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来稿]同是杨氏拳为何外形差别那么大?谁对谁错?
当前,太极拳种类众多,门派林立,虽同属太极拳,但风格迥异,要求有别。习练不同太极拳种的拳友相互交流时,常常如隔壁垒;拳架外形的差别、拳理心法的不同也会使习练者产生困惑——为何拳架的外形差别这么大?谁对谁错?
窃以为:不同拳种,甚或是同一拳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名师拳家身上,呈现出形上的区别、意上的不同,都是自然不过的事情,无关对错!一切的不同都是历史选择的结果。目的不同,要求则不同,由此带来的心法、外形自然各有不同。只要符合太极拳的“十要”,符合太极拳的根本原理,其它的不同都不是事。在专心自己所学的同时,对其它不同的拳架须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之,欣赏之,借鉴之。
我们习练由扎西大师、李海水老师传承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在秉持谦卑向学的态度之时,大家对自己习练的拳有理由给予足够的自信,钻研、分享、传播李海水老师所传授的太极拳!
我们的自信,至少来自于四个方面,具体地说,可以归纳为“四个自信”:
一是师承自信。这个自信解答了“拳从哪里来”的问题——“杨家三代~赵斌~扎西~李海水”,一脉相承,非出旁门。
二是拳架自信。这个自信解答了“拳架怎么样”的问题。扎西大师所传的拳架中正安舒,曾经得到过众多太极先贤的赞誉,现在和未来,也一定经得起芸芸后辈方家切身的检验与品评。
三是传习自信。这个自信解答了“如何练好拳”的问题。“传”者,传授也;“习”者,习练也。李海水老师的传授按照由分步到连贯,由拳架到拳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进行讲解教学,习练者若能真正按照老师所授,做到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拳艺一定会不断进步。
四是德修自信。这个自信解答了“如何做人,以拳入道”的问题。“德修”即“明德”与“修身”,语出《礼记·大学》。人练拳,拳也在练人。我们在通过习练太极拳涵养身体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矫正着我们的德行修为。
太极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德行修为,我不作赘述。我想,扎西老师、李海水老师已经以他们一以贯之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唯有以老师为榜样,保持源源不绝的自信心,抱诚守拙,恒勤不断,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获得德艺并进、性命同修的收获。
有了老师如蚕吐丝般的引领,有了我们追师不竭的坚持,相信我们正在习练的太极拳一定会永葆鲜活的生命力,在太极这个百花齐放的花园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