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白土齐园村:温情悠悠传话厦
初秋时节,秋老虎依旧肆虐,炎炎烈日晒得皮肤灼痛。好在一路山色青翠,稻田碧波万顷,虽然久旱未雨,满眼的绿色足可养眼怡心,内心的浮躁稍稍有所平静。
华平兄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多年,是地地道道的白土通,说起白土的民情风俗,如数家珍,掌故稗闻脱口就来,让人闻所未闻。一路行车一路说笑,时间竟也过得飞快。
从白土集镇往丰城方向走四五里,有路牌指向星塘村委会。沿着路牌指引的方向再行约两三里,便是齐园村。路经齐园时,看到村前一溜儿排开的整齐传统建筑,每幢建筑门梁上都有石额题字,早已心动起来。中间一幢亭式建筑,白墙黄瓦,格外醒目。华平兄说,这幢建筑名字叫“传话厦”。迫不及待想在这里停车,华平兄又带我去邻近的庄下、科里等几个涂姓村庄看了一圈后,才回到齐园,作为此行的压轴。
齐园又被当地人称做“齐家园”,建村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村庄居民为涂姓,乃是甘棠涂氏的重要支裔。甘棠涂氏先祖为东晋时期新吴侯涂钦(新吴即现在的奉新县),封疆列侯,满门荣耀,涂氏自此蕃衍壮大,其后裔遍布于南昌周边县府,涂钦也因此成为江右涂姓始祖。涂钦十九世孙涂汉定居宜黄石麓砦,涂汉生有二子:长子涂保、次子涂俊,是江西涂姓的两个重要支族。涂俊(字秀夫)于后周显德三年(956)由宜黄石麓砦迁居丰城白土一带,把新居地取名为“甘棠”,寓意怀念先祖恩荫。甘棠分为西岸、东岸两支,齐园即是东岸支裔,到现在已有七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齐园村老村址面南背北,村里的传统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多为明清建筑,亦有一些民国建筑。房屋之间也是巷道相隔,巷道为麻条石铺就。天气炎热,不宜农事,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巷道里纳凉,这种情形总令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时候坐在青石巷道里纳凉的情景,日子虽然清贫简朴,却也恬淡惬意。
村前的门塘已经淤塞,长满了芦苇,高过人头。由于地方限制,人们都把新房子建到了对面的开阔地去。但老人们还是习惯于居住在老村子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踏实而温暖的感觉,新建的楼房倒显得空旷寂寥。
传话厦位于老村址的中间,面对着门前塘。传话厦后面是一条幽深的麻条石巷道,把村庄均分成两半。眼前的传话厦为水泥墙体,上面铺盖着黄色琉璃瓦,明显是新近重修过的。据村民讲,早前的传话厦是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人们有事没有都会聚到这里来,交流所见所闻,每天都人流不断。前些年传话厦失火毁坏,村民们筹次重修,便成了现在的样子。传话厦里,两边均有水泥浇铸的长条坐椅,左边多是妇女带着孩子,右边一色的爷们。两边的山墙上,镶着一副对联,很是温馨:“山与水随父老看看,世和事对子弟谈谈。”正面是“传话厦”三个字,镶在墙内。对联和横篇应该是老旧之物,失火之后依旧保持原貌,被村民们原封不动地安装上去。
按字面意思,“传话厦”即是村民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之所。而对联的意思却更深刻。“山与水随父老看看”,是让年轻后辈多跟随父老了解山水风情,加深对家乡的感情。“世和事对子弟谈谈”,是希望长辈好好教育子弟,多熟悉世情民俗,以便少走弯路多行正道。对联语言平白亲切,情感真挚温馨,却又隐寓修身齐家、喻世励志的教义,堪比一篇洋洋千言的家风庭训。
从传话厦走出来,犹觉意味未尽,不知这是出于哪一位先贤的创意,真可谓用心良苦。传话厦两边,各保留有一个门楼,东边门楼上的枋额还糊着石灰,看不清字。西边门楼上的枋额为“文武济美”。其他老宅门枋上的匾额刻分别刻有“进士第”、“大夫第”、“谏议第”、“聚秀”、“登科”之类的内容,见证着齐园涂姓先辈们的辉煌历史。据《甘棠涂氏族谱》载,明代嘉靖年间,有名钟岳者(字立所),自幼发奋读书,与族兄必顺、侄时芳潜修家塾,互相激励,晷刻不休。年十九,同赴试,即夺前茅,并入郡庠,当时称为“涂氏三杰”。钟岳公后中嘉靖甲子科(1564)举人,授福建汀州知县,补上杭,后升均州知州。
涂钟岳的侄子涂梦桂(字时芳,号南麓)是一位真正的传奇人物。据说其母胡氏怀孕在身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异人往她身上投掷桂花。胡氏觉得很奇怪,没多久生下一个男孩,便以取名梦桂。涂梦桂自幼便表现出很高的读书天赋,一次能同时阅读数行。嘉靖四十四年(1565),涂梦桂考中进士,初授太常博士,后擢升吏科给事中、兵部侍郎。隆庆(1567-1572)末年,权宦冯保专权,把持朝政。到10岁的明神宗即位时,冯保矫诏为顾命大臣之一,站在御座前,引起众官不满。涂梦桂等人共同上疏,弹劾冯保“四逆六罪”,请神宗将冯保正法。后来,冯保又矫诏赐给中官(太监)蟒衣玉带,更引起朝臣不服,涂梦桂四次上疏都被冯保截住,并被贬出京,任濬县县丞,没多久迁江都知县。在江都知县任上,涂梦桂“条利弊,平赋役,禽豪猾”,“邑以大治’,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政绩。在这两年中,很多朝中官员反复上书,请求重用涂梦桂。但是冯保大权在握,不但没有重用涂梦桂,反而将其彻底罢免。所幸冯保网开一面,仍然保留了涂梦桂原有待遇,让他得以安享晚年,不至饥寒交迫。
宦海沉浮,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涂梦桂识破人生真滋味,早已心淡如水,回到老家齐园后,绝口不谈时政,只和乡亲父老、同僚故旧喝酒聊天,读书写字。某天突然发病,不久去世,年才逾艾(50出头)。涂梦桂共生有六个儿子,经常以“正直忠孝廉节”来教导孩子,并且用这六个字为孩子命名,让他们终身铭记。终其一生,“才宏施大用,足以托重庙堂而终于令;操淡泊寡营,足以长生林壑而啬于年”,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定数。细究涂梦桂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经历的人和事,足可写成厚厚一本书,绝不是简单的“天命”或“定数”所能定论的了。
根据旧版《丰城县志》和《甘棠涂氏族谱》记载的内容,以及涂梦桂的为人处事性格,村里的那个充满温情的“传话厦”,很有可能便是涂梦桂先生的杰作,至少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至于到底是不是他的杰作,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传话厦一直都在,而往来于传话厦的乡亲们一直能够感受到传话厦的温度。“山与水随父老看看,世和事对子弟谈谈”,它不仅仅是一座亭子,更是一条传递温情、承袭家风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