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国子监
“国子监是学校,除了一些大树和石碑之外,主要的是一些作为大学校舍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规模大概是明朝的永乐帝所创建的(大体依据洪武帝在南京所创立的国子监,而规模似不如原来之大),清朝又改建或修改过。其中修建最多的,是那位站在大清帝国极盛的峰顶,喜武功亦好文事的乾隆。”(汪曾祺《旅食与文化》)汪曾祺先生的寥寥几笔,就大体说清了清代国子监的性质与沿革。应该说重视官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太学和国子监就是官办的教育机构。
清朝因明之旧制,顺治朝时开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顺治九年(1652)顺治帝亲自视察国子监,以后历代相沿,成为定制,称为“临雍讲学”。康熙年间,康熙帝为国子监题写“彝伦堂”匾额,并重修国子监。雍正朝又将国子监南面方家胡同的142间官房拨给国子监,国子监校舍得以进一步扩充。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帝更是亲自命礼部、工部仿《礼经》旧制,在国子监彝伦堂南面建造辟雍,又在辟雍南面为“向学重教”专门建造一座毫无宗教色彩的琉璃牌坊。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帝还亲临辟雍,举行了隆重盛大的讲学典礼,其临雍之仪、讲学之礼又历代相沿,成为定制。
国子监在历代清帝的直接过问及重视下,正规而严格,系统而完备。国子监内建有四厅六堂,即:绳愆厅、博士厅、典薄厅、典籍厅;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四厅是国子监职官办公的地方,六堂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国子监的职官设置为: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薄、典籍等。祭酒、司业总理学校事物;监丞、典薄、典籍为管理人员;博士、助教、学正、学录为教师。清代国子监学生最多时不超过300人,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学习课程有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同时每日练习楷书600字以上。国子监学生的待遇也很丰厚:监内肄业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银二两五钱;每年的11月、12月得煤炭银五钱;衣服、被盖、文具等由政府供给;婚娶、奔丧、生病等有假期和补助;每逢大课——即每月15日的考试,则“官给膳食”“发银二钱”,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活动亦有赏钱。国子监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官,也可参加科举。
国子监本应该是个清高的学府,但随着管理逐渐松懈尤其是捐纳之风大开,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也越来越为人所看轻。纳监的监生只需向户部交一笔钱,就可以领取一张“护照”,然后再向国子监交一笔钱,即可领取“监照”(毕业证书)。这笔钱清廷规定不用上缴,由国子监的官吏皂役摊分。到清末,每年甚至有几十万人可以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需花钱便能轻松买得国子监证书。这时的国子监实际上已经有名无实,空疏而腐败,完全成了粉饰太平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