了,他答复智伯说:“要土地没有,你想怎样,赵家奉陪到底。”此时的智伯实力强大,在晋国俨然就是个老大,他哪里咽的下这口气。于是智伯就调集了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组成了三家联军,去讨伐赵襄子。

曾经遭到智伯水淹的晋阳,今天的太原

智伯率领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联军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为了打败赵襄子,尽快拿下晋阳城,智伯命令引水淹晋阳城。有一次,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巡视水势的时候,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洋洋得意地说:“看到这幅场景,我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水可以让人亡国啊。”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联军中的韩康子、魏桓子仅仅是惧怕智伯的实力才答应与他一起讨伐赵襄子。看到晋阳城被淹成这个样子,两人不约而同地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听到智伯的感慨,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两人心领神会。正当韩康子、魏桓子担心将来智伯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赵襄子派人前来。于是,韩、赵、魏三家一拍即合,约定共同对付智伯。

今日汾河

到了约定日期,赵襄子趁着夜色派人杀掉了智伯军队的守堤官吏,让大水决口改道到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被大水淹的一塌糊涂,韩、魏两家军队乘机再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最终的结果是智伯的军队大败,智伯身亡,智伯家族也全部被诛灭。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伯的领土,更有甚者赵襄子砍下了智伯的头,涂上漆,用它来喝酒。

这场战争中,汾水是重要的地利,智伯运用时,是灭赵的利器;韩赵魏运用时,是灭智伯的利器。汾河在晋阳的地利,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红军利用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实例很多,如四渡赤水、遵义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保卫、巩固陕甘苏区的山城堡等战役中,红军都预先测绘了作战地区的详略地图,有力保证了指挥员战前把握战场环境、利用地利巧妙部署兵力,指挥部队作战。

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之战等,也是充分运用好地利的著名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命令,将原先设立在榆社县韩庄村的兵工厂总部修建所转移到黄崖洞,并且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我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这就是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在这里,我们八路军将士依靠黄崖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要,进行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英勇抗击来进犯的日本侵略者。

泸定桥

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国外其他民族的征战也莫不如是。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也是第二次波希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依托优势地形,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但是波斯军队人数众多,在杀了近2万人的波斯军队后,300名勇士全部牺牲。

温泉关之战

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战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利塔瓦河与哥尔德巴赫河的汇合处,这里的沼泽地带和几个湖泊,构成了战场南面的天然障碍。这使得拿破仑可以抽出更多兵力于其它方向,特别是主要方向,同时决定了战役迄止的方向顺序。二是普拉岑高地。这个高地四周都是平坦的开阔地,占领这个高地,就能控制很大地段。而在普拉岑高地与南面沼泽地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

总之,普拉岑高地在这个防御地区内是一个可以影响和控制全局的要害地点。拿破仑正是看中这两点,在先是“示弱诱敌”,放弃普拉岑高地后,又乘势夺回高地,最后将敌大部兵力驱赶进沼泽湖泊地带,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普拉岑高地地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引人注目的前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中,德军企图通过闪电战,在苏俄广袤的国土上称霸披靡,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摧毁苏联的意志和抵抗。

战争中期,德军却发现举步为艰,苏联人民顽强不屈的抵抗住了德军的前进步伐,特别是当苏联恶劣严寒、冰冻无比的冬天来临以后,水土不服的德军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后勤补给也陷入了失控状态,缺吃少穿的德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而此时的苏联红军,却利用地理优势和天生的耐寒能力,对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了声势壮大的反攻战役!苏联全国军民万众齐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且同盟军一道,解放了被法西斯蹂躏的欧洲各国!消灭了不可一世、罪恶滔天的希特勒法西斯政权。

二战时俄罗斯的极端天气

在和平时期,地利问题依旧十分重要。中东的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非洲的矿石等等都是地利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才使得国际形势波澜起伏。

在经济活动中,依靠地利,更是能做好、做大、做强的前提。例如:大名鼎鼎的茅台酒,就是因为有了赤水河附近的自然环境才得以孕育出来,离开这个地理环境,同样的工艺也酿制不出味道醇厚的茅台酒。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山区的人们利用矿产、林业等生活,住在江海边的人们利用渔业、运输业等生活,这些都是因为地利因素。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酿制出茅台酒的赤水河

每逢冬季,滔滔长江进入枯水季节,不过,这对于四川泸州江阳区蓝田街道何家坝村等不少紧靠长江水域村子的村民而言,却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因为,江边大面积裸露出的河滩上面有千奇百怪的长江奇石,那些一块块长江奇石,能给他们带来巨额财富,甚至有的村民们靠着这些石头发家致富买房买车。

一块石头经过挑选、命名、装饰,就会无限升值,因此,这里的每家每户院子里都堆满了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石头,就等着有一天把石头变现!

枯水季节的长江

另外,我们看到的还有山泉水等等的因为地利而致富的故事,这些都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考虑、添加了地利因素。当然,在未来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机遇等待着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