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排便次数过多,试试中医泄泻的内治法
中医中药
在本期的《谨防夏季肠道传染病(二):细菌性痢疾》当中,有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日排便次数过多。但是日常生活当中,或多或少会有朋友会出现日排便次数过多的情况,那么就一定是出现痢疾了吗?其实不然,比如中医上的“泄泻”,也会导致日排便次数过多这种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鉴别。一般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为痢疾;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当然泄泻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泄泻的发生呢?日常当中,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禀赋不足等都可能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造成泄泻的发生。这边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原因。
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寒湿暑热等因引起的,较为多见。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常能引起泄泻。《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详见天地链接)”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而引起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
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
情志失调
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肾阳虚衰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泄泻的辨证论治
在辩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有些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往往出现虚实兼挟,寒热互见,故而辩证时,应全面分析。《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证型分为六种。
寒湿困脾证
主症:1)大便清稀或如水样;2)腹痛肠鸣。
次症:1)食欲不振;2)脘腹闷胀;3)畏寒。
舌脉: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木香。
加减:恶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发热、头痛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肠道湿热证
主症:1)腹痛即泻,泻下急迫;2)粪色黄褐臭秽。
次症:1)肛门灼热;2)腹痛;3)烦热口渴;4)小便短黄。
舌脉: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主方: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药物: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加减:肛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地榆、槐花;嗳腐吞酸、大便酸臭者,加神曲、山楂、麦芽。
食滞胃肠证
主症:1)泻下大便臭如败卵,或伴不消化食物;2)腹胀疼痛,泻后痛减。
次症:1)脘腹痞满;2)嗳腐吞酸;3)纳呆。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主方:保和丸(《丹溪心法》)。
药物: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加减:脘腹胀满重者,加大黄、枳实;兼呕吐者,加砂仁、紫苏叶。
脾气亏虚证
主症:1)大便时溏时泻;2)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
次症:1)食后腹胀;2)纳呆;3)神疲乏力。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白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加减:泻势严重者,加赤石脂、诃子、陈皮炭、石榴皮炭;肛门下坠者,加黄芪、党参;畏寒重者,加炮姜。
肾阳亏虚证
主症:1)晨起泄泻;2)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
次症:1)脐腹冷痛,喜暖喜按;2)形寒肢冷;3)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证治准绳》)。
药物: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大枣、生姜。
加减:中气下陷、久泻不止者,加黄芪、党参、诃子、赤石脂;小腹冷痛者,加炮附片、肉桂;面色黧黑、舌质瘀斑者,加蒲黄、五灵脂。
肝气乘脾证
主症:1)泄泻伴肠鸣;2)腹痛、泻后痛缓。
次症:1)每因情志不畅而发;2)胸胁胀闷;3)食欲不振;4)神疲乏力。
舌脉: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药物: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加减:情志抑郁者,加合欢花、郁金、玫瑰花;性情急躁者,加牡丹皮、炒栀子、黄芩;伴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煅龙骨、珍珠母。
天地链接
什么是五更泄?
五更泻又名五更溏泄、晨泄。病人腹泄具有明确的时间性,也就是在五更时分,即凌晨三点到五点。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病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