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多捡贝壳,让自己一夜暴富?

想得太简单了,这是根本是不可能的,来说几点吧。

1、中国历史上使用贝壳当作货币的时期是在夏商周,也就是先秦时期。在东周贝币逐渐失去了货币价值,到了秦朝贝币停止流通。先秦时期的“文明人”主要居住在内陆的陕西河南一带,离海洋较远,东部海边都是凶残的蛮夷,跑去捡贝壳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2、不是所有的贝类都可以制作贝币,根据出土的各类贝币实物来看,用作货币的贝类主要有货贝、阿文绶贝、拟枣贝、虎斑宝贝、环纹货贝、黍斑眼球贝和伶鼬榧螺等。这些贝类大多分布在我国较温暖的东南和南方近海,就拿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6800余枚打孔贝壳来说,这些贝壳多是阿文绶贝,目前这种贝类分布在福建厦门以南近海岛屿至南沙群岛,在较温暖的两千多年前可能黄海和东海也有分布。而河南安阳距离海边最近也有400公里左右,距离福建厦门的直线距离更是超过1300公里,在交通不发达的先秦时期,东部海边有“蛮夷”,南方多是未开发的“瘴疠之乡”,普通人根本到不了那里。

3、天然海贝并不能直接捡来当货币,还需要复杂的工序,比如人工打磨、钻孔、雕刻等,这样才具有极高的价值,普通人根本无法完成这些工序,就拿现代社会来说,有几个人能仿造RMB?贝币在当时不仅是货币,还是装饰品,是身份的象征。正是由于制作贝币费时费力,内陆地区极度缺乏海贝,后面又逐渐出现了铜贝、铅贝、石贝、骨贝、铸币等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到了东周,东部沿海一带开始发展起来,贝币也逐渐被金属货币取代。

4、贝币并非像如今的RMB一样全国流通,因为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根本没有太多的剩余物品用于商品交换,只有大贵族大地主之间有少量贸易,贝币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用来贸易的工具,或者是上级给下级的赏赐,比如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戍嗣子鼎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贝二十朋。贝就是贝币,朋是计量单位,十个贝币为一朋,二十朋就是200个贝币。也就是商王赏赐了200个贝币,戍嗣子就要铸鼎来纪念,可见贝币的价值在当时非常高。因此一个穷人身上如果突然出现了大量来路不明的贝币,那一定是杀头的罪名。

5、最后是最关键的一点,先秦时期的穷人根本不知道大海是啥东西,也不是到贝币是从哪来的。先秦时期的穷人要么是奴隶,根本没有人身自由,要么是底层农民,一辈子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根本没见过多少世面,不知道大海是啥,更不知道大海在哪里,也不知道贵族身上带的那一串串好看的东西是从哪来的。让他们去海边捡贝壳实在太难为他们了,他们可没有现代人这样的“上帝视角”。前面说过贝币只是贵族和地主之间的玩物,穷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见过。

因此,我们在讨论古代的一些事物时一定不能开“上帝视角”,需要结合那个时期的时代背景。

(0)

相关推荐