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上)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
陆再奇
微信版第988期
城 市 概 况
01
“宣者,显也”。公元753年,时任宣城郡长史、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弟李昭曾如此赞誉宣城:自古为名邑上郡。星分斗牛,地控荆吴,为天下之腹心,实江南之奥壤。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富。六朝文物,萃于斯邑。清康熙年间,宁国府知府佟赋伟在《宛陵课艺序》中称宣城“山水奇秀冠于东南”。经历朝历代开发治理,先后被公认为“京畿之区州府地”“江东食货集散地”“山明水秀揽胜地”“文风昌盛诗人地”“历代名人荟萃地”。
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后,人们一提起安徽富饶和位置的重要,则以“南宣(城)北合(肥)”称之。199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之乡”。2009年3月,被授予“中国扬子鳄之城”;7月,省政府批准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同年底,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已初步建成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古城坐落在黄山余脉——陵阳山之上。陵阳山因汉代陵阳县令窦子明在此成仙,得名。其范围南至今市区鳌峰东南隅,北至开元寺塔,方圆约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多米,三座山峰从北向南一字排列雄居其间,主峰居中,南北各有一座山峰,山势中高外低。登陵阳山主峰远眺四周紧邻之地,东为宽阔的平原,湖泊、沼泽夹杂其间;西面低山、丘陵远近呼应;南面响山、双羊山错落有致,蜿蜒起伏,北面龙头山、凤凰山比肩耸立。
环视古城城址,坐北朝南,水先是自西而东流,继而转向北流,形成一个向北环抱的形势,呈现出“山环而风萃,水曲而气结”之态势,自古素有“山水之胜地甲于东南”之美誉。清代著名山水画家张宗苍(1686-1756)曾画有“宣城鸟瞰图”上呈乾隆帝。深得乾隆帝赏识并亲笔题词曰:“宣城县即宣城郡,永安桥接凤凰桥,谢公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古城自建造以来,历朝历代一直沿用至今,从未迁徙。
古城先有市(指政府机构所在地),后有城(指城墙)。据明嘉靖《宁国府志》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下令直接隶属汉王朝的郡县修筑城墙,但是,古城所在的长江以南地境,时隶属于楚王韩信的封地(都城位于下邳,即今江苏邳县东)。刘邦为防止隶属于这些异姓王的郡县利用城池对抗朝廷,不准兴建城池。三国孙吴时期,古城为江南望郡——丹阳郡郡治所在地,从防止丹阳郡境内山越人的袭扰或从对抗曹魏、蜀汉的军事斗争需要,必然筑有城墙,然当时的城墙多为泥土垒成,长年风侵雨蚀极易毁坏,其建筑规模等基本情况,暂未发现文字记载。宣城城墙现有文字记载始于西晋时期的桓彝。“汉高帝六年,令天下郡邑城,时江以南犹为楚之封国。吴赤乌二年(239),(孙权)敕诸郡各治其城郭,江南郡城始此。[晋]咸和初,内史桓彝遂城宛陵。今世传子城彝所筑。”
城墙建造与维修
02
古城轮廓历史上最大时总长30里,最小时不足7里。1949年,古城区的面积3.49平方公里。清末民初,古城东起东头湾,沿东门大河,经东门大桥、小东门,至鳌峰龙首塔;转向南至锦城路北十字路,沿西门转向北门槐树巷,城墙总长九里十二步,高十丈五,厚三丈。古城池有文字记载为三次大建,多次大修。古城建设历史可归纳为西晋时期的“子城”,隋唐时期的“罗城”,南唐至民国时期的“新城”。
第一次于晋咸和元年(326),由宣城太守桓彝建造,史称“子城”。晋太守三年(325),晋明帝司马绍(298-325)委派谯国龙亢人桓彝(276-328)出任宣城太守。桓彝到任后,首先是招募流民,开展生产救灾,待民境稍缓,为安全计,依据“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国必依山川”的建城原则,利用陵阳山的山势和东、南、西天然河流——宛溪河、句溪河、石涧水(今道叉河)等河流作屏障,将府城建在陵阳山主峰之上。城区轮廓大致范围是:东至原宣城中学东,西至今市区豆粉巷西,南至今市区绿宝雅宛一带,北至今市区谢朓楼北,总长七里许,为今城市轮廓雏形。桓彝夯土筑成的“子城”并不坚固。二年后,大司农苏峻反叛时,因城池不足以防守,桓彝先退守广德,再退守泾县,终为苏峻部将韩晃所杀。
