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愈发喜欢独处的人,是因为参透了这三个道理
在书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魔鬼在井水里下了毒,致使所有村民都长出了尾巴。只有一位智者没有喝井水,并告诉村民只要不继续喝井水,就能恢复原形。但是大家都觉得他疯了,要烧死他。智者最后没办法,也喝了井水。世界恢复了平衡,一群猴子歌舞升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了追求安全感和归属感,会试图融入群体。他们会抛弃原有的观念和智商,以换取群体的认同。
生活中的我们不就是这样吗?不希望自己特立独行,害怕被别人孤立,所以我们不停地交朋友,混圈子,放弃自己的原则,改变自己的立场。但这样真的有意义吗?
频繁的社交除了让我们身心俱疲,真的给我们带来所谓的人脉和资源了吗?我们自以为是的朋友们,他们真的把我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了吗?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之后,深夜归家的路上,我们有没有感到空虚?
人情社会,人脉至上。但有些人,他们不孤傲但清醒,不怪异却独行。
独处,是一生的修行。
独处与孤独不同,孤独是被动,独处是主动。孤独是一种痛苦,而独处是一种享受。
独处是智慧,是勇气,喜欢独处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目标以及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
能够真正做到独处的人,往往是明白了这几个道理。
成长,终究要靠自己。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自己郁郁不得志,生不逢时。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自己到底是不是千里马?伯乐是善于辨识千里马,而非善于培养千里马。
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那就是机会来了并不会让人变强,只有人变强了才能抓住面前的机会。每个人都想遇见自己事业上的贵人,但是靠着留个电话和名片,这能有多大的效果呢?
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的互帮互助,本质上都是利益和资源的等价交换。除了父母亲人,很少会有人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想要别人心甘情愿地付出,那要先明白自己能够给与对方什么东西。事业如此,生活如此,爱情亦如此。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本,那么任何社交也无法换来有用的人脉。”
习惯于独处的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会过分地社交,盲目地混圈子。他们在慢慢地积累和成长,等到资源和能力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他们想进入某个圈子也不难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源和能力,就算混进去了,谁会塔里呢。
朋友要看质量而非数量。
习惯独处的人有没有朋友,当然有。
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不可能成为彻底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与别人互动,在互动中我们会更好的自我认知。这些互动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独处之人对于友情的态度,是宁缺毋滥。他们需要的是一两个“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很多“普通的朋友”。
有人认为朋友多路子广,办起事情来也方便。这不可否认,但这在本质上也是利益交换而已。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地位显赫的时候,朋友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但朋友到底是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人落难一次就明白了。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
很多时候我们所结交的朋友,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认识的层面上而已。也许因为相同的爱好,也许为了打发时间,也许有一个彼此都讨厌的人,这就让我们成了普通的朋友。
有人说,最高级的朋友谈梦想,最低级的朋友谈是非。这句话的对错暂且不论,但是想一想,在平时的交往中,是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聚在一起论讨他人的是非?
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真正的朋友,也许不会为你两肋插刀,但当你跌入低谷的时候他们会拉你一把,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落井下石。
真正的朋友,他们不会嫉妒你的优秀和成功,更不会嘲笑你的上进和努力。
高质量的独处,远胜低质量的社交。
社交修身,独处修心,两者缺一不可。如何权衡,就看质量。
高质量的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它当然不是指宅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玩游戏,也不是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得追肥皂剧。
而是在独处中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笃定自己的目标,
积累自己的知识,
反省自己的不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自知,自励,自省,在内心平和恬静的状态下,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觥筹交错的酒桌上,嘈杂热闹的聚会上,恐怕没几个人能到做平心静气吧。
与众人狂欢可以体验短暂快感,与自己相处可以收获长久裨益。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能不做,但要少做。如果长时间的沉溺其中,必将在人群中丧失自我。
村上春树就很喜欢独处。
他会在每天清晨着手处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早晨起床之后,人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处于最高的水平,之后会逐渐地递减)
然后他会把几个小时的时间留给自己。独自跑步,读书,写作,听音乐。相比于别人一起,他更喜欢独自做这些事情。
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多的思考。他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在独处中灵光乍现,然后完成的。
人生,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
适当给生活做减法,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