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象书画 | 秋林读书图
前些日子呢看了一幅大英博物馆做的三D版的国画,印象还是蛮深刻的,感叹这些老外对中国艺术研究的是很透彻。
今天又翻到了,索性呢就编辑下分享给大家,今天就来聊聊明代画家项圣谟的秋林读书图。
项圣谟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陌生,但是他爷爷大收藏家项元汴 ,你有可能听说过,就是那位在古画上盖章比乾隆还要多的老爷子。
就比如褚遂良版的兰亭序上,乾隆就盖了十多枚印章,而项元汴呢盖了九十八枚之多,史称巨能盖。不过能在上面盖章呢也证明人家曾经拥有过这些好东西。
据统计,故宫一共收藏书画作品是四千六百多件,其中两千一。九十件是经过项元汴之手。
所以呢作为他的孙子,项圣谟从小呢就能受到这些古代顶级书画的耳濡目染,也为他成为一代丹青高手打好了基础。
咱们再回到这幅作品上来,跟随着飞鸟的视角进入画面,穿过树林、山涧,趟过小溪河流,身临其境的体验国画的水墨山水之美伴随着镜头的逐渐拉近,在一间小小的茅草屋内,一个书生呢正在耕读沉思,这时画面大大的增加了感染力,赋予了人文气息。
项圣谟画画呢不像后来董其昌那么拙普,还有点宋代绘画的严谨性,布局上是大开大合,意境明净清雅,所以呢他的话看起来还算是蛮舒服的,既有学术性还有观赏性,做到了雅俗共赏。
董其昌对此评价就是有宋代范宽山水神品之长,还有元人书画之气韵。
论绘画技法上呢,以水墨略施淡彩,而这个色彩呢淡而不薄,用笔上是凝重秀逸,山有嶙峋之风,树有娇艳之色相,画面中好像有一股冷艳的暗香在浮动,气韵不凡。
画面中有读书人物的造型,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标志之一。
首先要明确一下文人画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不以画画为生的读书人画的画就叫文人画。
文人画呢是由唐代诗人王维提出的,经过宋代苏轼、赵孟頫等人的完善和发展,到了元代呢就达到了最高峰。
在古代,家里有个门框就会贴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个对联,希望自家呢也能够成为书香门第四家。
因为耕是生产力,是农业文明赖以生存的条件,读呢是生产关系、科举制度、文学艺术等等,所以耕读二字呢就成为了古代的最佳拍档。
拿到现在来说呢耕就是九九六。读呢就是上网刷视频,所以在文人画中,读书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创作素材,不管是春、夏、秋、冬都有对应的画作。
比如春有树下读书图,夏有晴窗读书图,秋有秋林读书图,冬有雪窗读书图等等。
古代的读书人都以考取功名、齐家平天下为己任,但是一般来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特别是元代的读书人被冠以臭老九的称号,社会地位呢是极其的低下,所以一般都是隐居深山、闭门读书,这就成就了文人画的巅峰时期,其中的画家呢个个都是文人画的小能手。
这幅画描绘的是安徽省黄山市的祁云山,是中国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风景秀丽多奇山。
如果哪天呢你有功夫带上一本想读的书,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就在这大山深处找一个凉亭,关掉手机,静坐读书、静观本心,来找到这种秋林读书图的感觉,完完整整的给自己放个假,充分体验一下心闲便是读书天。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您最近一次读纸质书是什么时间读的是哪本书?
据统计,我国人均年读书量为4.65本,看看你这次有没有拖国家的后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