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话吸引人?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的三大说话技巧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话对吗?自从孔子说了这句话,一直被人沿用了二千多年,既然大家都这么认可,那么它就不应该有错了,由此,我们也就可以说巧言令色是不对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巧言令色不对,那么是不是巧言令色就没有用呢?
问题暂放着,先看下红楼梦的故事。话说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因日月精华,天地灵气之氤氲,有了灵性,有了思考能力,想到别的同伴都补天去了,唯独自己被弃,难免有点抱怨,因而整天叹息,想自己只能在荒山野岭中呆立孤坐,多么悲哀。
然而,这石头做梦也没想到,冥冥之中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这一天,突然来了一僧一道,他们坐在石头身边休息的时候,来了一番高谈阔论,谈仙界的玄幻奇事,谈人间的温柔富贵,石头听了那人间温柔富贵的美妙,不觉动了心,好想去享受享受,但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怎么办呢?
此时的石头除了能说话外,没有其他的本事,因而,说,便是实现自己愿望的唯一途径。经过一番精心的酝酿,石头终于开始自己的语言攻关,以求助那僧道二位仙师,没有口的石头是如何显示自己的口才的呢?
请看红楼梦文本: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看似笨拙的石头就凭这几句话打动了一僧一道,在一僧一道的帮助下,原本如此质蠢只配做垫脚石的石头,不但化身为鲜明莹洁的宝玉,而且还有赋予三大功能: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从而达到了自己去人间享受荣华富贵的目的。
石头的寥寥数语为何有如此魅力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其中的技巧。
先看第一句,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开始说自己的不足,缺点,紧接着带出自己的长处,优点,欲扬先抑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坦诚公开自己看得见的缺点或现状,博人同情又给人信任,让人陡增好感,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止,可能获得只有一份同情而已,所以,必须还要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让人相信你的能力和自信,你有前景才是别人帮你的动力,这样别人才有信心助你一臂之力。
再看第二句,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这一句赞美让人有点肉麻,确有巧言令色之嫌,但也不无中生有,因为仙形道体确实是一僧一道的实有风范,不算夸张,石头正是发现了他们这一显而易见的优势,加以肯定和赞美,进而进行合理的发挥,推断,夸大其德行和才能,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并无十分突兀之感,不但不会让人反感,还能让人愉快地接受,你让别人高兴而又具有优越感,别人自然乐意伸出援助之手,并且愿意竭尽全力。
再看第三句,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有了上面两句的铺垫,石头正式提出自己的要求,请求帮助,慈心是佛道的根本,石头以佛道的出发点为诉求,巧妙地把自己的意愿转化为别人的利益点和职责所在,让人的帮助在情理之中,又不失公正公平,避免徇私以及特殊照顾之嫌,最后的一声感恩,表达了对别人帮助的认可,感激以及永远的铭记,这些又会对施援者起到督促与提醒的作用,让他们愿意尽力并持续施加援手。
总结一下,开口求人如何说话的三大操作技巧:
一是坦诚自己的困难唤起同情心或给人优越感,公开自己战胜困难的条件与决心,消除别人的顾虑。
二是肯定别人的地位与条件,认可别人的能力,并从道德层面赞美其行为与作风,让其乐意参与和付出。
三是巧妙转移诉求,达到目的一致性的效果,避开免为其难的尴尬,让人尽心尽力帮助你。
红楼梦中一块石头,告诉你怎样说话,它的一番话虽然涉嫌巧言令色,但其实用性不可否认,不只是在大旨谈情的红楼梦,在任何社会的现实世界里,人都不可能摆脱情感的干扰,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把话说得好听点,是决定你能否从周围世界获得资源和帮助的关键,巧言令色也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好,从道德的层面来说是不对的或是不值提倡的,但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它的作用又是不可低诂的,是不是要全盘加以否定,是值得商榷的,但如何把好这个度是我们必须重视而不能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