第二次隋开皇年间(581-600),宣州刺史王选扩建,史称“罗城”。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毁了江南六朝都城建康,建康周边的宣州、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地位随之提升。宣州“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王选出任宣州刺史,看到桓彝所建“子城”已不能满足需要,利用西北地形高爽,将城池向西北一直拓展到敬亭山附近,向东跨过宛溪河,城池总长30里,为宣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池,一直延用到唐朝末年。清嘉庆《宁国府志》载:“隋开皇中,刺史王选以宛陵西北形势,别筑罗城,广轮至三十里,宛溪贯其中。唐因之,俗号旧城。旧城址见存,东至滩子门抵下寨,西止城子门,南起南堤,截出上南门,北骆驼山山洪为界,城中裹宛溪,溪之南北列二桥,各有水门。”该城墙城址至明朝中期仍清晰可辨。
第三次是南唐后主李煜年间,宣州刺史林仁肇在隋唐“罗城”基础上改建,史称“新城”。唐朝末年,宣城一带战乱不止。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徐州人秦彦占据宣城,上表自请代替窦潏为宣州观察使。随后,庐州人吴王杨行密,宣州观察使李遇、王茂章,五代时后梁将领王檀等人相继争霸宣州城下,城池尽废。南唐时期,宣州因地处“陪京之南,制天险之津梁,据三楚之襟带,境环千里,邑聚万民”,后主李煜为防止宋太祖赵匡胤南下进攻,诏令宣州刺史林仁肇再建新城。林仁肇精通阴阳八卦,修筑新城时,充分发挥陵阳山山势便利,东面以宛溪河为护城河,北面以石子涧水为界,将城池规划为大海中的鳌龟形状,意取如“鳌龟”可攻可守。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二月,林仁肇利用五稼丰登、三农闲隙之际,命令2000兵卒和城中百姓,依地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至建隆四年(963)三月新城筑成,但较隋唐时期的罗城范围大为缩小。林仁肇刻碑自述“金光门西北转至旧城崇德门,东北角长五里三百三步,崇德门南转至金光门东,长四里三百三十步,共长一十里一百九十三步,盖合新旧城总而计之。新开濠堑自金光门转透大溪,长八百九十四丈,阔二十丈,深三丈;其楼东曰安定,西曰太平,南曰定寇,北曰宁化,中曰敌胜万人,东北曰胜敌,西南曰定寇,东南曰齐云,西北曰集英;所役军夫以日计者四百有奇,以工计者百七十三万七千七百有奇。”
南唐名臣韩熙载《宣州新城记》碑文赞叹:“千雉丰余,重门超忽,飞阁神行面耸汉,璇题月照以罗空;层檐翼舒,雕楹虬跃,高陴矗而山屹,方栊害以洞开。排画桷以星赞,下临无地;走长廊而云布,横射遥天。别一带之寒江,自为天堑;环千寻之深洫,宛是汤池。”后人依林仁肇所筑“新城”的形状,将其称“乌龟地”,宣城为“乌龟地”传说即由来以此。自此古城规模定局,再未重新扩建,历代均是在南唐“新城”基础上对古城垣作部份修葺加固和更易城门名称,千余年来市区轮廓没有较大变更。
第一次大修始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何远出任宣城太守,“尽心绥理,多著名迹、开途巷、葺墙屋,民居市井,城隍厩库,所构若营家焉”,同时,对桓彝所建“子城”破败的城墙加以维修、扩建。
第二次大修于宋建炎三年(1129)。宣州知州吕好问为防金人进攻,奉宋高宗赵构旨意,拔五万中都钱对城池加以重修,著名词人周紫芝作《新城赋》纪其事。
第三次大修于绍兴元年(1131)二月。李彦卿任宣州知州,花费一年多时间,用砖石加固城墙,至此墙体由土块砌墙改为砖石砌墙。
第四次大修于元至正十四(1354)。对城门进行改建。南宋至元初,城墙因雨水冲刷、战争等自然、人为破坏,特别是受乾道六年(1170)五月和绍熙五年(1194)八月洪水浸泡、受损严重。元至正十四(1354),工部尚书道童出任江东廉访使巡察至宣城,下令对破败的城墙进行加固维修,用砖石重新砌筑,将原来的八座城门改建为五座城门,五门皆有重关(即双城门),另有水门四处。
明至清先后多次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增设警铺(驻兵哨所)和敌台等城防设施。明朝以前有城墙垛13000多个。明崇祯年间知县梁应奇并三为二后,有8970垛。警铺原有13所,后增设至一192所。清康熙年间,同知王家梁于各要害处建敌台1座,共14所,清末均废。
古城墙主要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1月,日机对古城区多次狂轰滥炸,东门城外、南门城内被毁为废墟。1939年1月4日,宣城第三次陷落,两天后,国民党县长胡钟吾(绩溪人)率地方武装会同国民党驻宣部队再次收复县城。为防止日军再次占据宣城,胡钟吾组织了军民25000人划段拆除城墙,同年10月1日,再次动员抗日军民第二次拆城,到年底,城墙被全部拆除。
1959年,宣城县委、县政府组织动员群众在东起龙首塔西经南门转西门约五里长的古城墙废墟遗址上,新建“十里桃花”台阶式“环城公园”,广泛种植桃、梨、棕等果类和观赏植物。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加速,护城河被填,古城墙沿线建起一幢幢楼房。如今古城墙的遗址,在鳌峰龙首塔东南两侧,仍清晰可辨。2009年,在市区二营部队后面(状元府对面)发现一段老城墙遗址,砌墙用的古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高8.5厘米,砖上面印刻有“宣城县”“泾县”“旌德县”“高淳县”繁体字以及制砖人的人名。城墙的底脚是用长1.8米、宽0.3米、高0.3米红色花岗岩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